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4、唐代: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
5、宋代: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6、元代:黄道婆 棉布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元
黄道婆
元代脚踏三锭棉纺车 元代棉织品的上衣
二、织女的劳绩---纺织业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
2、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功”) 3、汉代: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起绒锦)
生产机构不同 用途不同 管理机构不同 工艺水平不同 生产者的身份不同 价值不同
据史书记载,古罗马人 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 执政官恺撒, 身穿丝袍出 现在剧场曾轰动一时。那 时期,身穿中国丝织品衣 服,成为罗马社会上层的 风尚。
西方称中国“赛里丝” (丝国),长期以来丝绸 之路绵绵不绝。
①专门负责制造官家及皇家私用物品 2、特点: ②其经营对民间市场没有影响
③对于手工业的发展有利有弊:
3、影响:
利: 技术水平高
加重了政府的财政支出
弊: 使新的生产技术难以推广
匠户的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
“匠户”制度
1、含义:
2、管理:
唐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清代
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和民间用 品相比有哪些差异?
反映明中后期苏—州—地《区明资神本宗主实义录》萌芽的情况
(清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 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
——《永禁机匠叫歇碑》
三、攻金之工---冶炼业发展历程
1、冶铜业: (1)新石器时代: 铜器起源,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2)商周时期: 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
(3)秦朝: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4、唐代: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
5、宋代: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6、元代:黄道婆 棉布逐渐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7、明代:①棉纺织业普及
②出现雇工和劳动力市场 (资本主义萌芽)
“凋籍田业”(不靠土地),“趁织为 活”,“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机户出资,机 工出力”。
青铜防锈技术
2、冶铁业:
(1)春秋晚期产生 (2)战国时期推广:①块炼铁代推行官营:
①燃料变化: 木炭 ②供风技术: 自然通风
(4)南北朝:灌钢法
京奥颁奖礼服 青花瓷系列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称白地青花瓷, 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 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 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 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 点。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 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 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 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
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
你眼带笑意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 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一、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
1、农民家庭手工业(副业)
自给自足,
2、田庄手工业(地主官员私营) 剩余产品出售
3、国家官营手工业(垄断重要行业) -----主要满足官家和皇家的需要 “工官”和“匠户”制度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
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
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
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
你的美一缕飘散
二、织女的劳绩---纺织业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
二、织女的劳绩---纺织业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
2、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功”)
3、汉代: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起绒锦)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
流通方式
官营手工 政府直接经营、 武器军用品和官 不在市场
业
集中、大作坊 府贵族生活用品 流通
私营手工 民间私人自主
业
经营
家庭手工 农户的副业 业
民间消费的产品 在市场流 通
供自己消费和交 剩余部分 纳赋税的产品 出售
“工官”制度
1、含义: “工官”为秦汉时期管理官府手工业的官署。
——清·王应奎《柳南续笔》
南宋棉毯
棉毯出土于浙江兰溪县 一座南宋墓葬里。它是现存 最早最完整的棉毯,长2.51 米,宽1.16米,经纬条线一 致,两面拉毛均匀、细密。
二、织女的劳绩---纺织业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
2、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功”) 3、汉代: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起绒锦)
陆 上 丝 绸 之 路
海 上 丝 绸 之 路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二、织女的劳绩---纺织业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
2、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功”) 3、汉代: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起绒锦)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4、唐代: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
2、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妇功”) 3、汉代: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起绒锦)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4、唐代: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
5、宋代: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妇女使用棉纺车织布 (宋·王居正《纺车图》局部)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 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 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
唐代丝织业
私营纺织作坊兴起,官营 纺织业也有相当大的规模。 武则天时代,绫锦坊中就有 “巧儿”365人,内作使绫匠8 人,掖庭绫匠150人。唐玄宗 时期,宫中专门织锦刺绣的 女工就多达700人。
唐代花鸟纹锦
二、织女的劳绩---纺织业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