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标准要求ppt
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要求
• (7)人流、物流分开,有明显标记。人、物分别在规定 通道出入 ,不得穿行。 • (8)同一操作间内或相邻操作间的操作安排要合理,避 免交叉污染。 • (9)生产中的废弃物装在密闭容器内,每天及时清理到 规定的废弃物堆放处,并立即清洗干净容器,车辆、工 具并消毒。 • (10)生产区内应设置洁具清洗间,清洁工具齐全,洗 涤、消毒措施完备。清洗间通风良好,清洁;清洁卫生 完成后,应及时清洗及消毒清洁工具,并于清洗间内整 齐放置。 • (11)物料定置码放整齐,标志明显;操作台、地面无 洒落物,无污物。 • (12)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
GMP卫生管理
刘文政
卫生管理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卫生的基本概念 卫生管理 环境卫生 工艺卫生 人员卫生
第一节 卫生的基本概念
• 药品是用来预防、治疗疾病和恢复、调节机体功能的一种 特殊商品。药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 生命安全。 • 药品的卫生状况对于患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例如:注射 用药品,是通过人体皮肤进入肌肉和静脉血管,如果药品 中存在未杀灭的细菌毒素等,则可以随药物进入患者体内, 导致病情的复杂或者引起新的感染和毒害作用,甚至导致 死亡。如眼用制剂,由于作用于眼粘膜,这类药物污染了 细菌(金葡菌、绿脓杆菌等)可以造成感染甚至可能造成 失明。所以在制药生产的全过程必须采取各种措施,严格 控制各种可能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措施 之一,就是采取必要的卫生措施,以防药品受微生物的污 染及其他杂质的污染。在制药工业的历史上,由于不注意 加强卫生管理而发生污染药品的事故是不胜枚举的。
2、仓储区环境卫生要求
• (1)仓储区周围环境整洁,无粉尘、有害气体、垃圾及污 水等严重污染源;地面平坦、整洁、无积水,沟渠畅通,地 势干燥。 • (2)库房内表面光洁、平整、无积尘、无霉斑、无渗漏、 无不清洁死角,做到窗明壁净。 • (3)库房内地面光滑、无缝隙、清洁干净、无积水、无杂 物。 • (4)库房内门窗结构严密,设置能有效地防止昆虫、鸟类、 鼠类等动物进入的设施。如房门口设置防昆虫的灯,库房的 通风窗上安装纱网,设置防鼠器具,防蚊蝇的风幕、风帘等。 • (5)仓储区应划分办公区及库房。办公区整齐、清洁,库 房实行定置管理、仓库内所有物品包括:物资、运输工具、 衡器等,均按定置要求,定位、定量码放整齐。库内所有物 品应清洁,无积尘、无油污。
二、厂房环境卫生
• 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要求
• 2、仓储区环境卫生要求
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要求
• (1)厂房内表面窗明壁净见本色、无霉斑、无渗 漏、无不清洁死角,灯与管线无积尘。 • (2)地面光滑,平整、清洁、无积水、无杂物; 地漏干净无积垢。 • (3)厂房严密,设置有防止昆虫和其他动物进入 的措施;生产区内无动物及昆虫。(五防:防尘、 防蚊、防蝇、防虫、防鼠)。 • (4)物料、中间产品定置放置,码放整齐,有遮 盖防尘措施,明显状态标志。 • (5)一切非生产物品及个人物品不得带入和存放 于生产区。不得在生产区内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 (6)楼道、走廊、电梯间清洁和畅通,不得堆放 任何东西。
4、废弃物及垃圾处理
• (1)废弃物及垃圾必须放在密闭的容器或 袋内,及时送到规定的堆放地点。 • (2)厂区邻近的废弃物、垃圾站必须与厂 区之间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和消毒措施, 专人定时、及时清洁,并处理干净容器及 消毒。
5、厂区内施工 • 厂区内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 措施,将施工现场与厂区周围环境 隔离。应有明显的施工标志,不得 对厂区环境、物料运输和药品的生 产产生污染。
一、卫生管理
• 2、卫生管理标准包括:环境卫生、工艺卫生及人 员卫生等。 • 3、一般生产区、洁净区(按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 分别制定)、储存区、取样间、休息室、更衣室、 实验室等均应制定相应的卫生管理规程。 • 4、各项卫生管理规程一经颁布执行,即为卫生管 理的基准性文件,是制定清洁操作规程的依据和 准则,是各部门实施卫生管理,实施卫生监督控 制的依据和准则。 • 5、各项卫生措施、其核心是防止污染及交叉污染。
(一)生产卫生监督的目的和意义
• 根据《GMP》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应有防止污染的 卫生措施,制定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 责。药品生产应按照产品品种,生产步骤的要求 在各种不同的卫生区域内进行。在生产过程中的 各个环节仅划分卫生区域级别是不够的,生产过 程中污染的各种因素依然存在,因此严格制定卫 生管理标准及制度,对厂房、设备、生产介质、 工艺、人员等方面实行卫生监督是十分重要的。 卫生监测的任何一个结果,都能对生产过程起到 指导作用,对药品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卫生培训
