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居家养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居家养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预计至2015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

古语云:“老人安,天下安。

”做好养老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各地开始对养老福利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应运而生。

那么,居家养老的内容和模式到底是什么?服务形式有哪些?它能有效地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这两个老人最基本的需求吗?居家养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策划:本刊编辑部指导专家: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高利平整理:李衍/张小林【记者手记】《联合国老人原则》强调:“老人应尽可能地居住在家里。

”这与我国当前提倡居家养老如出一辙。

居住在家里,不用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老人生活上有很多方便之处,但同时也需要面对多方面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医疗健康方面,多数老人都有慢性病,如果独处,对疾病的监控、紧急情况的处置都存在很大的隐忧;其次,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有所下降,存在购物、打扫卫生等生活上的不便;还有,很多老人精神生活也比较匮乏,特别是空巢老人,子女不在身边,常常找不到人说话,无法与人交流,成为老年人心理疾病的隐患。

那么,为什么要提倡居家养老?上述问题怎么解决?如何让老人更好地“居住在家里”?采访对象:高利平:山东社会科学院人口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人口老龄化及社会保障方面的研究高教授告诉记者,居家养老服务,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上门为老年人开展照料服务;在社区创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日托服务。

高利平研究员认为,中国人口正处在急剧老年化时期。

近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逐渐提高,但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预期寿命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如何在当前国情下养老,并且以最好的水平、最大限度地为老年人提供支持和服务、保障老年人的权益,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而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探索新的养老模式势在必行。

空巢现象突出2012年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介绍,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

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

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

与此同时,由于现在家庭观念的转变,家庭规模出现逐渐缩小状态,加上独生子女核心化家庭架构的逐渐成熟,这些趋势都导致“空巢现象”凸现,单身老人户、只有一对老夫妇的家庭越来越多。

尽管“空巢老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这种现象会带来许多问题,比如老人的孤独、空虚、伤感等心理问题,身体健康问题,生活不能自理等问题。

居家养老正当时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分为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

前者是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养老模式,主要是由子女赡养、照顾老人。

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执行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和变迁,中国家庭养老功能在能逐渐弱化。

目前,独生子女的父母已陆续进入老年,而独生子女们已陆续进入婚姻、生育期,他们要忙于工作,还要照顾下一代,必然会疏于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关爱。

若是请人上门专护,费用、住房等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至于养老机构,老人参与的意愿也不是很强,其主要原因在于亲情“链接”和养老观念的根深蒂固。

中国都有着养儿防老的传统,老人对家庭的感情投入和依赖十分高,一旦进入养老院,就意味着将这个家拆开,与过去生活断开,老人从情感上无法接受。

基于此,一种既满足老人生活在自己家中的愿望,又能享受到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的养老模式在全国蓬勃兴起——居家养老。

【记者手记】人口老龄化现象不仅仅是我国的问题,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个难题,即使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异常严峻。

养老“有而乏优”,美国也曾经遇到同样的问题。

早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经常有美国老人孤独死在公寓中的报道。

美国为此开始在居家养老模式上的探索。

2002年,WHO(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度晚年”的口号,各国政府及国际性组织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并进行了居家养老模式的试行。

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如意大利、瑞典、日本等已经在一些方面取得了成功。

采访对象:宝叔:网名bigbigboy,44岁,销售总监,1993年去美国,中途云游多国,2000年回美国定居记者:你在美国呆了多长时间?宝叔:1993年来的,中途云游了不少地方,2000年又回来了,定居。

记者:美国的老人现在大多是单独住吗?宝叔:美国大多数老人都是自住的(我选择不说独居)。

这是一种文化传统吧。

记者:那他们有没有担心突发疾病、生活不方便呢?宝叔:突发疾病这类情况,不用担心。

因为医院会定期通知老人去体检、复检。

如果有些中风或者心脏病等高危患者,通常他们家居都带有报警装置。

比如带在手环的,房间的,到处都能轻易触动到的。

记者:这种报警服务是政府提供的吗?宝叔:保险公司。

记者:需要收费吗?宝叔:要收钱的。

但是,如果是低收入(人群),那就是免费的。

记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呢?他们住在家里方便吗?宝叔:那些老人住老人院,里面有护士护工。

也是保险负责。

有钱人自己掏钱,低收入的保险公司全额支付,或者支付98%。

美国:开发全面监测系统美国政府对老年人实施全面医疗照顾,为老人提供急性照顾服务、看护服务、初级医疗照顾、住院治疗、护理院照顾等。

这种方式解决了慢性病老年人需要长期照顾的困难,使这些体弱多病的老人可以居住在自己的家里,保持尽可能的健康,同时使他们能保持一种独立、有尊严、有质量的生活。

在此基础上,美国政府还基于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一系列的居家养老服务,包括病历管理、成人日间照顾、家庭健康扶助、个人照料、杂务服务,等等。

