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 9章 城市法和商法[15页]

第 9章 城市法和商法[15页]

主要是希腊、雅典海商法、罗马海商法和 教会法及地方习惯法。
三、商法的内容
(一)商人
商法确认了本土商人和外国商人平等的从事商业 活动的商事法律主体地位及有关权利,同时,也规定 了应承担的相关义务和责任。
(二)合伙
商业贸易,特别是国际间的交易大多是合伙经营, 对于这种经营方式,从13世纪始就以有关的法律加以 规范,以健全合伙经营管理制度。
(二)行会法
行会是作为相互保护的立法团体和自愿的法律实施组织。所 有的行会都有普遍性的法律规范以及行会自制的行会法,具有共 同的行业伦理和规范。
(三)城市立法
自治城市的市议会发布的法令和条例等。
(四)城市同盟法令
这是加入同盟的各城市共同制定和遵守的一种准国际法性质 的共同法,其中也包括各城市间的协议和和约 。
(三)集市
在集市的时间、治安、征税、度量衡以及管理费等 方面均有详细规定或有可据的惯例,而且,有一套相 当完善的关于设立集市监督官、管理员、监印官和代 书人以及有关清理货物、结清账目和合同盖章程序的 规定。
(四)票据 西欧中世纪商法对商业活动中广泛采用的作为信用手段的票据
制度作了规定。此外,还对某些商事争议的管辖、审理的程序等作 出规定。 (五)海商法
最早的城市法产生于意大利,因为在11世纪和12 世纪,意大利的城市是最繁荣兴旺的。西欧城市法的 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1.城市习惯法的汇编时期。 2.城市成文法典编纂时期。 3.城市同盟法的出现。
二、城市法的主要渊源
(一)宪章或特许状
城市宪章是一种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由国王、封建领 主或大主教颁发的,用以确认自己所属区域内某一城市的自治特 权或独立地位或经商特权,有时称为特许状。
如规定城市权、市民权、城市各机关及其运作、 工商业活动及其管理、司法诉讼和裁决等活动,都是 关于公法内容的。
(五)城市法具有世俗法的特征
城市法是政教分离的产物,它所担负的只是世俗 的工作而非宗教职能。
第二节 商法概述
一、商法的发展概况
中世纪的商法,是指调整商人之间因商事活动所 产生的各种关系的一系列习惯和法律的总称。由于商 事活动包括内陆商业活动和海上商业活动,所以,广 义上的商法由规范内陆一般商业活动的商法和规范海 上运输和航海贸易等商业活动的海商法两部分组成。
强调交易的公平、诚信、便捷和安全。 (五)中世纪的商法是具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
调整的是一般商业关系、海上运输和航海贸易关系,涉及资 本经济制度如票据、保险、银行等多方面的内容。
第三节 城市法、商法的历史地位
一、城市法的历史地位
(一)城市法的历史地位及作用
城市法的发展与近代民主法治的建立相伴随,它 在当时维护的是自治城市的独立性和合法性、市民的 市民权和商业权以及城市共同体利益,城市法有助于 市民社会和近代代议制的形成,并催生了近代资产阶 级民主共和国。
(五)城市习惯和判例
在城市社会生活和商业交往中形成的、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 的习惯和法院判例都是城市法的渊源,是许多城市法汇编的主要 资料来源。
三、城市法的基本内容
(一)城市自治权 尽管自治程度不一,所有的城市宪章或特许状都以根本法的
形式确认了城市自治权,有城市共和国、城市公社、自治城市及 半自治城市等。 (二)城市市民权
商法是商业活动和城市复兴的产物,从根本上说, 是因为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商事关系的存在。
其大体经历了如下阶段:
(一)中世纪的商法于10世纪至12世纪首先形成 于意大利
(二)12世纪至16世纪国内国际集市使商法在全 欧洲普遍发展起来
(三)17世纪、18世纪的国家商法 (四)海上贸易的兴起促使海商法的形成和发展
第 9章 城市法和商法
第一节 城市法概述
一、城市法的发展概况
城市法(City Law),是指10世纪至15世纪即中 世纪的西欧获得自治权的城市所适用的法律。内容范 围一般与城市商业、贸易、税收、城市自治以及城市 市民的法律地位有关,只适用于自治城市、半自治城 市和城市共和国。
城市法是伴随西欧城市的复苏和城市贸易的繁荣 而逐渐产生的。
四、城市法的基本特点
(一)城市法是在中世纪特定的经济、政治背景下形成 和发展的
(二)城市法是一种成文法与不成文相结合的法律体 系
城市宪章、特许状、行会章程、议会立法、习惯 和惯例以及城市同盟法令等都是城市法的主要渊源, 城市法以法典、习惯汇编和判例等形式存在。
(三)城市法只适用于城市及其市民
(四)城市法是一种公法色彩较重的混合法
二、商法的主要渊源
(一)海商法典 较为著名的有: 《阿玛斐法典》 ;《康
梭拉多海商法典》 ;《奥列隆法典》 ;《威 斯比海商法典》等。这些海商法典大多是海商 法院所适用的商事习惯和海事习惯而逐渐形成 的判例和判例汇编,是全欧洲公认的海商法的 重要渊源,为近代商法和海商法奠定了基础。 (二)商事和海事习惯法
获得自治权的城市,同时也解放了市民。市民权,是指作为 城市一个阶级所享有的法律上的权利 。 (三)城市机关
由城市法所认可的城市机关有市议会、城市法院和市长等。 (四)城市的工商管理
主要包括行会组织制度和工商活动规则。 (五)城市刑法与诉讼制度
中世纪城市刑法规定得较严密,在内容上体现了某种进步性 和封建性。诉讼程序一般采用纠问式,审判有时公开、有时秘密 进行。
四、商法的特点
(一)只对商人或商行为适用 (二)中世纪商法的渊源实质上是一种习惯法 。
它并非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而是直接由商业活动实践的习 惯法和法院的判例。几乎所有的商法典和海商法典都是习惯法或 判例的汇编或记载。 (三)中世纪商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共同商法时期和国家商 法时期
前者是一种国际法,普遍适用于所有的城市和地区;后者是 一种国内法,由主权国家认可、只适用于主权所及范围内。 (四)中世纪的商法是自治自律的法,内容丰富
中世纪海商法的主要内容有:对各国船只大小、装载货位和所 载人数作出规定的船舶法;船上管理法;船上货物装载法;港口章 程;船舶遇难保护法和弃货法以及共同海损制度等。此外,海上借 贷制度和以船舶及其货物作抵押的借贷制度、为海外装运提供保险 的海运保险制度得到快速发展。 (六)商事法院
中世纪西欧的商事法院各式各样且名称不一,主要有市场法庭 、集市法庭、商人行会法院、拥有商事案件管辖权的城市法院和商 人领事法院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