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
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我市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
经研究决定,从今年起,在全市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
一、开展综合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在我市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关键要建立一支思想道德境界高、社会责任感强,同我们党同心同德、真诚合作的积极分子队伍,通过他们团结和带动整个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群体。
综合评价体系是新世纪新阶段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长效机制的建立,将有效增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针对性,使
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对于完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工作体系,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综合评价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工作和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按照全面准确、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遂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通过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综合评价,建立数据库,形成科学、统一、有序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考察、评价和政治安排以及非公有制企业的信用、信誉、资质评定等提供依据。
三、综合评价工作的主体、对象及内容
(一)评价主体
人大、政协、纪委、统战部、工商联、总工会、经信委、人社局、安全生产监督局、公安局、计生委、法院、地税局、国税局、工商局、环保局、人民银行等部门为综合评价的主评单位。
(二)评价对象
1、作了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安排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
2、作了各级工商联常委以上安排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
3、获得省、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
4、获得国家、省、市劳动模范或类似荣誉称号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
(三)评价内容
1、思想政治素质。
主要反映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状况和现实表现,涉及政治态度、参政议政能力、企业文化建设及支持所在企业党、团、工会组织建设和发挥作用情况。
2、履行社会责任。
主要通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依法经营、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情况,反映其社会责任意识,包括对待员工的态度、参与光彩事业、捐资助学、赈灾、扶贫等公益事业以及参与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保护情况。
3、企业发展与经营管理状况。
主要通过企业的年检、纳税、信用、资产状况和行业地位以及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能力等情况反映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水平、遵章守法和企业发展潜力等情况。
4、个人修养及公众形象。
主要包括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个人操守及在业内和社会上的口碑。
四、评价工作的主要程序
(一)建立健全组织
在市委领导下,成立遂宁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
办公室设在市委统战部,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蒋世兴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区县要相应成立区县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领导小组。
(二)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按照属地原则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进行评价(船山负责市城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采用区县分别采集、录入、评价,最后将综合评价信息上报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方法进行。
(三)具体步骤
1、安装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系统软件。
2、确定范围。
区县统战部商有关方面研究确定评价对象,并通知、指导评价对象填写《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信息登记表》、《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简况表》、《简历》(在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软件内打印),填写完毕后报统战部。
3.部门评价。
统战部将收集的相关信息按填表说明录入软件,并按要求打印后分送评价部门进行评价,各评价单位对评价对象的相关信息进行审核,并按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综合评价体系表》(软件内有评价指标)作出客观评价。
个别指标也可由评价单位核实或提供情况,牵头单位据此作出评价。
同一指标由两个以上单位评价的,评价结果取低等级。
4.综合评价。
召开综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综合评价各部门评价意见,确定综合评价结果。
5、录入建档。
将最终评价结果录入信息库,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建立正规的个人综合档案,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库的录入、管理。
6、上报结果。
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最终评价结果以软件的形式上报市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五、评价工作的时间安排
这次综合评价2012年月底结束。
各相关单位要按照要求,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六、评价工作的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综合评价工作的领导。
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综合评价长效机制的建立,对于完善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工作体系,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共同推动本次综合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夯实基础,建好管好综合评价信息库。
通过开展综合评价工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建立正规的个人综合档案,统战部门要指定专人负责信息库的管理和维护。
信息库的内容原则上每年更新,对已掌握的动态情况随时进行补充修正,确保评价信息的准确性。
要加强保密意识教育和保密管理工作,对评价对象的信息注意保守秘密,做到专人专管。
(三)注重实效,确保综合评价工作成果的应用。
要把综合评价结果作为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政治安排的前置程序。
今后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在各级人大、政协、工商联等组织作政治性安排以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劳动模范等评优表彰活动,初选应经过综合评价。
要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有针对性地做好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
同时,可把综合评价的结果作为银行、工商、劳动、税务、环保等部门对企业进行资质评定、年检以及各种评审的重要参考,做到信息共享
(四)提供保障,确保综合评价工作的圆满完成。
开展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综合评价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面广,对象特殊,程序复杂,社会敏感,要求严格。
综合评价工作所需资金,财政部门要提供专项经费给予保障。
综合评价领导小组各有关单位及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负责、精心组织,确保本次综合评价工作的圆满完成。
2012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