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布袋除尘器安装方案

布袋除尘器安装方案

重大施工技术方案1.1.1框架结构施工拟采用“组合法”安装工艺。

将框架设备的零部件在施工现场(近路侧)组合现场,预先组合成片状吊装就位。

1.1.1.1 框架组对前的准备工作a. 根据图纸和设备清单检查数量是否齐全,外观无裂纹、重皮、严重锈蚀、厂家焊缝缺陷,并进行编号。

b. 搭设组对平台,组对平台平整度≤3/1000,平台大小满足最大组对框架的施工要求。

1.1.1.2立柱对接a. 将对接的立柱放置在组对平台上,对各段进行检查,核对其长度、托架等尺寸是否符合设计。

b. 调整接口位置、检查立柱各部尺寸,总长度应比设计长•5mm 作为焊接收缩余量,各项尺寸符合要求后点焊固定。

对接质量要求如下:柱中心线允许编差≤1.5mm;横梁标高允许偏差为±5mm。

c. 复查立柱各部尺寸有无变化,然后进行正式焊接。

为避免受热变形应采取双人对焊。

1.1.1.3框架组合a. 调整立柱相对位置使每根立柱彼此平行,同时各立柱基准点标高线应处在同一直线上(用拉对角线方法校正)。

柱间距应比图纸尺寸大5mm(取上、中、下三点测量)。

b. 在各项校正结束后可将横梁与立柱点焊固定,复查无误后进行正式焊接。

1.1.1.4框架组合件的质量要求如下:立柱弯曲度≤10mm 立柱扭曲度≤10mm1.1.1.5框架组合件允许偏差见下表框架组合件允许偏差单位:mm┏━━┯━━━━━━━━━━━━┯━━━━━━━━━━━━━━┓┃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 1 │各立柱间距离│间距的1/1000最大不大于10┃┠──┼────────────┼──────────────┨┃ 2 │各立柱间的平行度│长度的1/1000最大不大于10┃┠──┼────────────┼──────────────┨┃ 3 │横梁标高│±5 ┃┠──┼────────────┼──────────────┨┃ 4 │横梁间平行度│长度的1/1000最大不大于 5┃┠──┼────────────┼──────────────┨┃ 5 │组合件相应对角线│长度的1.5/1000最大不大于15┃┠──┼────────────┼──────────────┨┃ 6 │横梁与立柱中心线相对错位│± 5 ┃┠──┼────────────┼─────1.1.2灰斗施工灰斗在预制场组装成片,在能满足运输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大的组对,运至施工现场后在组对现场组装成形后,用塔机吊装就位。

灰斗的组对、安装及焊接满足设计和相应规范的质量要求。

1.1.3壳体施工壳体在预制场组装成片,在能满足运输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大的组对,运至施工现场后,用塔机吊装就位,进行安装。

壳体安装采用先四周、后内部、再上部的安装顺序。

壳体的安装及焊接满足设计和相应规范的质量要求。

1.1.4梯子平台安装梯子、平台应由下而上逐级安装,栏杆的立柱应垂直,•间距应均匀,转弯附近应有一根立柱。

在平台安装中,同侧各层平台的相应栏杆应尽量在同一直线上,接头处应光滑,钢平台爬梯、护栏临时点固定后应立即进行焊接,不准过夜以免漏焊。

不应随意割短或接长梯子,或改变梯子的斜度,或改变上、•下踏板的高度,或联接平台的间距。

1.1.5花板安装花板为厂家制作设备,运至施工现场,待设备检验合格后直接吊装就位(如平面度不合格,则应进行机械调整直至合格,不允许加热调整)花板安装完毕,用水准仪找平,找平检测点距离不大于1米,水平偏差度不大于2/1000,但整体水平偏差不大于20。

安装完毕后整体花板焊缝全部检验,不得有漏气现象。

1.1.6袋笼、滤袋安装袋笼、滤袋安装前应作以下检查:1.1.6.1对袋笼进行20%的抽样检查。

1.1.6.2袋笼所有的焊点应焊接牢固,不允许有脱焊、虚焊和漏焊现像。

1.1.6.3袋笼与滤袋接触的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允许有焊疤、凸凹不平和毛刺等缺陷。

袋笼的耐高温防腐涂层应完整、无损。

1.1.6.4滤袋安装前,所有焊接作业必须结束。

净气室内严禁吸烟。

袋笼在安装前检查包装箱有无损坏,塔吊将袋笼吊上除尘器顶,人工将袋笼从包装箱中抽出,由净气室检修门运进净气室。

穿滤袋之前,将花板孔周围以及其它可能与滤袋接触的部件进行打磨,清除毛刺尖角。

净气室内所有杂物清理干净。

施工人员随身不能携带任何零碎物品,以防掉入滤袋。

滤袋安装后,不垂直度应小于0.005滤袋长,最大小于25㎜。

1.2焊接要求1.2.1焊接材料1)焊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钢焊条》GB/T5117.《低碳合金钢焊条》GB/T5118。

