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三章 公共选择学派 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PPT课件

第十三章 公共选择学派 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PPT课件


对国家干预主义的强调,实际上蕴含了一个 不真实的假定前提,即政府能够代表社会,并能 够按照社会的利益去纠正市场所带来的问题,同 时政府纠正市场的干预活动和措施却不会造成新 的恶果。
政府是否真正能够代表社会的利益呢?为了 说明这一假定前提所包含的虚假性,就必须像在 微观经济学中分析消费者行为和厂商行为那样实 证地分析政府的行为,而这种努力的结果便导致 了公共选择学派的产生。
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有国家理 论、投票规则、投票人行为、政党的政治学、官 僚主义等西方民主政 体实际上是如何运行(是不应当如何运行)以及 与个人选择(通过货币在商品劳务市场上进行) 不同的公共选择(通过政治选票在政治市场上进 行)是怎样做出的,其后果又如何等问题。
其他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安东尼·唐 斯、威廉·尼斯坎南、约翰·罗尔斯、曼克·奥尔森、 查尔斯·蒂鲍特和丹尼斯·缪勒等人。
作为公共选择理论和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方法 的奠基人布坎南,其主要著作有:
《一致同意的计算:宪法民主的逻辑基础》 (1962年,与戈登·塔洛克合著),
《成本和选择》(1969年),
(一)公共选择学派理论和思想的渊

