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北京备战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相似的综合
北京备战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相似的综合
解得:a=- ,
则抛物线解析式为 y=- (x+1)(x-4)=- x2+ x+2
(2)解:由题意知点 D 坐标为(0,-2), 设直线 BD 解析式为 y=kx+b, 将 B(4,0)、D(0,-2)代入,得:
,解得:
,
∴ 直线 BD 解析式为 y= x-2,
∵ QM⊥x 轴,P(m,0),
∴ Q(m,- m2+ m+2)、M(m, m-2),
似.
【解析】【分析】(1)A(-1,0)、B(4,0)是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则可由抛物线的
两点式,设解析为 y=a(x+1)(x-4),代入 C(0,2)即可求得 a 的值;
(2)由 QM∥ DF 且四边形 DMQF 是平行四边形知 QM=DF,由 D,F 的坐标可求得 DF 的长
度;由 P(m,0)可得 Q(m,- m2+ m+2),而 M 在直线 BD 上,由 B,D 的坐标用待定系 数法求出直线 BD 的解析式,并当=m 时,表示出点 M 的坐标,可用 m 表示出 QM 的长 度。由 QM=DF,列出关于 m 的方程,解之可得; (3)在△ DOB 和△ MBQ 中,由 QM∥ DF,可知∠ ODB=∠ QMB,因为∠ MBQ=90°要使 △ DOB 和△ MBQ 相似,则需要∠ DOB=∠ MBQ=90°或∠ DOB=∠ BQM=90°。
(2)解:如图,连结 DE.
∵ ∠ CBE=∠ OBE,EC⊥BC 于 C,EH⊥AB 于 H, ∴ EC=EH. ∵ ∠ CDE+∠ BDE=180°,∠ HFE+∠ BDE=180°, ∴ ∠ CDE=∠ HFE. 在△ CDE 与△ HFE 中,
, ∴ △ CDE≌ △ HFE(AAS), ∴ CD=HF.
∵ QM∥ DF, ∴ ∠ ODB=∠ QMB, 分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 DOB=∠ MBQ=90°时,△ DOB∽ △ MBQ,
则
,
∵ ∠ MBQ=90°,
∴ ∠ MBP+∠ PBQ=90°,
∵ ∠ MPB=∠ BPQ=90°,
∴ ∠ MBP+∠ BMP=90°,
∴ ∠ BMP=∠ PBQ,Leabharlann ∴ △ MBQ∽ △ BPQ,
(1)如图①,若点 M 与点 D 重合,求证:AF=MN; (2)如图②,若点 M 从点 D 出发,以 1cm/s 的速度沿 DA 向点 A 运动,同时点 E 从点 B 出发,以 cm/s 的速度沿 BD 向点 D 运动,运动时间为 ts. ①设 BF=ycm,求 y 关于 t 的函数表达式; ②当 BN=2AN 时,连接 FN,求 FN 的长.
【答案】(1)证明:∵ 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 AD=AB,∠ DAN=∠ FBA=90°. ∵ MN⊥AF, ∴ ∠ NAH+∠ ANH=90°. ∵ ∠ NDA+∠ ANH=90°, ∴ ∠ NAH=∠ NDA, ∴ △ ABF≌ △ MAN, ∴ AF=MN. (2)解:①∵ 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 AD∥ BF, ∴ ∠ ADE=∠ FBE. ∵ ∠ AED=∠ BEF, ∴ △ EBF∽ △ EDA,
,
∴
∴
∴
.
【解析】【分析】(1)连接 OE.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证得
OE∥ BC,从而得∠ AEO=∠ C=90°,可得到证明;
(2)连结 DE.利用 AAS 可证△ CDE≌ △ HFE,从而得到证明;
(3)证△ EHF∽ △ BEF,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得 BF,从而得到 OE,在 Rt△ OHE 和
∵ 四边形 ADBC,AMEF 为正方形, ∴ ∠ ABC=∠ BAC=45°,∠ MAN=45°, ∴ ∠ BAC﹣∠ MAC=∠ MAN﹣∠ MAC 即∠ BAM=∠ CAN,
∵
,
∴
,
∴ △ ABM~△ ACN
∴
,
∴
=cos45°= ,
∴
,
∴ BM=2,
∴ CM=BC﹣BM=8, 在 Rt△ AMC,
△ EOA 中,由 cos∠ EOA 可求出 OA,从而求出 AF.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 ABOC 如图放置,将此平行四边形绕点 O 顺时 针旋转 90°得到平行四边形 A′B′OC′.抛物线 y=﹣x2+2x+3 经过点 A、C、A′三点.
