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胞的分子组成综合练习二轮复习

细胞的分子组成综合练习二轮复习

第1讲细胞的分子组成1.(2013·广州调研)下列有关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酸、酶、果糖、脂肪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B.ATP中的“T”代表胸腺嘧啶C.磷脂参与构成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D.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答案 D解析果糖、脂肪只含有C、H、O三种元素;ATP中的“T”代表“三个”;核糖体无膜结构,不含磷脂;DNA分子的特异性主要取决于碱基(或脱氧核苷酸)的特定排列顺序。

2.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氧在细胞鲜重中最多,也是最基本的元素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是葡萄糖、脱氧核糖、果糖、乳糖等单糖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D.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是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答案 C解析碳是最基本的元素,A错;乳糖是二糖,B错;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包括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D错。

3.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越冬植物体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降低,以适应不利的环境条件B.科学家发现火星表面存在水,可以推测火星可能存在过生命,因为生化反应必须在水溶液中进行C.生活在干燥米中的“米虫”,获得水分的主要来源是消化淀粉D.人的体液不断进行新陈代谢,其中水的吸收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答案 C解析植物在越冬时,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细胞新陈代谢速度减慢,以适应不利的环境条件;生活在干燥米中的“米虫”,获得水分的主要来源是细胞内的代谢过程。

4.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

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H2CO3含量减少时,则会形成碱中毒。

这个事实表明,无机盐的生理作用是()A.对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C.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D.对调节细胞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答案 C解析由题意可以看出无机盐离子在此过程中起到了维持细胞酸碱平衡的作用。

5.(2013·海南卷,23)关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B.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答案 C解析蔗糖是二糖,由葡萄糖和果糖脱水缩合形成,A正确。

乳糖是二糖,由葡萄糖和半乳糖脱水缩合形成,B正确。

麦芽糖是二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C 错误。

纤维素、糖原、淀粉都是多糖,其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D正确。

6.下列选项中,脂质不可能具有的功能是()①参与生物膜构成②调节代谢③携带遗传信息④储存能量⑤细胞代谢中的直接能源物质A.①②B.③⑤C.②⑤D.②③答案 B解析携带遗传信息的是核酸,代谢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

7.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B.脂肪的切片法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C.鉴定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答案 C解析鉴定还原糖时甲液与乙液要等量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必须现配现用。

8.科研人员在研究叶肉细胞中的某物质时,发现它是一种由两条肽链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分子式为C x H y O z N w。

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是一种酶,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含有游离的氨基和羧基各一个C.这种物质只存在于叶绿体中D.这种物质的合成过程中脱去(w-2)个水分子答案 A解析由题干可知该物质含有两条肽链,可能是蛋白质,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羧基各两个;由该物质在形成ATP的过程中起作用,可推测该物质可能是酶,不仅存在于叶绿体中,也可能存在于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中;根据N元素数目,可推测该物质最多含有w个氨基酸,形成两条多肽链,最多脱去(w-2)个水分子。

9.整合素是细胞表面受体的主要家族。

对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黏附起介导作用。

整合素由α、β两条链构成,α链由1 420个氨基酸构成,β链由840个氨基酸构成。

下列有关整合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整合素组成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B.控制整合素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6 780个嘧啶碱基C.整合素水解形成氨基酸,至少消耗2 258个水分子D.整合素的功能主要由两条链中氨基酸的种类决定答案 D解析整合素是细胞表面受体的主要家族,是一种蛋白质,与多糖组成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

整合素共有2 260个氨基酸,基因中至少有13 560个碱基,其中嘧啶碱基至少有6 780个。

整合素共有2 260个氨基酸,由两条肽链构成,水解时至少消耗2 258个水分子。

蛋白质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决定。

10.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下面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直接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B.每一种蛋白质中都含有20种氨基酸C.生物界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蛋白质具有多样性D.酶都是蛋白质,激素也都是蛋白质答案 A解析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一种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不一定有20种;蛋白质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不同;酶大多数是蛋白质,但少数酶是RNA,有的激素的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如性激素是固醇。

11.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A.信使RNA、抗体B.递质、淋巴因子C.淀粉酶、激素D.CO2、必需氨基酸答案 B解析信使RNA只能在本细胞中起作用;淀粉酶不能影响其他细胞的功能;必需氨基酸在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

12.(生物信息题)在植物受伤时,一种多肽——系统素会被释放出来。

它会使伤口处细胞蛋白酶抑制基因活化,抑制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从而阻止病原菌繁殖,在系统素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中没有发生的是() A.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B.RNA聚合酶与作用位点的结合C.特定的基因产物与蛋白酶结合D.植物系统素与微生物蛋白酶结合答案 D解析植物系统素属于信号分子,它与受体结合后,引起蛋白酶抑制基因表达,其表达产物与蛋白酶结合。

13.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1)请在图中方框①②中写出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

(2)E具有多样性,其原因:从b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A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B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B→E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3)⑥反应的过程为__________,若b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r,通过⑥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_。

(4)蛋清中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与CuSO4反应能产生紫色物质,这是蛋白质的双缩脲反应。

请根据这一反应特征,利用下列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人的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

备选材料: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质量浓度为0.5 g/mL的CuSO4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稀释蛋清液、唾液、蒸馏水、试管、滴管。

其他材料若需自选。

实验步骤:①取3支试管,编号为1、2、3。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________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分析:由于蛋清的主要成分是水和蛋白质,唾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和唾液淀粉酶,因此,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N、P②N(2)组成B(多肽)的b(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组成A(DNA)的a(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核糖体内质网(3)脱水缩合(e-rm)/(r-18)(4)②在1、2、3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稀释蛋清液、唾液和蒸馏水③在3支试管中各加入1 mL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振荡。

再向3支试管中加入3~4滴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振荡④颜色实验结果预测:1、2号试管中均出现紫色物质,3号试管中不出现紫色物质实验结果分析: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解析本题是物质推断和鉴定综合题。

根据染色体的组成,以及DNA与蛋白质的关系(染色体→A、D、B、E的关系→基本单位a、b→①②中元素组成)突破(1)(2)(3)小题。

对于物质鉴定问题,题目信息“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提示本实验为验证性实验,“备选材料”提示提供材料不全用,根据需要而定。

1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29)某油料作物种子中脂肪含量为种子干重的70%。

为探究该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变化,某研究小组将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 d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观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________染液对种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____________色的脂肪微粒。

(2)实验过程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__(填“C”、“N”或“O”)。

(3)实验第11 d如果使萌发种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须提供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