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课外阅读教案

三年级课外阅读教案

课内得法课外活用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向学生推荐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关文章,通过对这些课外阅读,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中国传统文化,达到教学延展的目的。

二、指导重点: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三、课前准备: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推荐文章引入指导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

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板贴:课内得法]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与文书38、67、68、71、75、82页的黄泡泡里分别藏着什么样的读书方法。

5、生汇报讨论所得。

[随机板贴]6、小结。

[板贴:课外活用]三、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3、小结:真高兴!同学们能运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更多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

最后让我们共勉一句:课内得法,课外活用。

好文章向大家推荐。

板书:课内得法课外活用查字典理解字词标注读书感受好词佳句要积累联系实际去理解遇疑惑善提问学后运用乐趣多《青鸟》阅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青鸟这种动物2、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法3、了解青鸟的象征意义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青鸟的象征意义。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大家都认识哪些鸟啊?(学生回答,在他们回答后追问鸟羽毛的颜色)2、小朋友介绍的鸟有这么多美丽的色彩,那么你们见过羽毛是青色的鸟吗?(学生回答。

他们可能说没见过)3、那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鸟,它的羽毛是青色的。

(可以出示青鸟的图片)二、快速阅读请同学们拿出《青鸟》这本童话书,快速地浏览一遍。

在看书的同时,注意思考这些问题:1、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讲述的是两个孩子寻找青鸟的故事。

)2、书中有那些主要的事物?(1)樵夫的孩子狄狄和芙狄。

(2)面包、糖、火、水、牛奶、猫、狗和光的灵魂。

(3)仙女与她的小女儿。

(4)思念之乡、夜宫、森林、墓地、幸福花园和未来王国。

(5)邻居贝尔兰戈太太与她的女儿。

(6)青鸟。

3、幸福是什么?到哪里才能找到幸福?(作者这样说:大多数人从生到死,始终没有享受过近在他们身边的幸福。

)(真正的幸福乃是一颗无私的心所带给人的精神享受。

)三、讨论与分享1、如果你对作者有所了解的话,与同桌分享你对作者的了解。

作者梅特林克:比利时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19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梅特林克1962年诞生于比利时的根特市。

他从小就爱好文学。

1887年,他来到巴黎就学,开始对写作发生兴趣。

1889年,他正式从事写作。

开始时,并不为人们所注意,但由于他那丰富的想象和惊人的创作能力,不久便被誉为比利时的莎士比亚。

2、分享你最喜欢的章节与全班同学分享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个章节3、讨论青鸟的象征意义(1)作品通过寻找青鸟的故事歌颂同情与友爱、探索人类幸福的真谛。

(2)青鸟的形体、色彩都是不确定的,难以具体把握。

(3)它所象征的普通的欢乐与幸福,而是与悲天悯人的博爱情怀相伴,是人在一种崇高境界的感受。

(4)这种崇高境界不是理想状态中的,它就在每个人身边。

(5)除青鸟之外,剧中各种动植物、各种思想感情以至抽象概念和社会现象都拟人化了。

四、总结作者用青鸟这样具体的事物来表示抽象的观念,他要说明,人类幸福是存在的,虽然我们总不能发现,以为离我们很远,但经过千难万险最终是可以找到的;即使会得而复失,也能再次找到。

大家要学会发现并珍惜身边细微的幸福。

《时代广场的蟋蟀》导读课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看封面让学生自己学会选书;2、通过精彩片断的阅读指导学生学会阅读;3、激发学生阅读《时代广场的蟋蟀》的兴趣,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们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听,它来了。

(播放蟋蟀的叫声)这是谁呀?我们通过《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的学习都知道蟋蟀会选择一处非常隐蔽的草丛作为自己的住宅,可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的这只蟋蟀朋友呀可大不一样,你们猜它住在哪里?这只蟋蟀曾经可是在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上住过哟,来让我们与它亲密接触一下吧。

二、看封面,学会选书1、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我们看的书,你仔细看看封面就知道是为什么了。

找到了吗?(1)国际大奖小说爱藏本,边上还有一个金色的奖章来证明呢;(2)这本书荣获1961年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银奖;(3)20世纪全球五十本最佳童书之一。

所以大家以后自己去书店选书时,就应该挑这类书,这样看了以后对你的帮助肯定很大。

2、请大家再看看封面上的画面,你猜这本书讲述的故事与谁有关?三、认识主人公1、大家亲切地和他们打个招呼吧:(1)时代广场地铁车站的一个废弃排水管中的一只老鼠--------塔克(2)时代广场地铁车站旁的一个小报摊的小主人-----------------玛利欧(3)来自康涅狄格州乡下草场的一只小蟋蟀-----------------------柴斯特(4)时代广场上的一只流浪猫、塔克老鼠最要好的朋友--------亨利2、大家再猜猜这本书讲述的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四、看目录,学会读书目录是一本书的缩影,看懂它就能读懂一本书的主要内容,看着这本书的目录,你对哪一章节最感兴趣呢?五、欣赏片断,学会阅读1、默读第八章《塔克一生的积蓄》的片断(1)分角色朗读塔克与柴斯特的对话(2)说一说你对他俩的看法(3)玛利欧的妈妈发现了这件事,会有什么后果呢?(出示下文)(4)你能帮他们出个好主意吗?2、默读第十四章《奥尔甫斯》片断(1)通过文章的描写你看柴斯特的演奏会取得了成功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请用“————”划出。

