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是小柴胡汤抗小鼠I-122肝癌作用的核心药群,而小
柴胡汤全方各药群之间存在更为合理的配伍机制。 杨传标等¨副通过大鼠实验研究证实,健脾康复方 对大鼠实验性肝癌脾虚证IGF一ⅡmRNA表达有明 显抑制作用。肝癌脾虚证通过健脾康复方治疗后 病情有所控制,IGF—II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 宋文广等【l引在MMT法抑瘤实验中发现,中、小剂 量参龙散在体外实验中,对SMMC一7721细胞表现 较弱的细胞毒作用,但细胞增殖势态受到明显抑 制,大剂量则呈现明显细胞毒作用,并且呈剂量和 时间依赖性;细胞周期检测显示对细胞周期无明显 影响,但有S期减少的倾向。证实中药复方参龙散 有确切的抗肿瘤效应,其机制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和 促坏死作用。 3.3中药单味药的研究刘俊保等Ⅲ3应用白花蛇 舌草注射液能很好地改善肝癌患者的症状,药理研 究表明,其作用机理在于能增强NK细胞的活动 性,诱发IFN及TNF,并促进IL一2的分泌,从而增 强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同时,体外实验表明其水 溶液对人体肝癌细胞的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导致
of Medical
Forum,2004,25(15):37.
2l蒋明东,李少林.三氧化二砷与肝癌治疗的研究进展 [J].重庆医学,2006,35(6):855. 22代志军,刘小旭,薛茜,等.半枝莲含药血清对小鼠肝癌 细胞生长的抑制和诱导细胞凋亡作用[J].中药材,
的;“三结合”即“中西医结合、传统与现代治疗结 合、局部与整体结合”的方法,巧妙运用于肿瘤的发
生发展过程,以取得好的治疗效果。李素领¨2 o认 为破瘀消瘕、散结通络为要。瘀去络亦通,通则不 痛;瘀祛气血行,行则脏腑功能活动正常;健脾扶 正、不忘疏肝理气。健脾不忘疏肝理气,肝气条达, 木能疏土,有助于脾胃之运化;理气则能使血液通 畅,肝脉通畅,有利于破瘀通络药充分发挥作用,改 善肝脏的瘀血状态。郑国灿等¨副通过丹参酮I对 人肝癌细胞(Hep G2)的体外实验研究发现丹参酮 I有抑制Hep G2生长,阻滞Hep G2细胞周期于 G0/G1期的作用,并可通过下调loci一2基因表达、 上调bax基因表达诱导Hep G2细胞凋亡。李东涛 等¨41通过实验研究证实,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能 明显降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AFP水平,对失调 的细胞因子TNF—ot及IL—18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湿聚成痰,蕴生热毒结于肝胆;或肝气郁结,气滞血 瘀,继蕴热毒,或湿热毒邪直中肝胆;而湿盛易侮
肝、肝胆气滞血瘀则不能疏土或肝胆湿热易乘脾和 湿痰热瘀毒又互为因果,从而加剧病情的发展,诸 邪互结于肝而形成癌肿;邵梦扬一1认为肝癌病因病 机复杂,其发生与感受湿热邪毒、长期饮食不节、嗜 酒过度以及七情内伤等引起机体阴阳失衡有关。 感受邪毒、饮食损伤、脾气虚弱、肝气抑郁时肝癌的 主要病因,而正气亏虚、脏腑失调则是发病的内在 条件。张赤志"1认为原发性肝癌的病因不外瘀、 毒、痰、虚,或因肝郁气滞,乘侮脾土;或因气滞血 瘀,瘀毒蕴结;或因气滞湿阻,湿毒内蕴,着而不去, 日久痰、湿、瘀交合蕴结,损伤正气,导致肝癌的发 生。病机在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彭胜权旧1认为 肝癌的发病因素虽有诸多方面,但其最主要的病因 是湿浊、热毒所致……湿邪郁久化热化火,火郁成 毒,邪毒结聚,阻塞经络,日久而成癌瘤。又或素体 正气亏虚阴阳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复感湿热 邪毒,深伏体内,留着不去,久则以引起气机逆乱, 化癌生变。 2.2辨证论治尹先达¨1认为肝癌初期以肝失疏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周宜强¨¨提出中医药防
3.1中医治法的研究
治肿瘤的“抑消三结合理论”,所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即通过中 医药治疗实现抑制肿瘤生长、减少复发转移,多用 扶正培本、攻补兼施的治法,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 存质量的目的;“消”是以活血化瘀、以毒攻毒、软坚 散结治则为主,达到消减肿瘤负荷、消灭肿瘤的目
2008,35(260):8-9.
9何秀兰,周而复,袁尚华,等.王沛教授治肝癌临床经验 总结[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3):70-71. 10曹振健,杨炳奎.中医药治疗2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 临床观察[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7):
2108.2109.
