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中考化学复习方案_主题4_化学与社会发展课件_新人教版(专题拔高特训)
2018年新课标人教版初中中考化学复习方案_主题4_化学与社会发展课件_新人教版(专题拔高特训)
图 16-3
如图 16-3 是一种泡沫灭火器的局部示意图,打开阀门 后灭火器内的物质喷射到可燃物上,这不但可以降低可燃物 的温度,而且可在可燃物的表面形成一层泡沫,起到 隔绝空气或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从而达到灭火目的。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泡沫灭火器在可燃物的表面形成一层泡沫,注意含有水和二氧化碳
第17课时┃ 燃料、能量和环境
第17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Hale Waihona Puke 考点1 化石燃料 是不可再
煤 石油 天然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三大化石燃料,
生能源。
(1)煤 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是古代植物遗体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
的,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______元素。 碳
第16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3 安全常识及自我防护
1.易燃物与易爆物: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烧的气体、液体或固体。易
爆物指那些受热或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
2.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如:
图16-1
第16课时┃ 考点聚焦
[注意]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会发生爆炸 ,只有当它们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且遇到明火时才会发生爆炸,因此注意通风、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解析]
阻燃剂氢氧化铝的灭火原理是分解吸热从而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以下,同时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生成的水蒸气, 还可以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物质的着火点是不随外界条件改变的。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变式题 [2012· 温州] 为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和使用灭火 器的能力,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演练。
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才能燃烧需要控制其他变量,即都
通入空气,都是白磷。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变式题 [2017· 河南] 可燃物燃烧除需要氧气外,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煤块经粉碎处理后燃烧得更快,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煤粉与氧气有更大的接触面
第16课时 第17课时 第18课时
燃烧和灭火 燃料、能源和环境 化学与健康 有机合成材料
中考化学总复习
第16课时┃ 燃烧和灭火
第16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聚焦
考点1 燃烧及其条件
1.概念: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
________反应。 氧化 2.燃烧需要的条件:①可燃物;②与____________ 接触;③温度达到 氧化
命题角度:生活中采用的灭火方法所运用的原理。 例2 误的是 [2017· 淮安] 阻燃剂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时吸收热量,同时生成耐高 ( ) 温的氧化铝和水蒸气,起到防火作用。下列关于该阻燃剂防火原因的叙述中错
A
A.反应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生成氧化铝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
C.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浓度 D.反应能够降低温度,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__________。
着火点
[注意]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第16课时┃ 考点聚焦 考点2 灭火的方法及原理 根据燃烧的条件可以得出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氧气 (2)隔绝______________ 。 (3)使温度降到________ 以下。 着火点 灭火的原理实际上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个条件破坏其中________就可 灭火。 之一 [注意] 着火点是指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它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因 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只能是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严禁烟火等均可有效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3.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 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打电话报警等。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归类示例
► 类型一 燃烧条件的探究 命题角度: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例1 [2017· 兰州] 某同学用如图16-2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
命题角度:发生火灾时的正确应对方法。 例3 [2017· 广州] 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 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解析]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增大室内氧气含量,导致燃 烧更加剧烈。
[解析] 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 达到着火点;煤块经粉碎处理后燃烧得更快,是因为煤粉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 大。 [方法点拨]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在进行探究时,主要采用对比
实验,解题时要注意围绕燃烧的条件分析哪一个条件没有满足。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 类型二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二氧化碳隔绝空气或氧气。
[方法点拨] 灭火的基本原理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即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
其他物品隔离或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绝或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解题时要注意分辨所采用的方法是破坏了燃烧的哪一个 条件。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 类型三 防灾安全常识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
变式题 [2017·衡阳] 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 )
A
图16-4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有关安全方面图标的认识情况,A选项为可循环利用 材料的标志,与燃烧或爆炸无关。 [方法点拨]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是近年来中考命题方向。涉及火灾安全题目 解题时要注意分析燃烧的条件。另外,对一些安全图标的含义也应该有所了解 。
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
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
B
第16课时┃ 归类示例
图16-2 A. ①② C. ①④ [解析] B. ②④ D. ③④
第17课时┃ 考点聚焦
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