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工工艺教学课件-第3章-原料气制取(天然气制气)
化工工艺教学课件-第3章-原料气制取(天然气制气)
计算基准:1molCH4,水碳比为1:m, 假设转化了的甲烷为x ,变换了的一氧化碳为y
则平衡时各组分的组成见下表
物质 CH4 H2O CO H2
t=0 1
m
0
0
CO2 合计 0 1+m
t=? 组成
1-x m-x-y x-y 3x+y y 1+m+2x
1 x mx y x y x y
y
1m2x 1m2x 1m2x 1m2x 1m2x
预计转化气组成
已知温度 求平衡常数 求平衡组成 选择工艺条件 判断工况
例题:
一段转化炉出口温度820℃、压力3.0MPa(表), 求水碳比为3.5的甲烷转化气成分。 平衡温距15~25℃已知温度、压力、Fra bibliotek碳比 转化气组成
例题:
由转化气组成 确定温度、压力、水碳比参数
反
应
在催化剂的表面,甲烷转化的速度比甲烷分解
1 水蒸汽重整法 CH4+H2O(g) → CO+3H2 2 部分氧化法 CH4+0.5O2 → CO+2H2 3 二氧化碳重整法 CH4+ CO2 → CO+3H2 4 自热重整法 (水蒸汽重整+部分氧化 )
水蒸汽重整法(SRM)
CH4+H2O(g) → CO+3H2+205.7kJ/mol
强吸热反应
第三章 粗原料气制取
重点
掌握粗原料气制取的方法、原理、主要设备;工艺 特点、降耗措施、三废治理
了解
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的组成, 各种制气反应机理、工艺条件的选择原则
合成气—CO和H2的混合物
用途—纯H2和纯CO的来源、衍生多种化工产品
产品
甲醇
NH3呢? 醋酸
乙二醇
常见合成气衍生 化工产品对
醋酐 乙醛
1.6 转化工艺条件
(4)二段转化空气量:加入空气量的多少,用 二段炉出口温度反映,但不能用来控制炉温和出 口甲烷含量的手段。因为空气量的加入由合成反 应的氢氮比决定。
(5)二段出口甲烷含量:二段炉出口残余甲烷 每降低0.1%,合成氨产量增加1.1‐1.4%。一般控 制:0.2‐0.4%。
(6)空速
材质:耐热合金钢管 φ71~122,长10~12m
二段转化炉
二段炉一般气体组成
组分 H2 CO CO2 CH4 N2 Ar 进口 69.0 10.12 10.33 9.68 0.87 出口 56.4 12.95 7.78 0.33 22.26 0.28
由甲烷制得CO+H2的方法还有哪些?
由甲烷制得CO+H2的方法还有哪些?
反应:NiO+H2=Ni+H2O
钝化: 空气 2Ni+O2 = 2NiO 强放热反应 中毒:H2S 、COS、 CS2、 硫醇、噻吩;砷、氯 运行指标:总硫、氯根含量分别小于0.5ppm
1.8 工艺流程
1.9 转化炉
一段转化炉
不同生产规模的装置,一段转 化炉的管子数量不同,年产30万 吨合成氨,有88根转化管。
前者吸热,后者放热
化学 平衡常数
k p1
PCO
P3 H2
P P CH4 H2O
CH4+H2O (g) = CO+3H2-206.29KJ·mol-1
k p6
P P CO2 H2 PCO PH2O
CO+H2O (g) = CO2+H2+41.19KJ·mol-1
log kp1
9864.75
在转化炉内天然气和水蒸气混合物在催 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转化反应,生成CO和 H2,制成合成氨需要的半水煤气。
(CO+H2)/N2=2.8--3.1 残余甲烷含量小于0.5%
主要化学反应
原料气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CO和H2
烷烃转化
C n H 2n 2
n
2
1
H 2O
C n H 2n 2 nH 2 O
一段转化炉反应温度700~800℃,二 段炉出口温度1000℃左右
平衡温距:一段10~15
二段15~30 ℃
1.6 转化工艺条件
(3)压力 3~4MPa。烃类蒸汽转化为体积增大 的可逆反应,提高操作压力对转化反应平衡不 利,会使甲烷平衡含量也随之增大,但可改善 反应速率、传热速率和传热系数。
加压优点 • 加压转化还可节省原料气的压缩功, 使变换、脱碳、甲烷化在几乎同一压力下操作, • 减少净化设备投资。 • 提高过量蒸汽余热的利用价值。
C n H 2n 2nH 2 O nCO 2 3nH 2
CH4+H2O=CO+3H2
吸热反应
3.1.2 甲烷蒸气转化反应原理
CH4+H2O=CO+3H2
副反应
气吸体可 固热积逆 催反增反 化应大应
CH 4 C 2H 2
2CO C CO2
CO H2 C H2O
危害:覆盖催化剂表面,堵塞微孔,降低催化剂寿命;
影响传热,缩短转化炉的寿命;催化剂破碎增大床层阻 力,影响生产能力。
烃类析碳难易程度的判断:温度越高,析碳越易;
同系烷烃中,碳数越多,析碳反应愈易发生。
防止析碳的原则
第一,应使转化过程不在热力学析碳的条件下 进行,蒸汽用量大于理论最小水碳比,是保证 不会使炭黑生成的前提。
机
的速度快的多,中间产物中无碳生成。
理
其机理为在催化剂表面甲烷和水蒸气解离成次
甲基、原子态氧和H2 ,在催化剂表面被吸附并 互相作用,最后生成CO、CO2和H2。
CH
4 * = CH
* 2
H
2
CH
* 2
H
2 O = CO
*
2H
2
CO * = CO
*
H 2O *= O * H 2
CO O *= CO 2 *
3.1.2 甲烷蒸气转化反应原理
合成气要求
CH4<0.5% ( CO+H2 )/ N2 = 2.8-3.1
分段反应
为何采用分段反应?