• 1、卫生管理规程、卫生操作规程批准颁发 后,执行之前,必须对有关员工进行培训, 考核合格后上岗。 • 2、定期对洁净室(区)内的工作人员包括 维修、辅助人员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学基础 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
第三节 环境卫生
• 药品生产环境是指与药品生产相关的空气、 水源、地面、生产车间、设备、空气处理 系统、生产介质和人等几方面的卫生。 《GMP》规定:药品生产企业有整洁的生 产环境、厂区的地面、路面及运输等不应 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 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不得相互 妨碍。环境卫生包括厂区环境卫生、厂房 环境卫生和仓储区环境卫生等。
三、卫生标准的监控
• 1、生产过程中卫生措施的实施和结果,由 质量管理部门的质管员按照卫生监控标准 进行监控,分别采用各个相应的清洁评价 标准去监控检查。 • 2、清洁状态标记要严格按照“卫生状态标 记管理规程”进行。每次生产前应由质量 管理部门授权人确认各项卫生要求已达到, 生产准备工作已符合要求发给“准予生产” 的合格证,才可开工生产。 • 3、对有特殊要求的清洁过程应采用验证的 方法进行监控。
2、厂区环境的,路面及运 输等不应对药品生产造成污染”。因此要 求药品生产区有比较高的绿化区,绿化面 积应达到50%—70%。绿化区内不应种植 观赏花木,高大乔木及产生花粉、绒毛、 花絮等对空气有影响的树种。
3、厂区物品的存放:
• 厂区内的车辆及其他产品必须放在 定置图规定的区域内;定置、定量、 按要求放置。
第三节 环境卫生
• 一、厂区环境 • 二、厂房环境卫生 • 三、仓储区环境卫生
一、厂区环境
• 1、厂址与环境的要求 • 2、厂区环境的绿化 3、厂区物品的存放 • 4、废弃物及垃圾处理 • 5、厂区内施工
1、厂址与环境的要求
• 《GMP》规定药品生产企业所处环境的空气、场 地、水质应符合生产要求。生产厂房及周围应无 污染源。废料及垃圾转运站应运离生产区”。也 就是说:药厂的厂址选择要注意到周围环境卫生 条件,如空气、土壤和水源有无污染,有无生活 垃圾堆和污物站,特别要注意到有无化工、生产 厂区和居民生活密集区。大气污染情况对药品生 产的环境卫生影响很大。生产环境的空气尘粒, 浓度越低,对空气的净化处理越有利。根据有关 资料统计表明:农村空气污染程度较低于城市, 更低于城市工业区,所以药厂厂址最好选择在远 离城市的非工业区,郊外或农村为好。
(二)卫生监督的管理范围
• 生产卫生监督应包括微生物检测以及可能 影响生产工艺的各种因素的监测(1)厂房 的布局和人流、物流;(2)物料和人员的 缓冲;(3)人员的卫生规程;(4)厂房 和设备的清洁规程。
二、生产卫生检测结果的评价
• 生产卫生检测结果是药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重要 数据之一,它直接反映了药品生产环境的卫生状 况,是药品批生产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卫 生的检测对于药品是很重要的,是药品质量的重 要依据。 • 生产卫生检测结果是:一方面对无菌生产过程起 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根据在生产过程中每一个环 节的检测结果可以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及 时进行处理,保证药品的质量。卫生在GMP中是 指:环境卫生、工艺卫生和人员卫生。
卫生相关概念
• 环境卫生指:生产区、生产厂房及其周围 的卫生要求。 • 工艺卫生指:对所有使用的物料、生产过 程及设备等的卫生要求。 • 人员卫生指:对生产现场人员卫生的要求。
第二节 卫生管理
• • • • 一、卫生管理: 二、卫生标准的实施。 三、卫生标准的监控 四、卫生培训
一、卫生管理:
• 1、公司根据GMP的要求,建立生产区域、环境、设备、个人的清洁 卫生规程。 • 举例:设备清洁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 (一)清洁工作范围、内容; • (二)具体而完整的清洁方法、程序; • (三)清洁用设备或工具,清消剂名称及配制方法; • (四)去除前一批次标识的方法; • (五)保护已清洁设备在使用前免受污染的方法; • (六)已清洁设备最长的保存时间; • (七)使用前检查设备清洁状况的方法; • (八)清洁工作频次; • (九)清洁卫生检查及评价。
二、生产过程卫生要求
• (1)各车间、工序、岗位、容器、工具、地漏、更衣室、缓冲 室、设备等均应按规定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清洁 操作规程,主要内容有:清洁的范围、清洁工具、方法,程序、 间隔时间、清洁剂名称、浓度、配制方法;清洁工具的清洁方法、 存放。 • (2)各车间、工序、岗位均应制定定置图,实行定置管理,保 持在生产过程有良好的生产秩序。 • (3)生产中使用的各种器具、容器应清洁,表面不得有异物、 遗留物。容器具等使用后应立即按清洁规程清洗干净,必要时进 行消毒,不得有遗留及清洁剂。 • (4)生产工作间、流水线、设备、容器等均应有卫生状态标志。 • (5)每批生产结束时,应按规定进行清场。
二、卫生标准的实施
• 1、清洁操作规程的建立,为确保卫生管理规程的 实施。生产部门组织各有关部门制定各个相应的 清洁操作规程(或程序)如厂房、设施、设备、 工具、清洁工具等的清洁操作规程。 • 2、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人、机、料、法、环每一 个细节均应有相应的卫生规程。 • 3、应规定生产区不得存放非生产物品和个人杂物, 生产中废弃物应及时处理。 • 4、生产前和生产进行中必须保持同样的符合标准 的卫生状态。生产结束时应马上挂上黄色“未清 洁”或“待清洁”的状态牌。 • 5、下达生产指令的同时,必须同时下达有关的清 洁指令。 • 6、设备的清洗要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