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快题常用规范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第一节选址和布置第大中型商店建筑基地宜选择在城市商业地区或主要道路的适宜位置。
大中型菜市场类建筑基地,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小区内的商店建筑服务半径不宜超过300m第商店建筑不宜设在有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厂房、仓库和易燃、可燃材料堆场附近;如因用地条件所限,其安全距离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第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
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第新建大中型商店建筑的主要出入口前,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留有适当集散场地。
第大中型商店建筑,如附近无公共停车场地时,按当地规划部门要求,应在基地内设停车场地或在建筑物内设停车库。
消防、交通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原有城市道路改为步行商业街时,必须具备邻近道路能负担该区段车流量的条件。
第步行商业街的宽度,根据不同情况,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改、扩建两边建筑与道路成为步行商业街的红线宽度不宜小于10m二、新建步行商业街可按街内有无设施和人行流量确定其宽度,并应留出不小于5m的宽度供消防车通行。
第步行商业街长度不宜大于500m并在每间距不大于160m 处,宜设横穿该街区的消防车道。
第步行商业街上空如设有顶盖时,净高不宜小于 5.50m,其构造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并采用安全的采光材料。
第步行商业街两侧如为多层建筑,因交通功能而设置外廊、天桥和梯道时,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
第步行商业街的各个出入口附近应设置停车场地。
5.3.1商业步行区的紧急安全疏散出口间隔距离不得大于160m区内的道路网密度可采用13-18km/km2。
532商业步行区的道路应满足送货车、清扫车和消防车通行的要求。
道路的宽度可采用10〜15m共其间可配置小型广场。
5.3.3商业步行区内步行道路和广场的面积,可按每平方米容纳0.8-1.0 人计算。
5.3.4 商业步行区距城市次干路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步行区进出口距公共交通停靠站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5.3.5商业步行区附近应有相应规模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或多层停车库,其距步行区进出口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并不得大于200m第一节校址选择第学校校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校址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场地干燥、排水通畅、地势较高的地段。
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二、学校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
学校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三、学校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 与机动车流量超过每小时270辆的道路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m 当小于80m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四、学校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五、校区内不得有架空高压输电线穿过。
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1000m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八、500m走读小学生不应跨过城镇干道、公路及铁路。
有学生宿舍的学校,不受此限制。
第二节学校用地第学校用地应包括建筑用地、运动场地和绿化用地三部分。
各部分用地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用地、运动场地、绿化用地之间有绿化带隔离者,应划至绿化带边缘;无绿化带隔离者,应以道路中心线为界。
二、学校建筑用地应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物周围通道、房前屋后的零星绿地、小片课间活动场地。
三、学校运动场地应包括体育课、课间操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整片运动场地。
四、学校绿化用地应包括成片绿地和室外自然科学园地。
第学校建筑用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
小学不宜大于0.8 :中学不宜大于0.9 :中师、幼师不宜大于0.7。
二、中师、幼师应有供全体学生住宿的宿舍用地。
有住 宿生的中学宜有部分学生住宿用地。
三、学校的自行车棚用地应根据城镇交通情况决定。
四、在采暖地区,当学校建在无城镇集中供热的地段时, 应留有锅炉房、燃料、灰渣的堆放用地。
第学校运动场地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作课间操之用 学每学生不宜小于2.3m2,二、 学校田径运动场应符合表三、 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
四、 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场地应为弾性地面。
五、 有条件的学校宜设游泳池。
第学校绿化用地:中师、幼师不应小于每学生 学不应小于每学生1m2小学不应小于每学生 第二节总平面布局 第 学校应有总平面设计,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建筑设计 第 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行政管理用房、服务用 房、运动场地、自然科学园地及生活区应分区明确、布局 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
第 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第 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 用房的位置。
。
小 中学每学生不宜小于3.3m2。
2m2中 0.5m2。
第学校的校门不宜开向城镇干道或机动车流量每小时超过300辆的道路。
校门处应留出一定缓冲距离。
