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4日星期二
编辑/版式:李燕清
E-mail:ggrbqq@
版
6
单一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可移动的索条状物,似小的面粉团样,压之可变形,但无压痛。
急性阑尾炎
腹痛开始以脐周出现,继之伴有恶心、呕吐、发热,数小后疼痛转至右下腹,但5—6岁以下儿童由于检查不合作症状不典型,可无早期脐周疼痛的现象,压痛不一定在右下腹,可能在右腰胁部或右髂窝下部或耻骨上方。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该病6—14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发病急骤,出现高烧、腹泻、腹痛、腹胀、呕吐、水泻(每日5次以上),1—2天后出现血便,呈洗肉水或赤小豆汤样。
由于小肠大量出血、坏死、病情危重,可出现休克。
急性肠套叠
是小儿常见急腹症,临床表现有四大症状:阵发性绞痛、呕吐、便血、腹部有肿块,其中以果酱样粘稠血便和腹部腊肠样肿物最具特征性。
肿物多在肝区附近可触及,肿物以下压之有空虚感。
患儿可出现每隔一段时间出现哭闹、四肢乱动,面色一阵阵发白、呻吟、烦燥不安、然后安静下来,但不久又出现。
所以对于频繁呕吐的2岁以内患儿,要提高警惕,及时送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