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学 复习资料

妇产科学 复习资料

产科羊水:妊娠早期来自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中期主要来自胎儿尿液。

早期妊娠症状与体征:1、停经;2、早孕反应;3、尿频;4、乳房变化;5、妇科检查:阴道粘膜和宫颈阴道部充血呈紫蓝色。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如何调节月经周期: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反馈调节实现。

大量雌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负反馈;同时又兴奋下丘脑分泌正反馈。

当下丘脑因受卵巢性激素负反馈作用的影响而使卵巢释放激素分泌减少时,垂体的促性腺激素释放也相应减少,黄体失去促性腺激素的支持而萎缩,子宫内膜因失去卵巢性激素的支持而萎缩、坏死、出血、剥脱,促成月经来潮。

在卵巢性激素减少的同时,解除了对下丘脑的抑制,于是又开始另一个新的周期,如此反复循环。

决定分娩的因素:1.产力2.产道3.胎儿4.精神心理因素总产程:即分娩全过程,是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娩出。

总产程不得超过24小时,分3个产程。

1.宫颈扩张期2.胎儿娩出期3.胎盘娩出期各产程的临床表现及处理·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临产开始至宫口完全扩张。

1.宫缩:了解子宫收缩的频率与强度。

方法(1)专人守护在旁(2)用监护仪2.胎心:(1)用Doppler仪或胎心听筒:潜伏期每1~2h听1次,活跃期15~30min听1次。

(2)用胎心监护仪。

3.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肛查了解,阴道检查4.描绘产程图5.精神安慰6.测BP7.休息8.鼓励进食,保持精力及体力9.鼓励产妇每2-4h排尿一次, 肥皂水灌肠。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

1.密切监测胎心2.指导产妇屏气3.保护会阴及接生4.新生儿处理·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后到胎盘剥离和娩出。

1.新生儿处理:清理呼吸道;Apgar评分;处理脐带2.协助胎盘娩出3.检查胎盘、胎膜;4.检查软产道5.预防产后出血:正常出血不超过300ml流产: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妊娠12周前终止,称早期流产。

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

可发展为难免流产。

妊娠高血压·影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体健康和胎儿发育均有不良影响,尤其发病早,持续时间长,当发展为子痫前期尤其是子痫时,可出现一系列严重母儿并发症甚至母儿死亡。

①对孕妇的影响: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脑出血;凝血功能障碍;HELLP综合征。

②对胎儿的影响:胎儿窘迫(胎儿宫内缺氧);胎儿生长受限,死胎;新生儿死亡。

·诊断:①病史:高危因素及临床表现;②高血压;③蛋白尿;④水肿。

·治疗:原则和目的:争取母体可以完全恢复健康,胎儿能够存活,以对母儿影响最小的方式终止妊娠。

(一)、妊娠期高血压:①休息;②镇静;③密切监护母儿状态。

(二)、子痫前期的治疗:原则:解痉、镇静、降压,合理时扩容和必要时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2)镇静:药物:地西泮(1)解痉:首选药物:硫酸镁。

硫酸镁用药指征:1、控制子痫抽搐及防止再抽搐;2、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发展为子痫;3、子痫前期临产前用药预防抽搐。

(3)降压:肼屈嗪。

(4)扩容:仅用于严重低蛋白、贫血。

(5)利尿:仅用与全身水肿、急性心衰、肺水肿、血容量过多且伴有潜在性肺水肿者。

(6)适时终止妊娠:治疗妊高症最有效的手段,应在积极药物综合治疗后,适时终止妊娠。

(三)、子痫的处理:①控制抽搐;②纠正缺氧和酸中毒;③控制血压;④控制抽搐后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的指征:①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仍无明显好转者;②胎龄已超过36周者;③胎龄未满34周,胎盘功能减退,而胎儿成熟者;④不足34周,胎儿未成熟,胎盘功能减退者,可用地塞米松促肺成熟后终止;⑤子痫控制后2小时。

HELLP综合症: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并发症,本病以溶血,肝酶升高及血小板减少为特点,常危及母儿生命。

子痫抽搐发作典型表现:眼球固定,口角面部肌肉抽搐,口吐白沫→全身及四肢肌肉强直抽搐→呼吸停止→持续1min,逐渐苏醒,呼吸恢复。

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异位妊娠。

·治疗:(1)期待疗法:适用于:①疼痛轻微,出血少;②随诊可靠;③无输卵管妊娠破裂证据;④血β-hCG<1000U/L且继续下降;⑤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3cm或未探及;⑥无腹腔内出血。

(2)药物疗法(3)手术治疗:适用于:①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腹腔内出血征象者;②诊断不明确者;③异位妊娠有进展者;④随诊不可靠者;⑤期待疗法或药物疗法禁忌证者。

胎盘早剥: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临床表现:妊娠晚期突然下腹痛与阴道出血·并发症:1.DIC;2.产后出血;3.急性肾功能衰竭;4.羊水栓塞。

【处理】抗休克,防治DIC和肾功衰,及时终止妊娠。

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分类及临床表现:典型症状: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