2)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溶化焊用焊丝》GB/T14957.《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GB/8110的规定。

3)焊条.焊丝.焊剂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

4)焊条焊剂在使用前,必须按产品说明书及有关工艺文件的规定进行烘干。

1.2.2焊件坡口形式1.2.2.1坡口形式:要考虑在施焊和坡口加工可能的条件下,尽量减小焊接变形,节省焊材,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

一般主要根据板厚选择坡口形式1)不同厚度及宽度的材料对接时,其允许厚度差值﹙t1-t2﹚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当超过表中规定是应将焊缝焊成坡状,其坡度最大值为1:5或将较厚板的一面或两面及管材的内壁或外壁在焊前加工成斜坡,其坡度最大允许值应为1:2.5。

2)不同宽度的板材对接时,应根据工厂及工地条件采用热切割.机械加工或砂轮打磨的方法使之平缓过渡,其连接处最大允许颇得值应为1:2.51.2.3作业条件1)焊接作业区风速当手工电弧焊超过8m/s,气体保护电弧焊超过2m/s时,应设防风棚或采取其他防风措施。

车间内焊接作业区有穿堂风时,也应按以上规定设防风装置。

2)焊接作业区的相对湿度不得大于90%。

3)当焊件表面潮湿或有冰雪覆盖时,应采取加热去湿除潮措施。

4)焊条在使用前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和烘培温度进行烘培。

1.2.4焊缝质量除尘器结构件主要采用手工电弧焊.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重要焊缝应达到二级焊缝质量标准,其它焊缝应达到三级焊缝质量标准。

1.2.5焊缝收缩工艺人员应考虑由于焊接引起的少的补偿要求,由于焊缝收缩的准确值难以准确确定,工艺人员应根据工件厚度、焊接规范、环境温度等因素确定具体的补偿值。

1.3电气、热控部分安装1.3.1盘柜安装:在主控制室及电子设备间达到热工仪表盘柜安装条件后,热控人员方可向主控及电子设备间搬运仪表盘柜并进行安装。

仪表盘柜的固定,在盘柜基础上钻孔,栽丝,用螺栓固定或使用卡子固定,禁止使用其他方法固定。

每块盘内四点固定,相邻盘柜间安装不少于8点固定。

使用单头螺栓。

仪表盘与基础之间采用减震胶垫,每块盘内应有不小于1×20㎜2的接地线,保证外壳有可靠的接地。

盘柜安装后,不垂直度小于1.0%,相邻盘柜不平度小于0.5%。

1.3.2每一压力、差压和液位(容器外)仪表应提供仪表隔离、平衡和排污方法。

压力和差压变送器、开关等应成套组装设在柜内。

应有一个排污、疏水母管,用来排除液体。

1.3.3从主设备接头到仪表的取样管应是连续倾斜的没有高点。

在仪表通过易位或其他措施仍不能满足本要求的地方,应提供高点排放口。

1.3.4取样管的设计应能允许与主设备上的接头移动和在增压过程中的热膨胀。

取样管的支撑面应进行限制以防下垂,并遵从所推荐的方式。

1.3.5暴露于冻结环境中架空管路应用伴热和绝热措施。

伴热系统应能连续检查和温度监视。

1.3.6控制阀安装应在其上游和下游配有压力接头和隔离阀。

在控制阀失灵维修或其他原因将会影响FGD运行时,应装设旁路阀。

这些阀门一定要准确确定其尺寸,包括阀门特性以适合就地手操和远控。

1.3.7温度测量装置的安装:测温元件应装在能代表被介质温度的地方且不受剧烈震动,不能装在管道或设备的死角处。

1.3.8电缆敷设安装与电缆接线:电缆管道安装应依照相关的标准。

在做技术准备时,要认真核对系统号、设备编号。

根据电缆清册、设备布置图确定各电缆通道的主断面,合理安排电缆通道,一般的电缆通道自上而下为动力、控制、信号、计算机电缆。

电缆敷设时两端挂有标明电缆编号、电缆规格、起点]终点的标志牌。

电缆敷设时排列整齐,工艺美观、固定牢固,弯曲弧度一致。

1.4防腐保温工程施工方案1.4.1主要施工方法:a.根据图纸要求保温厚度敷设保温层,并按要求绑扎牢固。

b.对有振动的部位,如烟道底部及图纸规定增设镀锌铁丝网。

c.烟道及钢结构的防腐工作在预制场出场时已完成。

1.4.2施工工艺流程:1.4.3施工注意事项:a.保温材料的包装箱的拆除应在指定地点进行,并应有防火、防尘措施。

b.裸露在保温层外的铁丝头应及时弯倒。

保温材料应放在牢固稳定的地方。

c.油漆及稀料应有专人管理,并且远离火源。

d.除锈工作结束,必须经监理检查验收后方可进行油漆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