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重大科技成果
一。科技成就 1.国防
战略决策:两弹一星 目的:打破核垄断,加强国防能力, 提高国际地位 成就: 1964原子弹 1964导弹 1970东 方红一号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星火计划
打破了核垄断,加强了国防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作用: 利用了新能源,鼓舞精神和建设热情。
2.航天
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星火计划
2.航天 3.农业
作用:
4.计算机
5.生物科学
一。科技成就 1.国防
战略决策:两弹一星 目的:打破核垄断,加强国防能力, 提高国际地位 成就: 1964原子弹 1964导弹 1970东 方红一号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星火计划 打破了核垄断,加强了国防能力,提 作用: 高了国际地位,利用了新能源,鼓舞 了民族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材料1: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 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 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 1)国防现代化程度能反映一个国家 ————邓小平 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影响它的 材料2: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取得节节胜 国际地位。 利,美国的当权者为了挽回战局,多次企图对中国使用 原子弹。甚至到1955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浙江的一江 山岛和大陈岛时,美国国会正式通过授权,总统可以对 ( 2)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 中国使用核武器。
神舟系列飞船 1999神一 2003神五
3.农业
4.计算机
袁隆平 杂交水稻 1973南优二号
5.生物科学
农业
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 二靠袁隆平。
材料:他(袁隆平)推翻了当时国际上关于水稻没有杂交 优势的普遍观念,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被誉 为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的第五大发明。 材料:今天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 培育的杂交产品,每年生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6000多万 人。 材料: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推广杂交水 稻,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把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技 术作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项战略计划。
1966.10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7.6 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中国从此拥有了导弹和原 子弹结合的战略核导弹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 1970.4 红-1 号”发射成功 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 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1975.11 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成功
一。科技成就 1.国防
战略决策:两弹一星 目的:打破核垄断,加强国防能力, 提高国际地位 成就: 1964原子弹 1964导弹 1970东 方红一号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兴。 3.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1.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
启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科教兴国
一。科技成就 1.国防
战略决策:两弹一星 目的:打破核垄断,加强国防能力, 提高国际地位 成就: 1964原子弹 1964导弹 1970东 方红一号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在建国初期比较落后的情况下,中国用最少的研究经费、最短的时 间创造了奇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那些创造了如此辉煌成就的功 臣们却一直默默无闻:王淦昌,当时参与研制核武器的科学家中年 龄最大的一位,此前,他因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而轰动世界,到研究 所报到后,由于保密需要,化名“王京”,而王淦昌这个名字从此消 失17年之久;在“两弹一星”科研刚刚起步时,苏联撤走了专家, 是邓稼先带着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大学毕业生,在京城北郊的灰楼里, 用4台手摇计算机运算,开始了艰辛的攻关;还有钱学森、周光召、 朱光亚、钱三强、赵九章、姚桐斌、郭永怀、于敏、王希季、孙家 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杨嘉妮、屠守锷、黄纬禄、彭桓武、 程开甲、陈能宽等。1999年,党和政府隆重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 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当时,他们中已有7位科学家去世了。
1.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
启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大作用。 科教兴国
建 国 以 来 的 重 大 科 技 成 就
原因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中国成立提供了稳定的科研 环境。 B.改革开发后,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党 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忘我奉献。 D.世界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影响。
二。科技成就取得带来的影响\意义 1.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 提高国际地位。 2.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改善人民 生活水平。
二。科技成就取得带来的启示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汽 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一。科技成就 1.国防
战略决策:两弹一星 目的:打破核垄断,加强国防能力, 提高国际地位 成就: 1964原子弹 1964导弹 1970东 方红一号 秦山大亚湾核电站
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星火计划
打破了核垄断,加强了国防能力,提高了国际地位, 作用: 利用了新能源,鼓舞精神和建设热情。
2.航天
1.国防
两弹一星 1964原子弹
1964导弹 1970东方红一号 核电站
成就
2.航天 3.农业
神舟系列飞船 1999神一 2003神五 袁隆平 杂交水稻 1973南优二号
4.计算机 1983 银河-I号 5.生物科学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基因工程
意义 2.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神舟系列飞船 1999神一 2003神五
3.农业
4.计算机
袁隆平 杂交水稻 1973南优二号
1983 银河-I号 基因工程
5.生物科学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二。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影响、启示
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里,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 主义国家都侵略过中国,强迫中国签订屈辱的不平等 条约。 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分为如下几个时期: ①1950-1959年:指数增长期,每隔1.6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②1959-1962年:非常时期,呈困难的饱和增长; ③1963-1965年:指数增长期,每隔1.4年科技成果翻一番; ④1966-1975年:非常时期,几乎呈零增长; ⑤1975年后:指数增长期,增长率基本上与世界水平接近。
2.航天 神舟系列飞船
3.农业
4.计算机 5.生物科学
1961年,苏联发射宇宙飞船,人类首次进 入太空。
1969年,美国发射阿波罗1号,登月成功。 1992年,我国制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 略决策。 1999年,神舟1号无人飞船成功。
2003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成功。
2016年,神舟11号载人飞船成功,与天宫2 号对接成功,为建造载人空间站做准备。
科教兴国
建 国 以 来 的 重 大 科 技 成 就
原因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中国成立提供了稳定的科研 环境。 B.改革开发后,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党 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忘我奉献。 D.世界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影响。
1.国防
两弹一星 1964原子弹
维护国家安全。
一。科技成就 1.国防
战略决策:两弹一星 目的:打破核垄断,加强国防能力, 提高国际地位 成就: 1964原子弹 1964导弹 1970东 方红一号 作用:
2.航天 3.农业
4.计算机
5.生物科学
时间
重大成就
意义
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 1964.6 成功 中国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二。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 科技成就的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新中国成立提供 了稳定的科研环境。
B.改革开发后,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进 一步提升,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C.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努力,忘我奉献。 D.世界上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影响。
高科技发展计划:863计划、星火计划
打破了核垄断,加强了国防能力,提高了国际 作用: 地位,利用了新能源,鼓舞精神和建设热情
2.航天
神舟系列飞船 1999神一 2003神五
3.农业
4.计算机 5.生物科学
袁隆平 杂交水稻 1973南优二号
1983 银河-I号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基因工程
1964导弹 1970东方红一号 核电站
成就
2.航天 3.农业
神舟系列飞船 1999神一 2003神五 袁隆平 杂交水稻 1973南优二号
4.计算机 1983 银河-I号 5.生物科学 1965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基因工程
意义 2.有利于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 3.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进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蒸汽机车
汽船
马车
帆船
课标要求
1.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 就。 2.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 用。
一。科技成就
战略决策:两弹一星
1.国防
目的:
成就:
作用:
2.航天 3.农业
4.计算机
5.生物科学
思考:二战即将结束时,美国在日本的广 岛、长崎投了两颗原子弹,给当地的人民 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什么建国初我国还 要研究原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