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加坡培训心得体会

新加坡培训心得体会

新加坡培训总结首先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次学习培训的机会。

通过这次难得的参观培训,较为全面直观地了解了新加坡的国情和社会状况,了解了新加坡教育的发展,深入认识了南洋理工学院和义安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办学机制、质量观念和教学手段方法。

在对比中找差距,在学习中求提高,这次培训对我个人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开展工作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现将我的感受简要总结如下,不当之处,敬请同志们批评指正:一、深刻感受到了新加坡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巨大成就。

1.南洋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等新加坡理工学院在办学理念、师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等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学校文化与专业精神,的确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榜样。

南洋理工学院,在很多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如它在人员管理上的“以人为本、超前应变、无界化团队、职业无货架寿命、和谐的工作环境”;在人才培养上采取“市场导向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工厂”、“经验积累与分享”、以“项目与技术开发”为代表的综合科技教学;后勤管理全面社会化改革;坚持校企合作“源于企业,用于企业”;学生在学习表现出的创新能力和在生活习惯方面的表现出的高素质等等。

义安理工学院,在行政管理上建立了发达的网络系统,减少了学院在复杂运行过程中的冲突;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厚基础”、“实习理论并重”、“注重个性培养”、“创意思考”、“推广企业精神”;在课程教学方面采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少教多学”、学习活动的设计、电子学习的方式、详细的学生日常成绩评价评分系统等等。

2.参观了一系列教学工厂、实验设备。

学习期间先后参观了南洋理工学院的工程系下属的电子工程、制造工程、精密工程及机电一体化与生物医疗工程,参观了工商管理系及教学工厂、信息系教学设施、新加坡零售管理学院、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参观了义安理工学院的一次成型技术中心、太阳能技术中心等等。

二、几点启示新加坡教育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很多。

下面我就与自己工作相关的谈几点看法。

1.关于管理类专业学生实习的问题。

在学习参观过程中,感觉到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学生实习条件很好。

他们不仅有充足的校内实习实训,还走入企业实习,甚至到国外进行实习。

这其中自然与新加坡国情有一定关系。

但是新加坡理工学院在教学计划安排及实习企业开发方面还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目前企业大多处于用工难(国有企业除外),很有利于我们解决学生实习的问题。

以上海佳吉而言,其下属的重庆公司、浙江公司、宁夏公司、成都公司都向我们提出了需要毕业学生的请求,而目前已经没有毕业生可以提供。

我们经过分析,发现企业并不一定是确定需要毕业生,他们需要的是劳动力。

我的想法是调整09级人才培养计划,学习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双行安排-配合企业项目”的经验做法,将二年级学生分为两部分:一些学生到企业实习,一些参加校内学习,两部分学生轮流进行校内理论学习(或专业培训)和企业实习到企业实习的学生除了实习外,还需要同时自学相关课程,参加期末测试考核。

这样可以做到实习和理论课程学习两不耽误。

学生提前一年到企业顶岗实习,最大的挑战是现有的管理模式和学生的适应能力。

这样就需要加强实习前的专项培训,同时与企业合作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精心挑选指导教师,以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和应对突发状况。

2.关于提高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我认为,就业质量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即就业率高;二是就业竞争力强,就业薪金高,待遇好。

管理类专业招不进来,但就业率很高,招不进来的原因主要是就业起点低,学生薪酬起点低。

了解南洋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系后的一个感受是,他们的学生培养起点都较高,直接针对零售业、商务业的基层管理人员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即有可能成为零售业的基层管理人员。

这一点在中国其实是很难直接实现的。

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跨过一线员工这一关。

一是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教学工厂、模拟实习实训);二是加强学生企业顶岗实习(即前面提到的提前进行顶岗实习);三是加强学生专项培训(了解行业特点、培养奋斗精神、推广企业价值)。

3.应当重视学生的发展能力培养。

在新加坡,每年进入理工学院的学生很多。

但是职后再读本科和理工学院的比例很高。

其中南洋理工学院达到50%,义安理工学院达到70%。

这与他们受到的教育密切相关。

理工学院的培养目标,虽然在培养学生市场竞争力和就业能力方面有很强的针对性,但他们也特别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特别扎实,能力提升空间特别大。

我们针对这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多。

特别是毕业生职后深造的情况缺乏调查研究,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和服务性还有待提高。

4.重视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南洋理工学院的课程设置很有意思。

如工商管理系,几乎每一门理论课程都对应一门实习课程。

第一年上期设置会计、经济、统计、营销、商业沟通、电脑软件;下期也设置会计、经济、统计、营销、商业沟通、电脑软件。

但是上期偏重理论讲授,下期偏重实践实习操作。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规模不大,但比较有创新能力。

老师们介绍,学生们在这里主要接受工作态度和工作技能的培训,首要的是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对一个人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培训,学生培养了积极的工作态度,懂得了应该怎样工作,知道了怎样跟别人交往,明白了为什么要有团队精神。