3.1.3 甲烷蒸汽转化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
当温度>750K时,占优势的反应
CH4+H2O (g) = CO+3H2-206.29KJ·mol-1 CO+H2O (g) = CO2+H2+41.19KJ·mol-1 特点: 均为可逆反应。 当温度<600K时,占优势的反应
第五,当积碳较轻时,可采用降压、减量,提 高水碳比的方法除碳。
1.5 二段转化反应 目的
1 将一段转化气中的甲烷继续转化; 2 加入空气提供合成氨反应需要的氮; 3 燃烧部分转化气中的氢气为转化炉供热
反应:2H2+O2=2H2O CO+O2=CO2
2CH4+O2=2CO+4H2 2CH4+H2O=CO+H2 CH4+CO2=2CO+2H2
由于渣油价格上涨,环 保要求提高,以渣油非催 化部分氧化装置改用天然 气。
1500℃
兰化公司化肥厂 宁夏化工厂和乌石化 新疆化肥厂
非催化部分氧化的特点:
没有催化剂,反应温度高1000‐1500℃ , 主要涉及上述部分氧化反应,同时伴有强 放热的完全燃烧反应;
合产成物和中F‐HT汽2/ 油CO合比成约;为2,更适合于甲醇的
T
8.3666 logT
2.0814 * 103T
1.8737 * 107T 2 11.894
log k p 6
2.183
T
0.09361 log T
0.632 * 10 3T
1.08 * 10 7T 2 2.298
备注: 此公式属经验公式,来源于试验
平衡常数的应用(计算平衡组成)
其平衡常数分别为
CO2 H2=CO H2O 41.2 kJ mol 1
ln Kp 1
28711.8
T
5.1567LnT
2.6148 10 3T
3.6816 10 8T 2
1.3749
ln(1 / Kp2 )
5277.0
T
0.83519LnT
3n 4
1 CH 4
n
4
1
CO
2
nCO (2n 1)H 2
C n H 2n 2 2nH 2 O nCO 2 (3n 1)H 2
烯烃转化 甲烷转化
C n H 2n
n 2
H 2O
3n 4
CH 4
n 4
CO 2
C n H 2n nH 2 O nCO 2nH 2
CH4+0.5O2 → CO+2H2
催化部分氧化特点
与传统的水蒸气重整法相比,甲烷部分氧化制 合成气的反应器体积小、效率高、能耗低,可 显著降低设备投资和生产成本,受到了国内外 的广泛重视,研究工作十分活跃。 该工艺仍处于研究阶段,
(1) 催化剂的开发,包括提高催化剂活性、解决催 化剂的积碳问题; (2) 由于催化剂床层存在的很高的温度梯度造成催 化剂烧结和反应器材质问题等,短期内难以工业化。
催化剂顶部空间进行 反应速度快万倍
催化剂床层
1.5 二段转化反应
1.5 二段转化反应
1.6 转化工艺条件
(1)水碳比 是指进口气体中水蒸 汽与含烃原料中碳分子总数之比。 在约定条件下,水碳比愈高,甲 烷平衡含量愈低。 3~4
1.6 转化工艺条件
(2)温度 烃类蒸汽转化是吸热、可逆反应, 温度增加,甲烷平衡含量下降。温度每降 低10℃,甲烷平衡含量约增加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