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10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10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

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100例的临床疗效分

【摘要】目的:探讨补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活血化瘀方法,对照组50例采用益气补肾法,两组均常规应用降血糖药物。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肾病分期及临床诊断标准,以及中医辨证治疗标准[2]。

西医诊断参照《肾脏病学》的诊断标准[1],符合下述标准的患者即可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1)有糖尿病病史;(2)尿白蛋白排泄率连续3次以上达到20~200 μg/min;(3)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小于0.5 g。

1.3 辨证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1986年第二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议所颁布的慢性肾炎辨证分型诊断疗效评定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方案。

1.4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标准,对患者的饮食结构和摄入量进行严格控制,具体的饮食控制方法为:0.6 g/(kg·d)蛋白质,按照患者劳动强度的不同设定不同的主食摄入量。

两组患者均按照实际的血糖水平使用相应的降糖药物,以控制患者的血糖
值。

治疗组加用肾活血化瘀方治疗,药物组成如下:水蛭40 g,生黄芪307 g,菟丝子306 g,山萸肉131 g,牡丹皮95 g,丹参154 g,全蝎38 g,泽兰155 g,鬼箭羽131 g,熟大黄76 g。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减药量:视物模糊者,藉子;口渴者,加五味子、天花粉;手足心及周身烦热者,加地骨皮、麦冬;四肢冰冷、腰膝酸软者,加肉豆蔻、补骨脂。

每日l剂,用水煎两次,滤过两次煎液约300 ml。

每天早晚各用药1次。

对照组患者使用益气补肾法进行治疗,具体药方为:旱莲草21 g,女贞子22 g,白术24 g,党参22 g,黄芪31 g。

水煎服用,每剂300 ml,每次l剂,每天早晚各用药1次。

每40天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1~2个疗程。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3]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对本次临床实验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定。

(1)显效:指患者各项体征和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血肌酐下降1/4以上,24 h尿蛋白定量在0.9 g以下;(2)有效:指患者各项体征和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肾功能所有改善,但未达到前述标准,24 h尿蛋白下降量达到1/3以上;(3)无效;指患者体征和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各项临床指标均未达到有效的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见表1,治疗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dn是dm的一种典型并发症,糖尿病起病因袭,因而易被患者忽视,微量蛋白尿是现阶段最常用的临床诊断标准,也是判断和观察预后效果的最主要指标,西医对dn的治疗通常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调脂治疗,控制血糖和血压,优质低蛋白饮食等综合性方法。

然而,西医治疗发生干咳、肌无力、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较大[3]。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精髓,在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应将西医的检查与中医中药药理结合,从而能够指导辨证和用药。

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笔者认为,dn是糖尿病的最终结局,是诸病穷及肾脏的最佳例证,病位要在肾,涉及全身各个脏器。

早期dn,本文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活血化瘀为主的方法治疗,治疗有效率达88%。

dn属中医学“腰痛证”、“消渴证”的范畴。

中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多发人群为老年人,且多为气血两虚或肾虚。

早期dn通常是由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造成的。

气血亏虚,阴虚血行艰涩,气虚血
运无力,血液运行不畅造成的瘀血阻络。

故治疗上以活血化瘀为原则。

本文用药以现代药理来分析,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纠正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微血管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损伤,进而起到修复的作用。

本文将几种中药联合使用,不仅能够实现整体的宏观调治,而且能够进行局部的微观治疗。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无毒副作用、疗效高、疗程短等显著特点。

参考文献
[1] 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49-99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2002:215.
[3] 吕仁和,熊曼琪,魏执真,等.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529.
(收稿日期:2012-08-03)(编辑:王春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