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教学已经由传统的知识型方法正迅速地向语言交际运用型
教学方法过渡。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师如何教、引导学生如何学?本文拟就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一些探讨。

一、重视操作过程的启发式教学
阅读教学过程一是指非毕业班常规的教学方式,二是指毕业班综合复习的过程。

前者而言,以教材为主,选择余地不大,主要是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语言知识,进一步活用词汇、语法、句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英语的能力,以期达到加深理解,搞活阅读理解和表达运用之间的辩证关系。

后者选材余地大,时代气息强,知识面广,对学生面的要求高。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前者能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后者是前者的提高和实践,二者相辅相成。

(一)坚持养成训练。

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进行交际。

“口头”方面的某些基本功训练,对阅读理解有正面的帮助作用。

以前,我们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理解不够全面,教学实践也有偏差,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对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操练,忽视对语言意义的掌握和运用。

交际语言不仅是指语言的音、意统一,同时也指学生对所学语言国家文化的了解,从而懂得在何时、何地、何种场合、对谁、用什么方式和态度说什么话,比较重视文化差异对交际的影响,强调使用语言的得体性。

这样才能达到交流思想的目的。

这种交际情景的真实性,是学习语言的生命和实质,交际才具有实用性和有效性。

只有在具体情景中交际,得体地使用上下文意思连贯的话,而不仅
是孤立的句子,我们教的才不是死的知识,而是活的能力。

当今考察学生能力的方法,也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大步发展。

这种语言学习的养成教育,不仅使你的学生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而且使一代人会终身受益。

(二)注重教学手段的直观性。

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采用直观教学手段,把英语和要表达的事物直接相联系,让学生直接理解、直接记忆:第二,用英语教英语,让学生直接用英语理解英语,直接用英语下指令去做事情;第三,尽量使用英语,但必要时使用汉语。

由此可见,让学生多听多读是培养交际能力的根本途径。

如果要让学生动笔填词或记录句子,要让他们只记关键单词的前几个字母,而且只要自己(当时)认得就行,千万不要象平时做作业一样一丝不苟,要养成一种快的习惯。

学习英语,没有快,就失去了一半的意义。

二、阅读教学要当作工程来抓
(一)教师备课重“热身(warming-up)”
1.介绍与阅读内容有关的社会、历史、人文、自然背景,特别是与我国不同的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风俗习惯资料。

2.摘要介绍部分有碍课文理解的生词。

凡是学生可能猜得出的生词一定要让学生在阅读时去猜测;猜测能力的培养比动手查字典的“勤”更有意义。

3.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插图和有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预测文章内容;也可根据已有的事实,对文章的结局、后来的前
景、隐含的事实进行发掘。

4.最后教师最好提出一两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指导性问题,以统一思想,判断是非,使学生醒悟阅读的奥妙
(二)阅读过程明确“目标”
1.快速阅读指定的内容(用眼读而不是用嘴读,逐句读而不是逐字读)。

2.提问好、中、差学生回答指导性问题,问题要围绕中心思想(mainidea)。

3.提出细节性问题,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 where, when, why,who, how等基本事实以及start, process, end总体过程脉络。

4.细读:可以每隔几篇进行一次,教师要有所筛选,把握难度、深度,突出一个或两个侧面;对九年级而言,不是考试范围的东西不要做这么细。

5.分活动小组讨论问题答案,然后全班检查答案;如果是从其它地方获取的试题,甚至可以更改参考答案;但必须分析说明令人信服的理由。

(三)阅读教学的扩展——“表达(express)”
1.鼓励学生用简略的方式表述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领会,而不是复述课文;不要纠正学生的语音、语法错误,哪怕比较严重。

2.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检查学生对生词的猜测情况,既然是猜,能沾边达意就行,不要对其用法作过多的分析。

3.做大纲所要求掌握语言知识的练习及中考词汇手册上要求的
要点。

4.帮助学生分析语篇结构和文体特征,三言两语,只要中的就行,要少而精;
5.语言运用。

围绕课文开展各种形式的口笔头交际活动,如复述课文、问题讨论、角色扮演、采访、调查、仿写与课文相关的话题等;也可动笔进行改写、提纲、评述等。

三、阅读教学的法宝“自学(self-studying)”
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是“教”不完的。

今天的学生,只能靠今后的终生学习才能不落伍。

难怪有人说,现在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自学的人。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阅读理解,费工费时,讲解难度大,处理得不好,不仅枯燥无味,而且出力不讨好。

那么,我们怎样培养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自学能力呢?
1.充分利用选材上的优势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并不是一刀切,而是面向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充分培养个性。

根据学生的特点来激发每个人的学习热情,是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阶段来培养。

2.开发学习潜能。

开发学习潜能是各学科统一的教学目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开发学习潜能主要指开发学生的智力。

智力是
能力的一部分。

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智力是指适合多种活动要求、为人所共有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能力。

开发学习潜能是发展个性的必由之路。

首先要培养观察力。

其次要培养注意力。

再次要培养记忆力。

另外还要培养思维想象力。

阅读理解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阅读教学是为完成这一从“知识向能力过渡”进行转化的实战。

从宏观上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从战略上看,阅读教学要紧扣整体,化零为整,就大不就小,宜粗不宜细。

从实质上看,读得懂,然后才说得出,阅读理解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责任编辑易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