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存在问题及对策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存在问题及对策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是道路运输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运输管理机构,依法管理道路运输业的一种事前控制手段。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各方面问题研究,以达到不断加强和完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工作的目的,适应新形式对运管工作的新要求。

最终推进运政执法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行政许可道路运输完善措施
一、概念
(一)行政许可
许可(licence)的概念在不同的法律部门中可作不同的理解,理论界有不同看法:
1.解禁说,即认为许可指行政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在一定条件解除禁止,准许个人或者组织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行政行为。

2.赋权说,有学者认为”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应行政相对方的申请,依法赋予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资格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权利的行政行为”。

3.解禁赋权说,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执法主体在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之后,根据申请人的条件和情况,依法决定是否解除对某一类行为的法律禁止,赋予申请人从事该类行为资格和能力的行政行为。

从某种意义上说,解禁说符合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现代民主理论。

(二)道路运输行政许可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是指道路运输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运输管理机构根据相对人(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审查依法作出是否准许其从事道路运输特定经营活动的行为。

界定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概念不单是一个理论探讨的需要,而且是判别一个行为是否是行政许可、是否应受到《行政许可法》规范的实际操作的需要,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分析:
1.行为主体为特定主体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行为主体为行使对行政相对人申请行为予以批准的道路运输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受委托的其它行政机关。

2.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是一种应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是以道路运输业行政相对人提出申请作为前提条件的,道路运输行政机关针对相对人的申请,依法采取相应的行政行为。

3.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决定具有多样性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决定具有多样性,是指决定的结果和形式具有多样式。

形式具有多样性是指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形式有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和登记等形式,例如道路运输客运线路审批就属于特许形式,而企业经营许可、车辆道路运输许可属于普通许可,从业人员服务资格许可属于认可形式。

4.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对于符合法定条件和标准的申请,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机关应当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向申请颁发加盖本行政机关印章的行政许可证件;对于经审查认为不符合条件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机关也应当作出不予行政许可的书面决定,并附加说明不予许可的理由。

二、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
现行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制度总结和肯定了近几年来道路运输业所进行的行政审批改革工作的经验和成果,这有利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防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为减而减,边减边设,减完了事,各行其是”的现象,将政府的行政审批和行政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现行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制度推进和保证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的理念,明确规定了行政许可事项的范围,减少和限制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和于法无据的事项,由过多干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转向宏观调控和社会服务方向,更好发挥市场调节机制。

从而促使政府职能转换和转移,促使政府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化。

(三)、方便群众
现行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制度贯彻了便民的思想和原则。

方便当事
人,方便群众,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是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制度的基本宗旨之一。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制度在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制度、”一个窗口”对外制度和统一办理、联合办理或集中办理制度三方面为广大人民群众办理行政许可提供了方便。

(四)、体现公开、公平
现行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制度不搞”暗箱操作”,体现了许可公开、公平的基本原则。

针对暗箱操作这种弊病,现行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制度通过信息公示、公众有权查阅、举行听证会、公开拍卖等方式予以杜绝。

三、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道路运输管理体制尚需进一步理顺。

由于历史和立法原因,运管部门由行政隶属单位委托履行其管理职责,又通过不同层级的立法部门的立法从法律上予以了确认。

这样的交通行业管理内部出现了多只执法队伍,同时由于立法上的条块分割,在执法上造成了对于一个违法行为多个管理部门都可以处罚的局面。

同时交通部门与公安、城建等部门缺乏有效的协调,造成管理职能上的交叉,降低了行政效率,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二)、道路运输管理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道路运输管理的内容较多,涉及客货运输、搬运装卸、车辆维修与检测、运输服务业以及运输线路、经营资质、驾驶员的从业资格等,这些内容或多或少都渗透行政许可的事项。

为提高办事效率,近年来各级政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但是相当
一部分的许可项目还只是形式上合并而已。

(三)、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条件、工作流程不统一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涵盖面广,且存在立法上的空白,部分法规、规章对设定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事项具体规定不配套,各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具体的许可条件及工作流程方式、方法上只能做自主性发挥。

(四)、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期限不一致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期限是影响行政效率和申请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相对人权益的得失。

目前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大都推行服务承诺制,但是更多情况是在法规,规章未具体规定行政许可审查期限,有管理部门自己去把握或决定。

四、道路运输行政许可的完善措施
道路运输行政许可不规范,将可能导致运输市场规制过度,削弱行政许可为运输市场提供秩序,保障运输市场运行顺畅的重要功能,也会导致运输市场垄断盛行,妨碍公平竞争。

极易导致行政权力滥用,滋生腐败,导致办事效率低下,市场交易成本增加,影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行政许可不规范还将导致运输市场管理主体与经营主体之间关系混乱,政企不分,进而侵害广大经营业户和人民群众正当权力。

首先要依照《行政许可法》规定,创新改革运政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的政务公开制度,减少推诿扯皮造成的效率低下现象,确保管理行为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规范实施。

与此同时还要严格按照
《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进一步规范运输许可内部工作流程。

深入研究并制定《运政管理程序实施规定》。

最后,还要加强学习培训,提高运管人员素质。

根据新形势的要求,逐步建立人本管理机制,努力提高运政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不断加强和完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工作,适应新形式对运管工作的新要求,谋求运政执法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晓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释义》,中国物价出版社,2003年版,第83页
【2】赵银翠《试论我国的行政许可制度》,行政与法,2002年第3期
【3】张弯,冯正霖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释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刘超,男,26岁,汉族,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张羽琦,女,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