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知耻近乎勇的故事

知耻近乎勇的故事

清代学者朱起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

他知羞耻而发愤图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英国生物学家谢灵顿早年沾染恶习,在向一位女工求婚时,被姑娘一句“我宁愿跳进泰晤士河里淹死,也不会嫁给你!”的话深深刺痛,从此幡然醒悟,努力钻研医学和生物学,并最终在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所以说,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

春秋时期,吴越交兵,越国兵败。

越王勾践入吴宫,做了吴王夫差的奴隶。

勾践含羞忍辱,终于获释回国。

他卧薪尝胆,访贫问苦,任用贤才,发展生产。

那种形状,在中国历代统治者中绝无仅有。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国家富足,军队精壮,一举灭掉吴国,勾践也成为春秋霸主。

这就是“知耻而后勇”!
其实,那个吴王夫差也不是简单人物。

当年勾践与吴王阖闾作战,大败阖闾,阖闾因此气病而死。

夫差继位,每天必使人喊:夫差,你忘了越国之仇了吗?夫差则涕泣说,不敢忘!这才有后来的勾践成为他的奴隶。

这是比勾践还早的知耻而后勇!但此人胜利后便沉溺于酒色,又以霸主自居,东征西讨,结怨于诸侯。

加上杀贤臣,亲小人,终于灭国亡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