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节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
必修一专题三第一节一轮复习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立民 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 “楚国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 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 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 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 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 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课标要求: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金田起义、定都天 京、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2、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3、简述《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及 其影响。 4、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考点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 考点2: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过程 考点3:太平天国运动的治国方案 考点4: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历史教训
民主革命:
近代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概述
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 近代中国主要矛盾: 人民大众与本国封建主义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 反帝反封建
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旧民主革命
旧民 主主 义革 命 新民 主革 命 时间 领导阶级 革命任务 革命目标 事件 (1840 资产阶级 反侵略 资本主 太平天国义和团 -1919) 农民阶级 反封建 义社会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1919 无产阶级 反帝反 -1949) 封
• 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 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 [2004全国文综Ⅳ22] 太平天国政权颁布的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有:( ) • 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 B.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 C.农副产品全部上缴国库 • D.农副产品全部归农户所有
自 主 探 究
探究:你认为该如何评价太平天国运动?
考点4: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历史功绩、失败原因和历 史教训
1、性质 2、主要功绩 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A、打击封建; B、打击侵略; C、农民战争最高峰; D、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3、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4、历史教训: 农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天京变乱
干王:洪仁轩 燕王:秦日纲 英王:李秀成 忠王陈玉成
1859
1864.
《资政新篇》
天京陷落
• 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的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即 ( ) • A. 农民领袖之间只能同患难,不能同安乐 • B.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 • 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可避免 • D.小农经济分散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形成坚 强的领导核心
• [2000全国9] 《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 均主义性质,因为它规定有:( ) •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 (2012北京高考)下述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 现抗灾意愿的是 ( ) • A.《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 男妇 • B.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 • C.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 • D.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考点1: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
A、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阶级矛盾激化) B、重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尖锐)
C、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D、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 教的推动
• 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 是:( ) • A、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 B、民族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民族矛盾 •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阶级矛盾 • D、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
• 《天朝田亩制度》有关“分田”的各种规 定,其实质是 • A、按照平均主义的原则分配 • B、实施男女平等的分配方案 • C、建立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 • D、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以下是《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共 同点的是( ) ①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 ②调动了 农民的积极性 ③具有资本主义的色彩 ④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④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中国近代彻底的民主革命
近代中国民主革命主要史实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1 840 1 851 1 864 1 91 1 1 91 91 921 1 924 1 927 1 937 1 945 1 949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辛 亥 革 命
五 四 运 动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关于社会 经济的主张 A.相互矛盾 C.互为补充 B.大同小异 D.完全一致
• (2006年· 广东)“天兵来杀天妖,全为穷乡亲。 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 徽芜湖地区流传的歌谣反映的史实是( ) • A.朱元璋建立明朝政权 B.鄂豫皖根据 地的土地革命 • C.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北伐战争时 期安徽地区的农民斗争
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 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 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 A、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B、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不能充分依靠群众 D、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考点3:太平天国运动的治国方案(施政纲领)
1、《天朝田亩制度》
2、《资政新篇 》
• [2011全国卷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为 上帝之子下凡救世,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 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学宫、拆 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则要 求“学尧舜之孝悌忠信,遵孔孟之仁义道德”。 太平天国运动由反孔到尊孔主要是因为: • 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 • 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 • D.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
——马克思在1862年的评价
高考真题
[2010山东文综11] 图5为一位同学的课堂笔记,记录了对 某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理由: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 ②提出了某些思想具有现代化的因素,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阻断了中国近代化 理由:①破坏了中国最先进的生产力 ②提出的一些政策是历史的倒退。
总结提升
知识结构:
太平天国运动
肩负反 农民阶级局限 封建反 主观 战略失误 民族矛盾 侵略的 起因 进程 败因 中外反动势力 双重革 阶级矛盾 客观: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 的联合镇压 命任务 提出了带有资本 主义色彩的方案
• 马克思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指太平天国运 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 •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 国运动的爆发 •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卖国 行为 • C.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旧民主主义革命.
原因:发生在半殖半封环境下
拓展: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领导者: 都是由农民阶级领导的 ②斗争方式: 都采取武装斗争 ③组织形式: 都 都利用宗教形式来发动和组织群众, 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④结果: 都以失败而告终 ⑤影响: 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阅读教材思考:太平天国运动前做了哪些革命准备?
1.组织准备: 创立“拜上帝会”组织
2.思想准备:
①理论来源:基督教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 均主义。 将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发动 群众进行反清斗争。 ②理论特点:将农民平等自由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 达出来。
• [2005全国文综Ⅲ14] 为推翻清朝的统治,洪 秀全创立拜上帝教,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 主要有:( ) • ①西方基督教教义 ②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 ③农民的平均主义 ④儒家大同思想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探索活动】太平天国是一次新式的农民革命战 争,其新特点是?
1)起义背景新— 2)起义原因新— 3)起义形式新— 4)治国方案新— 5)担负任务新— 6)失败原因新— 7)所属范畴新—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外国侵略反封建反侵略 利用西方宗教—基督思想;
主张学习西方,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反封同时反侵略;
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尽管 无法实现,但它的进步意义在于
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规划了理想社会的制度
C.满足了农民的心理要求
D.提出了改造社会的方案
• • • • •
《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的需要 B、农民阶级能够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反映人们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迫切愿望 D、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对农民产生了影响
• (2006年山东文综)“长毛(指太平军)造反那 时候,老通宝的祖父和陈老爷同被长毛掳去,同 在长毛窝里混上了六七年,不但他们俩同时从长 毛营盘里逃了出来,而且偷得了长毛的许多金元 宝”。这段文字不能说明的是①有些农民参加太 平天国运动是被迫的②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的农 民战争无本质区别 ③组织涣散是太平天国失败的 重要原因④农民阶级不能作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社会主 义社会
国民革命 抗战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中国近代史
1840年
鸦片战争
1919年
五四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