在建矿5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全矿干部工人、离退休干部工人及家属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聚会,欢聚一堂,热烈庆祝##石棉矿建矿50周年,在这举矿同庆、万众欢腾的激动时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石棉矿党、政、工组织,向莅临我矿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届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曾经工作在矿山的历届老领导、老劳模、老前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一如既往支持巴棉建设、发展的各届朋友、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全体干部工人、离退休同志和职工家属及合作伙伴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50年的风雨沧桑,半世纪岁月更替,##石棉矿历经了艰苦创业、人物更迭、生活变迁;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
从以212人为首的采棉工程大队发展到90年代职工1200余人;从当年的手工筛棉62吨到现在的年产量18万吨;从车拉肩挑吃水到自来水饮水;从烧原油、烧煤取暖到现在的暖气、天燃气通家入户;从地窝子搬进了廉租楼。
职工生活从艰难困苦逐步走向了富裕安康,矿区环境日新月异,文明和谐,一个生机勃发的##石棉矿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目前,现有在职职工314人,辖区居民1185人,拥有5条规模化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十余万吨。
建矿50年来,累计生产石棉近100万吨,实现利税达2亿多元,巴棉人为国家、兵团、二师经济和若羌县地方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积极贡献。
但是,我们回头看看矿山的发展史,是矿山先辈们“艰苦奋斗,玉汝于成”的创业激情催生了##石棉矿的诞生,开启了企业发展的新纪元。
建矿后,广大干部工人齐心协力,扎实奋斗,顾全大局,开拓前进,以无尚的创新勇气,用勤劳的双手托举起了辉煌的##石棉矿,在这五十年的风雨历程中,##石棉矿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66年建矿到80年代初期这一较长的历史时期。
1966年,一支由212名职工组成的“采棉工程大队”挺进阿尔金山开采石棉,以隆隆的炮声震撼了沉寂的阿尔金山,正式吹响了建设巴棉、发展巴棉的号角。
当时,设备简易,机械能力薄弱,老一代巴棉人以1台东方红54型机车、1台发电功率12千瓦的2110小型柴油发电机闹革命,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露宿风餐,高山反应,与大自然作顽强的斗争。
没有住房——自己亲手挖地窝子;没有吃——自己到十几公里以外去背;没有机械——人推肩扛……。
就在这种极端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巴棉人用勤劳的双手和无尽的智慧,在阿尔金山这片亘古高原中填满梦想。
从无知到有知,从外行变内行,踏着冷雪坚石耕耘,顶着寒风迷尘收获,当年依靠手工筛棉生产石棉62吨。
“212人”、“62吨”让多少老前辈刻骨铭心、终身难忘,作为二代巴棉人,我们更应该记住这段建矿历史,记住这些为巴棉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
请允许我代表现在的巴棉矿山儿女向您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无尽的感激。
创业是艰辛的,艰难困苦没有阻挡巴棉人坚定的步伐,老一代巴棉人靠着艰苦奋斗、勤俭办矿的优良作风,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造,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新记录。
1969年,建成2000吨选场一座,生产石棉920吨;1970年,石棉产量首次突破5000吨大关;1983年,石棉产量首次突破万吨大关,达到10341吨,销售利润460万元,上缴380万元。
第二阶段,是从80年代中期至2008年,这一时期是##石棉矿发展的关键时期。
历经了思想的束缚和企业发展的坎坎坷坷,走过低谷,攀过高峰。
1991年,巴棉人积极响应国务院提出的“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号召,在流动资金缺乏,技术力量薄弱的情况下,全体干部工人迎难而上,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产量逐年攀升,效益逐年提高。
##石棉矿进入全国最大经营规模和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行列,并跃居全国三大石棉矿之一。
1991—199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兵团十佳企业。
1993年9月,经全国划分企业类型协调小组正式审批认定为国家大型二档企业,成为新疆建材行业中第一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1994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3年《中国行业一百强》中,三十六团石棉矿以工业总产值5493万元,排列为第38名,利税总额1965万元排列第9名,资金利税率30.45%排列第10名。
1995年是##石棉矿不平凡的一年。
由于受1994年石棉销售市场的影响,资金回笼、石棉销售十分困难,采取了调整生产,保本经营,确保矿山正常运转,当年生产石棉18562吨。
在这一年,通过师批复在全国七个城市设立了石棉经销处。
8月份,在北京荣获“中国明星企业杯”殊荣。
1996年至2000年期间,是##石棉矿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候。
这一时期,全矿人民以满腔激情投入到矿山的建设和发展当中来,在兵师领导及各级部门的帮助、关心、指引下,矿山经营得到了空前发展。
石棉矿抓住石棉销售市场的好转,通过新建石棉生产线,扩大产能,更新推土机、自卸汽车、挖掘机等设备,使石棉矿生产能力达到4万吨以上,在1996年石棉产量达到40048吨,首次突破4万吨大关,并连续五年创高产,1996年至2000年保持了产量4万吨大关,1996年至1999年连续实现利润都在千万元以上,创下历史新高。
满怀激情的巴棉人不断超越,勇当时代的先锋,节电技术、生产线设计、尾矿回收和利用等6项科技工成果在兵师获奖,顺利通过了ISO:9001质量认证,产品远销印度尼西亚、越南、吉尔吉斯斯坦、日本等国,2000年9月,被评为“国家建材系统先进集体”。
一步步坚实的足迹,印证着巴棉人不息的创业精神和闪光的发展历程。