1l周宜强.中晚期肝癌的治疗经验[J].江苏中医药,2008,

中医对原发性肝癌的认识 中医古典文献中无肝癌之病名,但对肝部肿块
的认识渊源日久。早在汉代以前,《内经》中便有类 似肝癌的症状、体征及成因的记载,如《灵枢・邪气 脏腑病形篇》日:肝脉……微急为肥气,在胁下若覆 杯……”《本神篇》日:“肝大则逼胃追咽……苦膈 中且胁下痛。”《难经・五十六难》日:“脾之积名日 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 黄疸,饮食不为肌肤。”这些经文对左上腹及右上腹 肿块作了很形象的描述。《和剂局方》指出“心腹 积聚……大如水碗,黄疸……支满上气,时时腹胀, 心下坚结。”《指迷全生方・诸积篇》日:“腹中形成 肿块,按之不移,推之不动,动则微喘……渐消瘦” 上述的种种描述,极似肝癌的临床表现。提示本病
主要集中于对肝癌病因病机的认识,从而为治疗肝 癌提供有效的方法。谢晶日等‘3 3认为肝癌的病因
作者单位:430000湖北武汉,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营养科
万方数据
・116・
重妻面翅壅羞垫!Q生箜垫鲞筮2翅
方哺1依据肝脾气血的强弱、瘀血痰湿邪气的多少、 肝脏癌毒程度的轻重,常分为肝气郁结型、气滞血
管冬元等[I朝通过实验表明,不同中医治法中药对 大鼠肝癌具有直接作用,能不同程度地调控肝组织 (含肝癌组织)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并推测DIM、 DD25、DD31基因可能与瘀热搏结证有关,清热解 毒治法的作用最为突出。
和提高荷瘤宿主免疫功能作用,研究发现小鼠的 NK细胞、淋巴细胞增殖及IL一2活性处于严重低 下状态,小柴胡汤能显著提高其活性,药群参一枣 一草组对NK细胞和IL一2也有一定提高作用。结 果表明小柴胡汤和参一枣一草组两者抑瘤作用与 其增强免疫功能相关,但小柴胡汤在抑瘤和提高免 疫功能方面效果似乎更好。提示参一枣一草可能
在中医学中属于“积聚”、“瘕瘕”、“黄疸”、“臌胀”、
“胁痛”、“肝积”等范畴。 2原发性肝癌的中医治疗现状 2.1理论研究 目前中医治疗肝癌的理论研究,
泄,气机郁结为主,治当以小柴胡汤化裁衣和解少 阳,疏肝和胃;或以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之属加减 以疏肝解郁,理气和营;中期以木郁土虚,肝脾同病 为主,以柴芍六君子汤调理肝脾治其本,并佐以软 坚散结药治其标;末期则应辨为精气血极虚,肝脾 肾同病,此时只可理脾补虚,扶正缓治为上。钱彦
参考文献 l王吉耀.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24. 2叶维法,钟振义.当代肝胆疾病治疗学[M].成都:四川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50. 3谢晶日,赵刚,梁国英.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药现代研究进 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8,5(7):17-18. 4刘书静.邵梦扬诊治肝癌之经验总结[J].江西中医药,
证实犀黄丸含药血清具有诱导肝癌Bel一7042细 胞凋亡的作用。随着含药血清浓度增高,作用时间 延长,其凋亡率增高,最高可达46.85%。随含药血 清浓度增加,癌基因bcl一2、c—myc蛋白表达有减 少的趋势,抑癌基因p53蛋白表达有增加的趋势, 可能是犀黄丸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李江
等Ⅲ。通过实验研究证实,小柴胡汤及其方中参一 枣一草配伍药群有抑制小鼠H22肝癌实体瘤生长
40(9):2-3.
12李素领.运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体会[J].中医
研究,2008,21(12):44舶.
13郑国灿,李智英.丹参酮I对Hep G2细胞抑制作用的体 外实验研究[J].现代中医,2004,32(5):296. 14李东涛,孙桂芝.益气活血软坚解毒法对肝癌患者免疫 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 (4):226-232. 15管冬元,方肇勤,梁尚华,等.不同治法对大鼠肝癌相关 基因转录作用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
原发性肝癌是指发生在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 胞的癌肿,其中肝细胞癌占我国原发性肝癌中的绝 大多数,胆管细胞癌不足5%…。该病病死率高, 远期疗效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及治疗。肝癌起病
隐匿,病程短促,一般估计自起病(临床前期、亚临
床期)至出现症状(临床期)到死亡(临床末期)的 自然病程约2年,自出现临床症状至死亡一般为 4—6个月,短者仅l~2个月嵋’。
细胞死亡;其还可提高癌细胞内cAMP的水平,通
万方数据
基皇堑靼爱奏垫!Q笙筮垫鲞筮!翅
・117・
过调节cAMP与eGMP的比值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13(1):93-95.
蒋明东等[2¨认为三氧化二砷治疗肝癌的机制是诱
导细胞分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是对细胞周期的 各阶段都产生作用的结果。代志军等口引通过实验 研究证实半枝莲提取物高、中剂量血清组有一定的 抑制H22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呈明显的时效关 系。荧光显微镜下可见部分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周期各时相中,半 枝莲提取物高、中剂量含药血清组s期细胞所占的 比例明显减少,G1期细胞增多,有明显的诱导凋亡 作用。荆绪斌等旧1通过实验观察汉防己甲素对肝 癌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证实汉防己甲素能够通过 诱导肝癌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而引起细胞凋亡, 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 中医药防治肝癌是目前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的 热门议题,中医药手段提高肝癌综合治疗的效果是 明确的,其治疗机制是多方面的。从中医药治疗肝 癌的研究现状来看,中医药已经不单纯起减毒增 效、辅助西医治疗的作用,成为了临床治疗的主要 手段之一。我国天然药源丰富,继续筛选对肿瘤有 抑制作用的中药,包括抑制癌细胞增殖、促进癌细 胞凋亡和提高机体免疫以及针对HBV、HCV等病 毒的有效药物,将在临床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中发 挥更大的作用。
・115・
・综述・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
韩芳
【关键词】中医药;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51l(2010)02.0115-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