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民工职业病防治问题探讨

农民工职业病防治问题探讨

农民工职业病防治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11-10-13T15:08:14.5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21期供稿作者:袁仕龙郭秀梅
[导读] 近年来我国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不断上升,且都居世界首位。

袁仕龙1 郭秀梅2
(1新疆克拉玛依市卫生监督所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2新疆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中图分类号】R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1-0058-02
【摘要】职业病具有潜伏期较长延迟发病的特点,容易被忽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不断出现,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越来越广,职业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农民工正成为受职业病危害的主要群体,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对策建议
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

近年来我国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不断上升,且都居世界首位。

再加上职业健康体检率低,职业病具有迟发性和隐匿性的特点,每年实际新发职业病情况要远高于现有报告数据。

目前农民工正成为受职业病危害的主要群体。

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治令人担忧。

1 农民工成为职业病危害主要群体的原因分析
1.1就业场所及工作性质致其易发职业病
1.1.1农民工自身的技能水平及能力致使其职业病危害性严重。

1.1.2农民工工作性质的不确定性,致使其职业健康监护可操作性较差。

1.2农民工普遍缺乏职业防护知识,抗风险能力弱由于职业病具有延迟发病的特点,容易被忽视。

一些慢性职业病的潜伏期较长,可长达数年,发病后也不能同职业危害联系起来。

很多企业对有害作业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有的虽采取了防护措施,但根本不符合要求。

而且,由于对危害认识不足,就是配有防护用具,大部分农民工也不自觉佩戴。

正是由于农民工对职业病危害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缺乏,导致其健康权益受到危害也不知道维权,况且维权很难,成本又高,所以很多人就自认倒霉,不了了之。

1.3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承担法律和社会责任一些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想尽各种办法能少投入的尽量少投入,甚至不投入。

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3.1职业危害的转移很多企业明知某些项目或工作有职业危害,而职业危害的防护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监管又非常麻烦,因此就以承包的方法将这些产生职业危害项目或工作转包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第三方或个人。

造成了大量的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1.3.2改变用工方式由于职业病具有迟发性和隐匿性的特点,所以很多企业对有职业危害的工作,从不聘用固定工人,也不签订劳动合同,而是采取临时用工的方法。

有的虽要长期用工,但用人单位为了逃避责任,一段时间后就将员工辞退,然后换新的。

1.3.3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缺位企业不按要求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场所进行申报,并做好前期预防工作。

部分单位为了节约经费和成本,不对危害因素做评价和检测,不配备防护用具,有的虽配备了防护用具,但不符合要求。

有的企业将防护用品一发了之,不做培训,不监督使用,也不按规定定期检测、更换,只是为了应付检查,根本起不到防护作用。

1.3.4重利轻责由于职业健康检查费用是由用人单位承担,很多单位根本未按国家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有的用人单位虽进行了体检,但并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如发现有健康损害而无症状者,找个借口辞退了事。

1.4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民工职业病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不够重视,履行职责缺位
1.4.1未按法律法规的要求履行审批职责,没有从项目规划就重视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建成后才着手治理,给职业病防治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1.4.2监督职责履行不到位,一系列违法违规单位未进行及时严格查处,致使大量农民工身体健康受到危害。

1.5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缺乏随着科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不断出现,职业危害因素不断增加,种类不断增多,从事职业危害作业的人数也成倍增加,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却很少,服务能力弱,致使部分单位和个人想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去做场所检测和健康检查,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却应接不暇,经常出现排队等待体检、走后门申请工作现场危害因素检测的现象,有的可能排到半年甚至更长,如果强行的按不做上岗前体检就不让上岗、不做危害因素现场检测就要停止生产的话,很多单位都开不了工,为了不误期只好先开工、先上岗再等待检测、体检。

给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对策建议
2.1政府要认真履行职能一是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要落实职业病防治行政首长负责制,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指标。

二是建立部门协作监管长效机制和责任追究制。

2.2从预防着手,严把准入关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三同时”的审核制度,职业病危害评价是职业病预防的最关键环节,要求做好前期预防,能将职业危害较大的降低或控制在较小程度,将会对职业病预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对所辖行政区内的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对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项目,未进行职业危害申报的;将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非法转移的;不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对危害因素做评价和检测,不配备防护用具,防护用具不符合要求,不做培训,不监督使用,也不按规定定期检测、更换;不做职业健康检查,未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等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并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从而彻底清除职业因素对农民工的危害。

2.4加大投入提高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能力政府应加强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加强职业卫生服务人员的培养,增加机构设置。

并且,在职业技术服务的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能力。

以满足日益严峻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需要。

2.5实行体检互认由于农民工工作的不确定性,在其更换工作单位的时候,其所从事的工种不变时,原单位的体检结果,在国家规定
的期限内,政府监管部门和企业应予承认。

这样,既可以降低职业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量,也可以减少单位的支出减轻单位负担,同时也减少了劳动者体检的奔波之苦。

2.6加强对农民工职业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增强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治能力农民工总体文化程度较低,对职业病的了解肤浅甚至全然不知,对职业病的防范能力极差,所以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

首先,政府应将职业病防治纳入农民工职业培训的内容。

其次,政府同时还应该督促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2.7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和举办各种活动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法规及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还要充分发挥学术团体、工会、妇联等组织团体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民工健康的良好氛围。

职业病被称为工作中的“隐形杀手”,它不但危害劳动者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农民工的疾苦,重视农民工职业病防治,建立“以农民工为重点,政府主导,相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职,企业要承担起应有责任和义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职业病防治体系。

形成全社会职业病防治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最大程度的消除职业危害对劳动者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以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克明.论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的因素与对策[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4,11(3):158-160.
[2]孙风文,孙全胜,张华平.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制管理[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4):294-2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