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2020年6月30日星期二
8
❖ 当时他已经完成了《国民经济学原理》的写作。他把该书提 交给维也纳大学,先是成为一名没有报酬的讲师。后来于 1873年被任命为“杰出”教授。因此门格尔辞去了他的公务 员职务。
❖ 但是1876年,机缘巧合门格尔被聘任为奥地利皇储鲁道夫大 公的家庭教师(但是门格尔没有使用自己的书,而是用《国 富论》作为教材)。门格尔的教学获得奥地利皇帝的赏识, 1879年被任命为维也纳大学法律和政治经济学教授。很多人 预期他将担任首相,但是1889年皇储自杀了。所以门格尔只 能留在维也纳大学(不过他的课酬特别高,年收入相当于现 在的50万美元)。
❖按照哈耶克(Friedrich A. von Hayek)的观点,奥地 利学派早已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但时至今日,却仍 然有一批经济学家将自己当作独立门户的奥地利学派 传人【新奥地利学派大多集中在美国三所大学: Auburn University,George Mason University,New York University】,这又是为何呢?
复旦大学2009年秋本科选修课程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方 钦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
联系方式:errantking@
第四讲 边际学派(三):门格尔与古典奥地利学派
1
什么是奥地利学派?
2
奠基者门格尔
3
维塞尔与庞巴维克
2020年6月30日星期二
2
一、什么是奥地利学派?
2020年6月30日星期二
4
❖ 的“迂回性”)。
❖ 但是自20世纪伊始,马克卢普所宣称的奥地利学派特有 的共同信念就已经逐步地被吸收到主流经济学理论中去 了。
❖ 所以马克卢普加上了两条“极易引起争议”的原则:7) 消费者主权(Consumer Sovereignity);8)政治个人主 义(没有经济自由就没有政治自由)。
❖ 3)边际主义(强调决策者所面临的数量的预期“变 化”的重要性);
❖ 4)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对需求和市场价格的影 响;
❖ 5)机会成本(承认影响决策的成本是指,为某一目 的而使用生产要素时所放弃的最为重要的选择机会, 而不是指已被放弃去选择其他目的之机会);
❖ 6)消费和生产的时间结构(表明时间偏好和生产率
2020年6月30日星期二
5
❖ *但这就是“奥地利学派”的定义吗?
❖ 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是从方法论原则上界定自身的, 但是依据一些学者看来,奥地利学派的独特之处远不 只是方法论而已;并且,即便加上科兹纳的补充,新 的两项原则也早已成为行为经济学、实验经济学以及 博弈论制度分析等经济学前沿领域的研究主题,不再 是奥地利学派的专利。
❖ 1903年门格尔退休,潜心进行《国民经济学原理》的第二版 写作,但是至死也没有完成。这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和历史学 派毫无意义的方法论之争耗费了大量精力,另一方面则是由 于他晚年涉猎过于广泛,要求过高。
❖ 在门格尔去世前,他的影响已经显现,他有一批杰出的学生
2020年6月30日星期二
9
❖ (非直系弟子);同时他还在19世纪80年代末参加了奥 地利财政部的“货币调查委员会”,并取得领导性地位 ,解决奥地利的通货问题。他的后继者在政界的地位, 使得门格尔的财政政策影响了一战前的奥地利当局。
2020年6月30日星期二
6
❖ (三)奥地利学派简要谱系
2020年6月30日星期二
7
二、奠基者门格尔
❖ (一)卡尔·门格尔( Carl Menger, 18401921),生于奥地利新桑德兹。
❖ “在某种程度上,每一个奥地利学派经济学 家都将自己视为门格尔的学生”。
❖ 门格尔生于一个古老但是地位并不高的奥地 利家族(他在小时候放弃了贵族头衔),1859-1860年他 在维也纳大学攻读法律和政治学。后来他在克拉科夫大 学获得博士学位。毕业后就一直在维也纳首相办公厅的 报社(《维也纳报》)做记者,进行市场调查,他对于 经济理论的认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几年以后( 1871)他进入奥地利国务院办公厅的新闻部工作。但是
❖ 但是门格尔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他没有完成最重要的著 作,他的最杰出的弟子先于他去世,他去世时维也纳被 社会主义者接管。
❖ (二)《国民经济学原理》(1871年)
❖ 维克塞尔:“他将因这本著作而流芳百世,因为人们可 以很有把握地说自从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出版以来,还没有其他书像门格尔的《原理》那样对 经济学的发展产生过如此重大的影响,甚至连杰文斯的 那本出众的(更确切地说是语句如格言般隽永的)以及 瓦尔拉斯命运不佳、令人费解的著作也不例外。”
2020年6月30日星期二
10
❖ 1、《国民经济学原理》主旨:
❖ “理论经济学是不ຫໍສະໝຸດ 研究经济行为的实际建议的;理 论经济学所应研究的,只是人类为满足其欲望而展开 预筹活动的条件”。(页4)
❖ 经济学研究所强调的,是“财货与人类欲望满足之间 的因果关系”。(页8)
❖ 从个人的主观欲望出发,研究外在世界客观物与个人 欲望满足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此为前提门格尔建立起 了他独特的经济学体系:依据个人的欲望来定义“财 货”(good)的性质,再由此定义主观价值(效用) ,从而来对消费品与生产要素领域进行界定,进而确 定交换、价格、商品与货币起源,最终建立起以个人 为中心、内在统一的经济体。
❖ (二)科兹纳(Israel Kirzner)的补充
❖ 科兹纳在为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编写“奥地利经济 学派”词条时,在马克卢普的六项原则基础上补充了两 条:
❖ (7) 市场(和竞争)是学习和发现过程;
❖ (8) 个人决策是在不稳定环境中的一种选择行为(此处认 定有关选择机会也是决策的一部分)。
❖在边际革命的三股潮流之中,门格尔以及由他 所创立的奥地利学派也许是最特殊的流派。
❖就影响而言,19世纪末期门格尔及其弟子的影 响无疑远远超过了杰文斯和瓦尔拉斯。正是他 们让世界逐渐接受“边际”的思想;
❖就方法而言,他们又是最特殊的,他们拒不接 受功利主义哲学,拒不承认数学方法;
❖就时间上而言,他们也许是经济思想史上最为 历史悠久的学派;
❖然而,究竟什么是奥地利学派?
2020年6月30日星期二
3
❖(一)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 1982)的标准解释 ❖奥地利学派六大原则(Fritz Machlup): ❖ 1)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 ❖ 2)方法论上的主观主义(承认只有参考有关个人的
知识、信念、知觉和期望,才能理解他们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