从公共选择学派的思想本质上来说,古典经济 学应该是其最根本的来源。
但是,如果没有20世纪30年代以后推崇国家干 预主义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出现和盛行,人 们也许就不会具有足够的动力和新的视角去重 新评价以经济自由主义为特征的古典经济学的 理论体系,也不会重新估价市场的真正含义和 作用,因而也不会出现公共选择学派。
布坎南等人主张恢复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主张回到古典 经济学派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制度和规则对经济的影响, 把政治因素作为对经济发生重要影响的条件和要素加以 考虑,同时,又试图以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政治制 度和规则问题。他们的研究实际上涉及到了广义的政治 经济学(包括法律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他们取得了 大量的成果,推动了新的政治经济学的形成。该中心招 收研究生的计划也大获成功。公共选择理论也由此开始 形成。
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和思想渊源
1.威克赛尔的财政理论。 威克赛尔在其《财政理论研究》(1896年)中在解
释公共财政问题时提出的公共选择方法和立宪观点, 奠定了现代公共选择理论方法论的三个要素:方法 论上的个人主义、个人的理性行为、政治是一个复 杂的交易过程。 威克赛尔还提出了判断规则的功能的标准是全体一 致同意的原则。这构成了宪制经济学的基础。 此外,威克赛尔提出的政策的配置效率和公平分配 问题,也贯穿于整个公共选择理论,并将其区分为 实证理论和规范理论两类。 布坎南认为,公共选择学派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在 反思和推敲威克赛尔的理论观点基础上实现的。
2.林达尔的公共物品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Erik Lindahl)在1919 年发表的《公平的赋税》一文中对公共物 品的交易和消费进行了分析。这也为后来 的公共选择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3.意大利的公共财政学派。
这主要是意大利公共财政学派庞塔雷奥尼 (Pantaleoni)、德.维蒂(De Viti)、德·马尔科(De Marco)、萨克斯(Sax)等经济学家所提出的两种国家 模型和边际价值分析的方法,为现代公共选择理论所接 受。
《自由的限度:在无政府主义状态和极权主义国 家之间》(1975年),
《民主政治的赤字财政:凯恩斯爵士的政治遗产》 (1977年,与R·E·瓦格纳合著),
《政治活动的经济学》(1978年),
《自由、市场与国家——1980年代的政治经济学》 (1986年)。
二、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 的研究方法
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丹尼斯· 缪勒(Dennis C·Mueller)给公共选择理论下了一个较为公认的 定义:
“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 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公共选择的主题与政治科学的主题是一样的:国 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学, 官员政治等等。公共选择的方法仍然是经济学的 方法。像经济学一样,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 假设是,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 大化的人。”
1962年布坎南和塔洛克合作发表了《一致同意的计算: 宪法民主的逻辑基础》一书,为现代公共选择学派奠定 了理论基础。
托马斯·杰斐逊中心的经济学家曾经一度被迫离 开弗吉尼亚大学而分处各地。20世纪60年代末, 他们又重返弗吉尼亚,于1969年在弗吉尼亚理工 学院建立了“公共选择研究中心”,并出版《公 共选择》杂志,促进了公共选择学派的迅速发展 与传播。
20世纪80年代,在公共选择理论的影 响日趋扩大
1982年“公共选择研究中心”转移到了弗吉尼亚 州的乔治·梅森大学。其追随者和研究者也越来 越多。
1986年,布坎南由于其在公共选择理论方面的贡 献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极大地鼓舞了公共 选择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也进一步推动了该理论 的扩展和影响。许多经济学教科书在分析财政政 策、市场失灵、政府失灵时,都应用了公共选择 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在许多大学里,还出现了公 共选择理论的专业及课程。
说到底,传统的经济学与政治学是分离的。这导致 了一系列相关问题的产生。但是,在现实中却没有 人去研究它,也不能把经济学与政治相结合起来。
第二,理论上受到新福利经济学的启发和刺激: 在这方面,公共选择学派主要是受到了新福利经 济学的影响。
20世纪30 年代以后的新福利经济学从两个角度 刺激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出现。一是社会福利函数 理论提到的社会偏好的加总问题;二是20世纪 40和50年代的有关经济学著作对公共物品和外部 性情况下资源最优配置条件问题的探讨,以及其 他资源非市场配置问题的讨论,刺激了公共选择 理论对相关问题的关注。
7.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和麦迪逊等 人的联邦主义观点和宪法观点。
这也影响到公共选择学派的宪制经济理论。 政治过程中的联邦体制与经济中的市场体
制非常类似,都是以分权为基础,以产权 (宪法)的实施为条件,以自愿交换(或 协议)为特征的个人或组织相互合作相互 竞争的体制。这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
8.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弗兰 克·奈特(FRANK KNIGHT)的经 济自由主义学说。
其一是垄断专制国家的模型,其前提是各个统治集团都 是自私的,被统治集团只能被动接受或者抵制统治集团 的决策。所以,统治集团会选择一种被统治集团抵制程 度最小的财政结构。
其二是民主的或者合作的国家模型。其公共决策的基本 单位是个人,每个人既是决策参与者,又是决策后果的 承受者。这后一种模型尤其为公共选择理论所接受。
第十三章 公共选择学派
相关的理论称呼
“公共选择理论”(the public choice theory) 也叫“公共选择”(the public choice),“集 体选择”(the collective choice),“公共选 择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public choice), “新政治经济学”(the new political economy),“政治的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politics),或“政治的经济理论” (the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s)等。
1. 个人主义方法论 2. “经济人”理性原则 3.把政治活动作为经济交换过程看待
公共选择学派基本上假定公共选择中的个人行为 就像他们在市场上一样,具有“经济人”的理性 原则,即追求他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并且按照 “经济人”的行为来分析政治家们的类似行为。
公共选择学派的基本特征是:强调个人自由,鼓 吹市场机制,推崇古典学派的经济思想,坚持自 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
公共选择学派把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拓展到以往被 经济学家视为外部因素而传统上由政治学研究的 领域;把人类的经济行为和政治行为作为统一的 研究对象,从实证经济分析的角度出发,以“经 济人”为基本假定和前提,运用微观经济学的成 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政府这架生产公共产品 的“机器”是如何组织和构成的,并分析其行为 动机和行为方式等;分析国防、法律、税制以及 社会福利等公共产品是怎样生产和分配的。
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大致的原 因
第一,西方经济理论方面对公共选择理论的缺乏和 需要:
凯恩斯主义理论只讲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但 是缺乏真正谈到国家与政府行为的理论。
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也只是把政府作为既定条 件来对待。
已有的公共财政理论缺乏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没 有说明这种公共决策是如何最终决定的,是怎样决 定的,有何利弊。
布坎南曾经明确地说到斯密的古典学说是现代公 共选择理论,尤其是宪制经济学的思想渊源。
6. 19世纪欧洲流行的霍布斯和洛克等 思想家的政治学说,
19世纪欧洲流行的霍布斯(T·Hobbes) 和洛克(J·Locke)等人的政治学说,尤 其是社会契约论。
这也是公共选择学派的重要思想来源之 一,构成了公共选择理论中国家学说的 潜在基础。
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具有真正 的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特征。古典政治经济学不仅 强调个人利己主义、自由放任、也强调发挥市场 机制的作用,注意分析政治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不同制度环境下的经济行为。特别是,斯密分析 了制度和市场规则的重要性,说明了国家应有的 作用。其实,这些与公共选择理论是完全一致的。
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委员会与选举理论》, 开创了对政治问题的公共选择研究方法。 不过,真正推动公共选择学派形成与发展的却是 美国经济学家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Buchanan)与戈登·塔洛克(Gordon. Tullock)。
20世纪60年代是公共选择学派逐渐形成的 时期。
该时期内,布坎南与其他人一起在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成 立了托马斯·杰斐逊中心。
一、公共选择学派的形成及其主要代表人 物
(一)公共选择学派产生的背景
自从英国剑桥学派经济学家阿瑟·庇古 建立了福利经济学、凯恩斯建立了宏观 经济学之后,市场完美无缺的信念在经 济大萧条背景下开始动摇、崩溃。在经 济学界出现了一场揭露市场自发力量局 限性的运动,强调自发的市场调节机制 必然会导致经济的外部性和较低的经济 效果、收入分配不均等和社会就业的不 充分等问题。对此,人们要求政府干预 经济,以弥补市场所造成的缺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