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思考

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思考

对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的思考
市场对上市公司评价的标准最终就是公司价值。

任何想发展的公司都要找到本公司的价值所在,找到自己公司发展的价值之路。

随着上市公司16年年报的陆续披露及最近发生在资本市场中的几件大事,如:辉山事件、汤臣倍健业绩变脸、联通利润大幅亏损、联想半价出售旗下所有白酒业务等,这比比事例都说明上市公司想通过资本运作、营销模式来提高公司的价值水平措施都是短视之举,最终将被市场抛弃。

公司利润是公司价值的体现之一,但绝不是公司价值的全部表现,更不是公司成立和运营的目的。

任何一家公司成立的目的一定是做事,而不是挣钱。

如果以挣钱为目的而成立公司,那公司将毫无任何价值可言,正如3.15曝光的奥凯电缆公司,在地铁项目招标前成立,而后中标紧接着挣钱。

显然这个公司就是来挣钱的,赤裸裸的挣钱什么都不管不顾。

而这样的公司本身有价值吗?现在来看这家公司就是来骗钱的。

如果一家公司挣钱的目的大于做事的目的,就很有可能成为骗钱公司。

揭开公司成立目的的面纱,我们才会看到一个个不同目的的心:做事的心、挣钱的心、更有骗钱的心。

看着各个上市公司的年报,就好像在审视一颗颗经营之心。

无论公司最初利润如何,只要初心不正几年之后终将露出本来面目。

因为任何公司可以在一段时间骗所以人,也可以在所有时间骗一部分人,但它永远都无法在所有时间内骗所有的人。

所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始终之日,才知人心。

绝大多数股民是散户,是弱势群体。

他们资金是弱势,技术是弱势,消息是弱势,但他们的智商不弱,他们绝对不是弱智。

如果上市公司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可言,仅靠花样繁多的所谓经营模式、一个又一个的空中画饼、一波又一波的营销手段来对股民进行巧取豪夺,广大的股民绝不会与其共成长。

李宗盛之所以推出乐坛,就是因为当今的乐坛是只捧新,不挖掘。

这样的大环境下使培养不出苏芮、蔡琴、陈淑桦、辛晓琪、莫文蔚、周华健、林忆莲等众多实力唱将,只会出现大量昙花一现的歌手。

这样被推出的歌手是浮躁的,这样的制片公司是浮躁的,这样的市场也是浮躁的,更可怕的是人心就已经是浮躁的。

所以,“公司价值”必然是评判上市公司,更是评判所有公司的唯一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