(2)课文里描写的这场演出是柴斯特的哪一场演出呢?从哪里知道的?请用“﹏﹏﹏”划出。

(3)柴斯特的演出获得了如此大的成功,有那么多喜欢它的听众,那它又为什么不继续留下来呢,而选择离开呢?要想知道真正的原因请大家自己到书中去找吧。

六、看书评下面让我们读一读,看过这本书的人们对它是怎么样的评价:1、一只蟋蟀、一只老鼠和一只猫咪之间的真挚友情足以温暖这个冰冷的世界。

-----《出版者周刊》2、任何读过这本书的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都会永远记得那只叫柴斯特的蟋蟀,记住它的嘹亮而韵味无穷的鸣叫。

------《旧金山纪事报》《父母的心》阅读课教案一、指导目的:1、通过认识阅读课外书的作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指导学生回顾总结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指导的重点:指导学生如何概括文章大意以及如何选择积累好词妙句。

三、课前准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作品《父母的心》四、指导课时:一课时五、指导过程:(一)激趣导入哪个同学看过课外书的请举手。

看来你们班同学都是爱看书的好孩子。

老师也很喜欢看课外书呢,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探讨怎样看课外书。

(二)认识看课外书的作用师:哪个同学从幼儿园开始就喜欢看书?你真厉害,还没识字就开始看书了,你真是个爱看书的孩子。

你能跟大家说说你为什么那么爱看书吗?(生回答)师:当你们看了一个精彩有趣的故事以后,通常会怎么做呢?(生谈自己的做法)师:是啊,当我们看了有趣的故事以后,都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好朋友听,和朋友一起分享,这样也起到了看书的作用。

板书:分享有趣的故事内容师:你们上小学以后,语文老师常常会布置你们看课外书,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生谈自己的想法)师:对,看课外书不仅让我们了解很多有趣的故事、科学,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你们知道怎样读书才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收获吗?(生答)师根据回答总结: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摘录下来,以后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板书:摘好词妙句看了故事以后,自己一定会有一些深刻的体会,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我们可以把这些感受写下来。

板书:写感受(三)概括读书的方法师:大家回顾一下,平时你是怎样看书的,你知道有哪些读书的方法?(精读、速读)师:当你读书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语时,你会怎么做?(问爸爸妈妈、问同学老师、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语文书18页、34页、77页的小泡泡有相关的提示,生不会回答时可以指导理解)(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阅读1、师:原来我们班同学啊,都那么会读书,现在老师向你们推荐一个很感人的故事,有一对非常贫穷的夫妻,他们有四个孩子,但是却穷得难以维持生计,有个贵夫人想用一笔钱去换他们的一个孩子,你们猜他们会答应吗?这个故事叫《父母的心》,想知道结果就自己去看吧。

请你们用速读的方法看完这个故事以后再来跟大家分享这个感人的故事。

2、生进行阅读(快速默读)3、生分享故事内容(概括内容大意)。

师对如何概括大意作适当的指导: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发生什么事?4、师:要想有更多的收获,我们还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词语和描写生动的句子摘录下来,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次阅读,你们说这次要用什么方法去读呢?那就拿起铅笔,用你喜欢的方法去细细品读吧,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你的同伴一起品味,边读边把你觉得用得好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子画出来。

5、生进行第二次阅读。

(精读)6、阅读反馈: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生动?为什么?师对说得中肯的答案给以肯定,鼓励学生如何去品词品句。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和小豆豆一起享受童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读懂书中故事,通过语言文字感知人物形象。

技能:初步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达到一定的文字积累。

情感:培养对文本的兴趣,能正确表达自己对人物的感情一、情趣引路,轻松入话。

1、请同学们欣赏一歌曲《童年》,放《童年》。

师:喜欢这首歌吗?它让你想起了什么呢?谁来说一说?(指名说。

)师:是啊童年时代总是和学校连在一起,学校里留下了我们童年的快乐和忧伤。

那么,你想象过这样一所学校吗,两棵小树长成的活的门,几辆电车就是自己的教室,更奇特的是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下午还可以去公园散步呢!(生——)师:是啊,看着同学们瞪大的眼睛,一定非常惊讶和羡慕吧!下面就让我们到这所特别的学校——“巴学园”里去和那个叫小豆豆的女孩子做个朋友,好吗?(出示书的封面)二、把握文本,畅谈感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