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教学计划
泥塑是我国民间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点小巧玲珑可爱,适于学生学习操作。
依据我校教学工作计划及上级要求,本学年,为更好的开展好第二课堂教学,丰富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内容,经美术组全体教师研究商讨,拟设泥塑兴趣小组。
泥塑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
在初中阶段开展泥塑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民俗艺术,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精神上受到艺术审美的启迪,进而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为更好地传承。
经过老师们的认真研究,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标和要求:
1、对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和泥塑历史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形成初步了解、认知。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4、能使同学们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
二、活动保障
a:场地保障:泥塑活动室与版画活动室合用一间教室,需置一定数量且适合活动用的桌椅或工作台。
b:原材料保障:初期以本地泥为主。
活动成熟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根据活动需要购置一定数量的陶泥,以便于作品的保存。
c:工具保障:1、制作板30张,具有一定厚度,表面平滑且利于清理的平板即可;2、泥塑刻刮用具16套;3、上色用笔刷或毛笔、广告色、清漆(或亮漆)及打磨砂纸各若干。
4、围裙、套袖由学生自备。
三、活动时间
每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四、教学进度表
泥塑教学计划
1 美丽的花
2 苹果
3 草莓
4 梳子
5 茶杯
6 冰箱
7 松鼠
8 兔子
9 可乐
10 刷子
11 圣诞树
12 玉米
13 拖鞋
14 毛笔
15 房子
16 木桶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
教学计划
崔村中心小学 2014年2月篇二:泥塑教学计划
高村中心小学课程
———泥塑教学计划
依据我校教学工作计划及上级要求,本学期继续开设泥塑课——泥火传情。
泥塑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
在初中阶段开展泥塑课程不仅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民俗艺术,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精神上受到艺术审美的启迪,进而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经过老师们的认真研究,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泥塑课的设置是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充分利用随处可取的土陶泥等材料,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欣赏古、今泥塑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审美情趣、关注民族的文化遗产,感受泥材的土趣味的独特的艺术美感,并从中学习泥塑知识。
在泥塑创作中,了解三维空间的塑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造型能力和创造力。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喜欢动手制作这一形式,对泥巴具有情有独钟的感情,并有一种神秘感,对用泥制作这一过程感到很愉快,身心得到了解放。
2、学生对泥塑的理解还很肤浅,通过欣赏更多的作品来丰富涵养,累积创作所需的文化底蕴。
三、教学重难点:
1、对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和泥塑历史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形成初步了解、认知。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4、能使同学们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
四、教学措施:
1、短期强化训练
可以短期作业进行强化训练,要求学生每天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在每天结束时给自己的作业拍照(至少四个角度),并做文字小结,在周五本单元结束时,将每天所拍照片与完成的作业一起总结评判。
2、中、长期训练
就具体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来分析,看看他是否困惑在观察方法上,也就是说是否因为整体观念的薄弱,而产生局部与整体的失调,由于我们前面进行的短期强化训练,学生应能够在教员的启发下很快找到问题之所在,重新把握住整体观念,找回“感受”
3、重点是引导学生在以自己的观察、理解的基础上把自己特有的形体感受和泥塑语言,表现“到位”,把话说“足”。
篇三:泥塑教学计划
泥塑教学计划
泥塑是我国民间传统雕塑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特点小巧玲珑可爱,适于学生学习操作。
依据我校教学工作计划及上级要求,本学年,为更好的开展好第二课堂教学,丰富学校兴趣小组活动内容,经美术组全体教师研究商讨,拟设泥塑兴趣小组。
泥塑作为一种传统民
间艺术有着深厚久远的历史。
在初中阶段开展泥塑兴趣小组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尽早了解、学习民俗艺术,还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精神上受到艺术审美的启迪,进而促进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为更好地传承。
经过老师们的认真研究,特制定活动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标和要求:
1、对泥塑艺术品的欣赏和泥塑历史的简单介绍,使学生对泥塑这种艺术形式形成初步了解、认知。
2、通过泥塑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间学习、认知方面的交流、沟通。
4、能使同学们制作出一件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
二、人员设置
负责教师:颜廷春郭志刚
成员组织:根据我校实际,将以七、八年级学生为主,吸收对泥塑兴趣浓厚,且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成立初期人数限制在20人,视活动开展情况可逐步增加,但应不超过30人。
三、活动保障
a:场地保障:泥塑活动室与版画活动室合用一间教室,需置一定数量且适合活动用的桌椅或工作台。
b:原材料保障:初期以本地泥为主。
活动成熟或发展到一定阶段,可根据活动需要购置一定数量的陶泥,以便于作品的保存。
c:工具保障:1、制作板30张,具有一定厚度,表面平滑且利于清理的平板即可;2、泥塑刻刮用具16套;3、上色用笔刷或毛笔、广告色、清漆(或亮漆)及打磨砂纸各若干。
4、围裙、套袖由学生自备。
四、活动时间
每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五、教学进度表
泥塑教学计划
1 美丽的花
2 苹果
3 草莓
4 梳子
5 茶杯
6 冰箱
7 松鼠
8 兔子
9 可乐
10 刷子
11 圣诞树
12 玉米
13 拖鞋
14 毛笔
15 房子
16 木桶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
泥
塑
教
学
计
划
郭志刚
宁阳十二中
2011年9月篇四:泥塑兴趣小组工作计划
泥塑兴趣小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
阅“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重点,为了能培养出一批富有创新力,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以泥塑教育为特色,引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艺术——“泥塑”的热情,以点带动面,让学生玩泥,学捏泥塑的本领。
在玩与学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情趣,发展学生的特长。
活动目的:
泥塑活动能增强学生的艺术表达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发展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有很大帮助。
泥塑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促进学生形成三维空间的立体思维方式,学生在玩泥过程中,边玩边掌握捏泥的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创作艺术品,让学生体验艺术创作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制作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班级、课余兴趣组的泥塑教学,学生掌握泥塑的各种方法。
用捏、搓、揉、压、切等简易方法塑造各种艺术形象。
让学生初步尝试玩泥、捏泥的乐趣。
体验到创作泥塑作品的乐趣。
具体活动步骤:
1、确定泥塑兴趣组的成员名单,以班级为基地,挑选有泥塑特长的学生成立课余兴趣组。
2、教学时间:每周定时。
一次。
(1):课余兴趣组: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
3、活动方式:
(1)以班级授课为主。
(地点:教室)
(2)课后兴趣辅导为辅。
(地点:泥塑工作室) 4、活动成效:以作品或照片呈现。
5、展览地点:泥塑工作室。
篇五:大班泥塑计划
一、总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掌握搓、压、拉等技能,体验制作乐趣
2、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愿意进行泥工活动。
3、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内容安排
一、总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掌握搓、压、拉等技能,体验制作乐趣。
2、培养幼儿对泥工活动的兴趣,愿意进行泥工活动。
3、培养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