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方案
一、应收账款现状
截至2012年7月底,应收账款余额约为2691万元,占流动资产比例为45%,占资产总额比例为33%。
目前,公司应收账款平均周转率为1.38次,平均周转天数约为264天。
公司现有应收账款均为销售产品产生的应收货款,账龄在1年以内。
其中,金额在100万元以上的有8个单位,共计2340万元,占应收账款总额87%。
集团内单位应收账款金额约为493万元,占比18%;集团外单位应收账款金额约为2198万元,占比82%。
二、应收账款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夸大企业经营成果
由于采用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基础,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销量,打开市场,提高销售收入,会采用赊销的方式与客户开展销售活动。
但企业赊销商品并未真正实现现金流入,使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2.企业内部控制不健全
企业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部没有定期与客户核对应收账款,因此并未对现有应收账款进行定期核实。
3.未按照合同要求管理应收账款
企业在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时,虽然明确了付款方式和付款期
限,但是在收款时并未严格按照合同要求执行。
对未按照合同条款要求付款的客户,并未采取有力的催收措施。
4.应收账款管理责任没有落实
应收账款虽然涉及销售和财务两个部门,却没有一个部门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真正负责,也没有人对收款问题承担责任。
5.销售部门考核制度扭偏
在销售激励机制下,销售人员的直接考核指标是销售额,而并未将收款额度纳入考核指标。
直接导致销售额上去了,并未真正实现现金流入,却公司带来金额巨大的应收账款。
三、应收账款管理改进措施
1.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适当选择销售客户
在考虑风险和收益的基础上,结合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额度制定信用政策,认真分析、衡量应收账款成本与应收账款收益直接的关系。
不能一味强调风险而杜绝应收账款的发生,影响企业的正常销售,也不能为了增加销售而盲目赊销。
企业应选择适合企业信用政策的客户进行销售。
2.加强企业内控机制建设
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建立定期对账制度。
销售部门应当按照客户设立应收账款台账,详细反映应收账款的发生、增减变动情况。
财务部门定期与销售部门核对应收账款,并在一定期间内通过询证函直接与客户对账,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反映应收账款余额和
账龄等信息。
3.修正考核机制,落实收款责任
将应收账款回款额度纳入销售人员考核指标,对应收账款实行销售额和回款额双重考核。
以销售合同付款方式和付款期限为依据,编制销售人员回款绩效考核表,由销售部严格执行,财务部进行监督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