义安理工学院非常重视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改革应以学员为中心,鼓励学员积极参与学习及“创造”知识,培养学员自我学习精神。

他们的特色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课堂外学习小组学习调查研究扮演角色回顾检讨游戏模拟讨论与交流自我评估学员相互评估)。

他们建立的“流动电子学习”网站,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利于师生交流、学生资料查阅。

5加强课程考核,严格学籍管理。

南洋理工学院在的学生考核也很有特点。

他们实行期中会考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考试类型又分统考和项目考试等。

考试不及格的科目将进行重修,不设补考。

如果作弊,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义安理工学院的日常作业评分项目很详细,包括测验、专题作业、实地考察、实验室技术、表达能力、学习态度;评分等级也很详细,包括、、a、等共近十个等级。

从我校加强学风建设的工作情况看,可以说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需要加强。

在学生成绩考核方面,我认为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过于依赖期末考试而平时过程考核松软;重视考试课程而轻视考查课程。

结束语:对新加坡教育发展的经验必须从两个角度认识和对待。

一方面我们应努力学习的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努力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的工作中;另一方面,新加坡与我们的国情不一样,因此需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创新性解决工作难题。

2011年2月25日篇二:赴新加坡学习培训心得新加坡培训学习心得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王维斌为加强教师的培养,拓宽专业教师的海外视野,学习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专业、课程的开发方法,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经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受学院的派遣,我有幸参加了省教育厅组织的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新加坡培训团,在新加坡进行了为期二十天的参观学习。

在培训期间通过讲座,参观等多种途径对新加坡的国情,教育,经济,文化各方面等进行了全面的了解,通过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三所职业院校的参观学习与考察,对新加坡的职业教育进行了系统学习和深入的了解,现将本次培训学习情况总结如下:一、深深的感受到了“花园城市”的魅力通过讲座,参观,亲身体验使我对新加坡的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样一个面积仅有七百多平方公里,资源匮乏,就连淡水都没有的岛国,却成为了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

成为亚洲小四龙之一,新加坡也是继伦敦、纽约和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的环境卫生闻名全世界,有“花园城市”的美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

同时,新加坡在教育方面,不管是初级教育,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也是走在世界前列,所以,它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国家,一直以来都能吸引全世界不同国家的人们去旅游,参观,学习。

我想这些都跟新加坡人的勤劳,进取,务实,友善是分不开的,在学习期间通过跟很多人的相处,让我看到了他们很多的优点,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今后工作,生活中的学习目标。

二、深刻了解新加坡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教育体系:在新加坡,从小学教育到中学教育,高中教育,工艺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中,通过小学会考,o水准,a水准考试,通过考试可以客观的确定每一位同学的发展方向,根据每一位同学的能力让他接收不同层次的教育以做到因材施教,同时又为每位同学提供了多种深造渠道,每位同学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接受其他更高层次的教育,所以,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有利于每个学生循序渐进地发展自己独特的天赋和兴趣。

新加坡的教育同时吸收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因此它的教育非常成功,自成一体三、深深体会到了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和取得的成就。

在本次培训学习中,先后在南洋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等职业院校进行参观,学习,考察,通过学习使我们对新加坡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培养、人才培养、教学方法,实训实习基地,质量管理等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学校文化与专业精神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所参观的几所院校中除了校园环境,硬件设施好的共同特点以外,每所院校又有着自己的特色。

在南洋理工学院的学习时间最久,因此在很多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除了它丰富的教学资源,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科学的教学方法,先进,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以外,在人员管理上的“以人为本、超前应变、无界化团队、职业无货架寿命、和谐的工作环境”;在人才培养上所采取“市场导向的课程设计与开发”、“教学工厂”、“经验积累与分享”、以“项目与技术开发”为代表的综合科技教学;坚持校企合作“源于企业,用于企业”;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创新能力和在生活习惯方面的表现出的高素质等等都是非常有特色的。

南洋理工学院在教学过程中与企业的合作非常紧密,在校园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企业的影子,专业教师至少有五年的企业工作经验,教学项目很多都是企业的实际项目,实训实习基地在管理,运作各方面都以企业的标准主,真正做到了“教学工厂”,同时,该校在毕业班顶岗实习方面做的非常有特色,因此,南洋理工学院很多方面的特色都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在参观学习的三个理工学院中,每个都有自己的特色,正如南洋理工学院在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基地建设,项目教学等方面有特色一样,共和理工学院则在教学模式方面独树一帜,共和理工学院采用问题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在平时的教学中以“一天一题”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每天的课程从一个问题出发,将一天的学习时间分成“会议(一),自由讨论时段(一),会议(二),自由讨论时段(二)”四个阶段,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天的学习掌握关于该问题的“已知,未知,需知”的知识,最终通过每个小组的汇报由学生与老师给出客观的评价,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教程,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