(1)求 A、A′、C 三点的坐标; (2)求平行四边形 ABOC 和平行四边形 A′B′OC′重叠部分△ C′OD 的面积; (3)点 M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的一动点,问点 M 在何处时,△ AMA′的面积最大?最大 面积是多少?并写出此时 M 的坐标. 【答案】 (1)解:当 y=0 时,﹣x2+2x+3=0, 解得 x1=3,x2=﹣1, 则 C(﹣1,0),A′(3,0), 当 x=0 时,y=3,则 A(0,3)
∴ =. ∵ 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 AD=DC=CB=6cm, ∴ BD=6 cm. ∵ 点 E 从点 B 出发,以 cm/s 的速度沿 BD 向点 D 运动,运动时间为 ts, ∴ BE= tcm,DE=(6 - t)cm,
∴=
,
∴ y=
.
②∵ 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 ∠ MAN=∠ FBA=90°.
(2)已知点 F(0, ),当点 P 在 x 轴上运动时,试求 m 为何值时,四边形 DMQF 是平 行四边形?
(3)点 P 在线段 AB 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 Q,使得以点 B、Q、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 BOD 相似?若存在,求出点 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由抛物线过点 A(-1,0)、B(4,0)可设解析式为 y=a(x+1)(x4), 将点 C(0,2)代入,得:-4a=2,
一、相似真题与模拟题分类汇编(难题易错题)
1.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点 A(﹣1,0),B(4,0),C(0,2)三点,点 D 与点 C 关 于 x 轴对称,点 P 是 x 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 P 的坐标为(m,0),过点 P 做 x 轴的垂线 l 交抛物线于点 Q,交直线于点 M.
(1)求该抛物线所表示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AN , 由 正 方 形 的 性 质 和 相 似 三 角 形 的 判 定 易 得 △ ABM ~ △ ACN , 可 得 比 例 式
,可求得 BM 的值,而 CM=BC﹣BM,解直角三角形 AMC 即可求 得 AM 的值,即为 EF 的值。
3.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6cm,点 E,M 分别是线段 BD,AD 上的动点,连接 AE 并延 长,交边 BC 于 F,过 M 作 MN⊥AF,垂足为 H,交边 AB 于点 N.
2. (1)问题发现:
如图 1,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点 M 为 BC 边上异于 B、C 的一点,以 AM 为边作等边三角 形 AMN,连接 CN,NC 与 AB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2)深入探究: 如图 2,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BA=BC,点 M 为 BC 边上异于 B、C 的一点,以 AM 为边作
AM=
,
∴ EF=AM=2 .
【解析】【解答】解:(1)NC∥ AB,理由如下: ∵ △ ABC 与△ MN 是等边三角形,
∴ AB=AC,AM=AN,∠ BAC=∠ MAN=60°, ∴ ∠ BAM=∠ CAN,
在△ ABM 与△ ACN 中,
, ∴ △ ABM≌ △ ACN(SAS), ∴ ∠ B=∠ ACN=60°, ∵ ∠ ANC+∠ ACN+∠ CAN=∠ ANC+60°+∠ CAN=180°, ∴ ∠ ANC+∠ MAN+∠ BAM=∠ ANC+60°+∠ CAN=∠ BAN+∠ ANC=180°, ∴ CN∥ AB; 【 分 析 】 ( 1 ) 由 题 意 用 边 角 边 易 得 △ ABM≌ △ ACN , 则 可 得 ∠ B=∠ ACN=60°, 所 以 ∠ BCN+∠ B=∠ BCA+∠ ACN+∠ B=180°,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即可求解;
则 QM=- m2+ m+2-( m-2)=- m2+m+4,
∵ F(0, )、D(0,-2),
∴ DF= , ∵ QM∥ DF,
∴ 当- m2+m+4= 时,四边形 DMQF 是平行四边形, 解得:m=-1 或 m=3, 即 m=-1 或 3 时,四边形 DMQF 是平行四边形。
(3)解:如图所示:
(3)解:由(2)得,CD=HF.又 CD=1 ∴ HF=1
在 Rt△ HFE 中,EF=
=
∵ EF⊥BE
∴ ∠ BEF=90°
∴ ∠ EHF=∠ BEF=90°
∵ ∠ EFH=∠ BFE
∴ △ EHF∽ △ BEF
∴
,即
∴ BF=10
∴
,
∴ 在 Rt△ OHE 中,
∴ 在 Rt△ EOA 中,
, ,
∴
,即
,
解得:m1=3、m2=4, 当 m=4 时,点 P、Q、M 均与点 B 重合,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
∴ m=3,点 Q 的坐标为(3,2);
②当∠ BQM=90°时,此时点 Q 与点 A 重合,△ BOD∽ △ BQM′,
此时 m=-1,点 Q 的坐标为(-1,0);
综上,点 Q 的坐标为(3,2)或(-1,0)时,以点 B、Q、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BOD 相
4.如图,在△ ABC 中,∠ C=90°,∠ ABC 的平分线交 AC 于点 E,过点 E 作 BE 的垂线交 AB 于点 F,⊙O 是△ BEF 的外接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