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陶行知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走进陶行知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走进陶行知读后感范文(精选4篇),希望能
够帮助到大家。
走进陶行知读后感1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一生献身教育的忠实记录。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他丰富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知行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他“爱满天下”的博大胸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谆谆教诲影响着无数的后来人。
我们读陶、知陶、研陶、师陶,最关键的就是学习、传承、弘扬和践行陶行知的伟大精神。
陶行知无疑是一个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从以下这个实例就可以看出: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
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
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
”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
”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
”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
”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
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
因此我认为一个智慧的班主任首先是一个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能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多了解学生、爱学生,让学生都生活在希望之中;应该有自己的魅力;也要善于用激励的方法去激励学生,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更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班风、学风;最重要的是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下面我就这几点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班主任要有爱心、责任心和耐心
“育人先育心”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
教师要爱自己的职业,首先要有一课爱心,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学生是一个复杂的群体,他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需要教师去引导。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因此我们要用自己满腔的爱去关心、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耐心细致地去指导每个学生。
“耐心”这词说说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与学生接触越多就会越丧失耐心,每次同一个问题要说很多遍,同一件事情要叮嘱几十遍,我常常会跟学生开玩笑说:“老师就是一只喷火龙。
”这个时候学生就说:“那我们帮你扇扇风。
”真让我哭笑不得。
有时候冷静下来,也常常会反思自己,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耐心,看来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