巴棉人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精神,经过老一辈巴棉人的传承和发扬,累计成为了巴棉独特而纯厚的企业精神,那就是:“敢于拼搏、勇挑重担、求真务实、自觉奉献”。
巴棉精神的形成,为巴棉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基础,打造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职工队伍,这支钢铁般的队伍陪伴企业走过了2007、2008年这段低谷时期。
第三阶段,是从2009年至今,这7年是##石棉矿改革发展的黄金时期。
##石棉矿在历经了无数的风浪之后,从2009年开始对外招商引资,合作经营,盘活了整个企业,实现了“双赢”目标,迎来了巴棉的又一个春天。
先后在2009年、2012年两次进行干部改革,采取竞聘上岗,合并了机关科室和基层党支部,成立了社区中心。
改革给矿山带来了活力,职工工资有了显著提高,到XX年职均收入达到3.7万元。
##石棉矿的发展再次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在此期间,巴棉以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推动着矿区向环保型、资源综合利用型转变。
XX年,国家健康司司长高世民在##石棉矿调研时提出“必须加大整改力度,给职工创造一个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于是,现任领导班子在防治职业病和保护环境上开始下功夫,对选矿场的除尘和降尘进行技改。
至今,矿山投入两千余万元对二十五座选场进行了降除尘技改,并投入正常使用。
矿山再现蓝天白云,职工群众彻底改变了生产生活环境,保障了巴棉健康有序地生产和发展。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石棉矿的又一次改革发展期,巴棉人以一脉相承的创新勇气回应了伟大时代波澜壮阔的发展潮流,第二次为巴棉腾飞插上了翅膀。
职工的心、企业的根,实事办好赢民心。
为顺应巴棉的发展步伐,彻底改变巴棉的形象,全矿人民又掀起整治矿区生活环境的热潮,从生产生活中的环境卫生、矿容矿貌入手,对矿区的生产生活环境进行整治,彻底改变了##石棉矿脏、乱、差的历史形象,并于XX年让108户职工住进了廉租楼。
为了满足了职工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针对矿山休闲娱乐场所少等热点,矿党总支购置了跑步机等健身器材,并开办了矿山图书室,建立了综合活动室,举办广场舞、不定期播放数字电影,让巴棉人享受到文化大餐。
为保障职工职业安全,为矿山职工检查鉴定诊断职业病1000余人次;每年免费为矿山女职工进行体检。
XX年,与依吞布拉克镇政府协商,职工用上了镇上的优质自来水,如今天燃气也已通家到户,还在居民区进行环境治理,在小区种上了树木和花草。
巴棉人在戈壁滩上谱写了绿色诗句,昔日的荒凉滩,今天成了职工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生活环境好了,矿区稳定了,自豪的巴棉人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独特的巴棉形象。
情系金山50载,巴棉儿女展风采。
两代巴棉人发扬“敢于拼搏、勇挑重担、求真务实、自觉奉献”的巴棉精神,让“中国明星企业”、“全国建材系统先进单位”、“兵团建材系统先进集体”“AAA级信用企业”这些闪光的奖杯和证书,在阿尔金山上熠熠生辉,更为三十六团的奋进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这里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陶跃德、全国建材系统劳动模范罗生明、兵团劳动模范朱建新、全国特级优秀集体人民警察葛振宇、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康全义,他们是冲锋陷阵、开拓奋进的中坚力量,是引领巴棉人奋勇前行的旗帜。
各位领导、来宾、同志们,通过对我矿50年历史的简要回顾,我们认为,尽管我矿50年工作中曾出现过一些失误和挫折,但毫无疑问,过去的50年,是取得辉煌成就的50年,是值得载入史册的50年,是应当隆重纪念、热烈庆祝的50年。
我矿50年来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靠的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靠的是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靠的是两代巴棉人团结干事、献身石棉的主人翁精神;靠的是艰苦奋斗、勤俭办矿、拼搏创新的优良传统;靠的是地方各级政府、驻矿单位、兄弟单位、友邻单位的帮助和支持。
回首##石棉矿的这50年,是两代巴棉人挑战自然、浴血奋战的50年;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50年;是顺应朝代、发奋图强的50年;是经受考验、创新求索的50年;是活力再创、发展壮大的50年。
50年来我们矿山人牢牢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以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勇于实践的创造能力,历史地改变了自己,成就了我们今天的事业。
50年,见证了矿山人的勤劳和勇敢,展示了矿山人的智慧和创造。
回首历史,正是这种激荡着创业激情和创新活力的精神,才能使我们企业一路走来,笑傲坎坷。
展望未来,我们还将凭借着这种精神生命的代代传承,在“建平安矿区、创60年企业”的征程上阔步前进。
奋斗不言止境,征途仍将继续。
放眼当前,面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们的企业也面临诸多困难,全矿干部工人也深感压力巨大。
石棉矿今后如何发展,我们认为,要紧紧围绕“环保、民生、效益”这个主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今后的发展重点放在尾料的综合利用开发、物流仓储服务上,把“保一方平安,创一番事业,惠一方民生”作为总的工作任务。
现在,全矿的干群士气高涨,干事创业的氛围非常浓厚,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了希望和自信。
在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上,历经考验、继往开来的巴棉人,一定会牢记使命,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努力实现石棉矿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职工家属同志们、朋友们: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石棉矿的发展就是一场接力,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紧紧围绕36团党委的战略布署,按照既定的目标奋勇向前,坚持“团结、统一、发展”的宗旨,坚持“和谐、创新、共享”的发展思路,团结一心、求真务实谋发展,就一定能打造一个和谐发展的60年企业,##石棉矿的明天将无限光明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