第建筑物的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学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二、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h。
三、两排教室的长边一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 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第一节基地选择第四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根据城镇及工矿区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布点。
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三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托儿所、幼儿园的基地选择应满足下列要求:、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并满足有关卫生防护标准的要求。
二、方便家长接送,避免交通干扰。
三、日照充足,场地干燥,排水通畅,环境优美或接近城市绿化地带。
四、能为建筑功能分区、 出入口、 室外游戏场地的布置 提供必要条件。
第二节 总平面设计第 托儿所、幼儿园应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建筑物、 室外游戏场地、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做到 功能分区合理, 方便管理,朝向适宜, 游戏场地日照充足, 创造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第 总用地面积应按照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 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
每班的游戏场 地面积不应小于60m2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 其面积不宜小于下算值: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m2 = 180 + 20 (N — 1) 注:1、180、20、1为常数、N 为班数(乳儿班不计)。
2、室外共用游戏场地应考虑设置游戏器具、沙坑、洗手池和贮水深度不超过 0.3m 的戏水池等。
托儿所、幼儿园宜在供应区内设置杂物院, 并单独 设置对外出入口。
基地边界、 游戏场地、 绿化等用的围护、 遮拦设施,应安全、美观、通透。
30m 跑道、 托儿所、幼儿园宜有集中绿化用地面积, 并严禁种 第植有毒、带刺的植物。
第一章总则第为保证办公建筑设计在适用、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城镇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办公建筑设计。
其它建筑中的办公用房部分可参照本规范执行。
第办公建筑按高度划分应符合以下规定:一、建筑高度24m以下为低层或多层办公建筑;二、建筑高度超过24m而未超过100m为高层办公建筑;三、建筑高度超过100m为超高层办公建筑。
,尚应符合现行《民用第办公建筑设计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第一节基地第办公建筑的基地应选在交通和通讯方便的地段,并应避开产生粉尘、煤烟、散发有害物质的场所和贮存有易爆、易燃品等地段.第位于城市的办公建筑的基地,应符合城市规划布局的要求,并应选在市政设施比较完善的地段。
第工业企业的办公建筑,可在企业基地内选择联系方便,污染影响最小的地段建造,并应符合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法规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总平面第总平面布置宜进行环境及绿化设计。
第在同一基地内办公楼与其它建筑共建,或建造以办公用房为主的综合性建筑,应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互不干扰。
第建筑基地内应设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库)。
条件不允许时,可由有关部门就近统筹建设停车空间。
停车场地面积由当地规划部门确定。
第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好设备机房、附属设施和地下建筑物。
如设有锅炉房、食堂的宜设运送燃料、货物和清除垃圾等的单独出入口。
采用原煤作燃料的锅炉房,应留有堆放场地。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基地。
一、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并应选在交通方便、环境良好的地区。
二、在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地区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附近,基地的选择及建筑布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管理条例和保护规划的要求。
三、在城镇的基地应至少一面临接城镇道路,其长度应满足基地内组织各功能区的出入口、客货运输、防火疏散及环境卫生等要求。
第总平面。
一、总平面布置应结合当地气候特征、具体环境,妥善处理与市政设施的关系。
二、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
主要出入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入口车道上方宜设雨棚。
三、不论采用何种建筑形式,均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四、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五、总平面布置应处理好主体建筑与辅助建筑的关系。
对各种设备所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客房区和邻近建筑。
六、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安排各种管道,做好管道综合,并便于维护和检修。
七、应根据所需停放车辆的车型及辆数在基地内或建筑物内设置停车空间,或按城市规划部门规定设置公用停车场地。
八、基地内应根据所处地点布置一定的绿化,做好绿化设、计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新建文化馆宜有独立的建筑基地,并应符合文化事业和城市规划的布点要求。
第文化馆基地的选址应满足下列要求:一、位置适中、交通便利、便于群众活动的地段;二、环境优美、远离污染源。
第文化馆的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
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 三、在基地内应设置自行车和机动车停放场地,并考虑设置画廊、橱窗等宣传设施。
第文化馆庭院的设计,应结合地形、地貌及建筑功能分区的需要,布置室外休息活动场地、绿化、建筑小品等,创造优美的空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