一般情况与出血量成正比。

(1)完全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初次出血时间早;(2)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胎盘边缘到达宫颈内口,未覆盖宫颈内口。

出血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量少;(3)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

初次出血时间、出血量、反复此时介于两者之间。

胎儿窘迫·临床表现:(1)急性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分娩期。

胎心率异常:心率变化是主要征象。

正常心率:120~160。

(2)慢性胎儿窘迫:胎动减少、消失。

·处理:急性胎儿窘迫:(1)一般处理:左侧卧位,给氧,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2)病因治疗;(3)尽快终止妊娠:宫口未开行剖宫产指征:a胎心率<120或>180,伴羊水污染二度b.羊水污染三度,伴羊水少c.胎儿电子监护CST或OCT出现频繁晚期减速或重度变异减速d.胎儿头皮血pH<7.20妊娠期糖尿病:GDM妊娠期发生糖尿病或葡萄糖耐量异常者,已知有糖尿病而合并妊娠者不包括在内。

妊娠后首次发现或发病的糖尿病。

·诊断:(1)病史:有糖尿病家族史;年龄大于30岁;肥胖;巨大儿分娩史;无原因反复流产史、死胎、死产等。

(2)临床表现:“三多一少”;(3)血糖测定:50克葡萄糖筛查试验:孕24~28周的孕妇,1小时血糖值≥7.8mmol/L为阳性;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确诊:糖耐量试验(OGTT)。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消失内失血量超过500ml。

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病因:⑴子宫收缩乏力;⑵胎盘因素;⑶软产道裂伤;⑷凝血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1)子宫收缩乏力或胎盘、胎膜残留:胎盘娩出后流血较多。

(2)胎盘因素致:胎儿娩出后数分钟流血,色暗红。

(3)软产道裂伤:胎儿娩出后立即流血。

(4)凝血功能障碍:胎儿娩出后持续流血且血液不凝。

·处理:原则: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预防感染。

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晚期或妊娠晚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

·临床表现:先兆子宫破裂:病理性缩复环:子宫收缩过强,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变短,子宫下段肌肉变薄拉长,两者间形成环状凹陷。

·诊断:根据典型子宫破裂病史、症状、体征。

根据前次剖宫产手术史、子宫下段压痛。

·处理:先兆子宫破裂:立即抑制子宫收缩;子宫破裂:无论胎儿是否存活均应尽快手术。

妇科阴道正常微生物群:正常阴道内有病原体寄居形成阴道正常微生物群。

G+需氧及兼性厌氧;G-需氧及兼性厌氧;专性厌氧;支原体及假丝酵母菌。

宫颈炎症临床表现:大部分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

宫颈充血、水肿。

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表现:无特殊症状,主要靠诊断:(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最简单辅助检查方法;(2)宫颈活检:最可靠,在碘试验不染色区取材;(3)高危型HPV-DNA检测。

子宫肌瘤: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

·分类:⑴按部位:宫体肌瘤,宫颈肌瘤。

⑵按与肌壁关系: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

·临床表现:症状:多无明显症状,与肌瘤部位、有无变性关系密切;与肌瘤大小、数目关系不大。

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⑵下腹包块:超过3个月妊娠大时可从腹部触及;⑶白带增多⑷压迫症状。

体症:与肌瘤大小位置数目以及有无变性有关。

可扪及子宫增大,质硬,不规则,结节状突起,粘膜下肌瘤位于子宫口或脱出于阴道内。

子宫内膜癌转移途径:直接蔓延;淋巴转移:为子宫内膜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血行转移。

卵巢肿瘤·转移途径:⑴直接蔓延和盆腹腔种植转移:是主要的转移途径;⑵淋巴转移。

·并发症:⑴蒂扭转;⑵破裂;⑶感染;⑷恶变。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

分葡萄胎、浸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葡萄胎·临床表现(1)完全性葡萄胎:①停经后阴道出血;②子宫异常增大、变软;③腹痛;④妊娠剧吐;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征象;⑥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⑦卵巢黄素化囊肿。

(2)部分性葡萄胎:子宫体积与停经月份相符或小于停经月份,一般无腹痛,早孕反应也不重,一般无黄素化囊肿。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病理:浸蚀性葡萄胎:(1)子宫肌壁内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水泡状组织;(2)可见绒毛结构;(3)滋养细胞增生和分化不良。

绒毛膜癌:(1)肿瘤常位于子宫肌层内;(2)细胞滋养层细胞和合体滋养层细胞不形成绒毛或水泡;(3)广泛侵入子宫肌层并破坏血管,造成出血坏死。

·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放疗为辅。

治愈率:绒癌80%,侵葡100%功血: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并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按发病机制可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功血两大类。

·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1)子宫内膜增长症:单纯型;复杂型;不典型;(2)增生期子宫内膜;(3)萎缩型子宫内膜。

·临床表现:子宫不规则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不定或增多,甚至大量出血。

·治疗:一线治疗是药物治疗。

首要任务:止血;主要任务:调整月经周期。

闭经:表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根据既往有无月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闭经。

·原发性闭经:年龄超过16,第二性征发育,月经未来潮;或年龄超过14,第二性征未发育者。

·继发性闭经: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