当然,费用主要由受助人支付。

另外,美国还为居家老人安装电子应急系统,处理紧急情况。

意大利:鼓励老年人和子女一起生活意大利的养老事业不是国家统一管理、执行的,而是下放到每个大区。

其中伦巴第的养老模式曾被评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养老模式,因为它提倡“居家养老”的观念,除非真正生活不能自理,政府鼓励老年人和子女一起生活在家中,并实行一定的经济补贴,子女不在家时由社区型养老机构对老人提供日间照料。

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让老人在家中享受到亲情和温暖,解除独处的孤独感,还能减少政府开支。

瑞典:福利家政按需分配根据瑞典法律,子女和亲属没有赡养和照料老人的义务,这完全由国家来承担。

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瑞典已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化养老制度。

在今天的瑞典,养老工作的指导原则是:通过各种专业护理,让老人尽可能延长在自己家中生活的时间。

政府为居家老人提供家政福利,比如个人卫生、安全警报、看护、送饭、陪同散步等日常生活需要的服务,并在一定程度实现按需分配。

家政服务的次数和范围根据需要而定,有的是1个月只提供1次服务,有的则1天里要提供多次服务。

日本:一碗汤的距离20世纪70年代,日本家庭的“空巢”现象十分严重,伦理学家为此提出了“一碗汤距离”的概念,即子女与老人居住距离不要太远,以送过去一碗汤而不会凉为标准。

这样老人可以住在家里养老,子女又能常回来照顾长辈。

从政府的角度上, 2000年就开始实行护理保险制度,而“脱离医院,让老人回归社区,回归家庭”是这项保险的主要目的。

国民每年缴纳3000日元就可以在65岁后接受这项保险提供的服务。

在日本,居家养老非常受欢迎,主要原因就是社区服务周到细致,相对完善,能够让老人发挥余热。

【记者手记】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现在提出的“居家养老”并不是传统地“住在家里”,它除了住在家里外,还有社会能够提供的一个服务性网络。

受访对象:李靖:伍益健康管理公司总经理,多年来一直从事居家管理和居家养老管理工作李经理告诉记者,现代意义的“居家养老”应该是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基础,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生活照料员、护理人员、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康复理疗师、心理咨询师为居家老人服务;并配置相应的康复设备、运动器械、娱乐室、老年课堂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的娱乐方式,充实老年生活。

与此同时,还应整合社会资源,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

紧急救援呼叫中心(或一键呼叫系统)24小时为居家老人提供呼叫,针对老人突发性事件和身体不适,提供各种紧急救援服务。

包括通知平台服务人员(也可以直拨平台电话)、物业保安、老人子女、居委会以及卫生医疗机构、120、110、119,等等。

中心座席人员会在第一时间根据老人的地理信息和历史记录,全方位地通知有关人员赶到现场,从而保障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生活照料为居家养老客户建立居家档案,包括基本信息、家庭信息、生活习性等,方便社区平台服务人员了解老人情况,为老人提供清洁卫生、饮食营养、买菜、洗衣做饭、代缴各种费用以及心理慰藉等服务。

健康管理中心为老年客户健立健康档案,与中心配有的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全科医师、营养师、康复理疗师,根据居家老人的健康档案,为老人提供健康保健,健康咨询、预约挂号、就医陪护、在医院开通就医绿色通道,等等,并聘请具有高资历的养老、医疗专家定期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进行巡诊,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送医送药,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隐患未发现、治疗不及时的医疗问题。

家政服务中心会根据客户家庭的需要,派遣公司员工入户提供保姆、保洁、护理、做饭、洗衣、陪护、维修等服务。

信息查询中心以公司云计算电子软件为基础,随时随地查询个人健康档案,享受服务项目预订、服务项目查询、服务人员档案查询等信息化服务,民政和养老管理部门也可以随时查询养老服务人员的服务情况。

商品配送中心公司会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整合社会资源,提供商品代购、票务、旅游、送水、送餐等服务,送货上门。

【记者手记】北京、上海、大连、广州、山东等地方已经在陆续推进居家养老服务,2012年6月,重庆市建立了首个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中心,目前已经开始运营,居民只需花300元钱就可以安装一个呼叫终端,终端部不但具有普通电话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无限遥控紧急呼叫功能,并整合社会服务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低价的服务。

但是,虽然取得了不少进展,却仍然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

采访对象:高利平、李靖随着养老问题日益得到重视,政府也不断强调居家养老的必要性,鼓励社会承担部分养老责任,为居家养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运作体系,北京、上海、广州、大连、青岛等城市已经率先探索试行,并在管理、服务方面也已经总结出了一套比较系统、规范的管理方法,初步形成了设施服务、定点服务和上门服务等形式。

上海市——全面建设服务中心上海市从2000年开始实行居家养老服务,2001年在全市推广。

目前上海每个区县都建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