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控加工工艺复习题

数控加工工艺复习题

数控加工工艺复习题一,填空题1.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可划分为阶段、半精加工阶段、阶段、光整加工阶段、超精加工阶段。

2.车刀角度的选择包括、、主偏角、副偏角和刃倾角的选择。

3.在切削加工过程中,根据切削运动在切削加工过程中的作用,可分为和4.切削运动中不断变化的三个表面是、和过渡表面。

5. 切削用量包括背吃刀量、、。

6.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其次是_______,而_______影响最小。

7.常用的刀具材料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四种。

8.主偏角是在基面中测量的平面与平面间的夹角。

9.由于工件材料、切削条件的不同,切削过程中常形成_______、______、_____和崩碎状切屑等四种切屑。

10. 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较低时,前角可以选得____些;强度和硬度较高时,前角选得______些。

11. 工序划分的原则有和。

12. 定位误差包括误差和误差两种类型。

13. “一面两孔”的定位方法,限制个自由度。

通常一个为圆柱销和另一个为。

14. 基准不重合误差主要由工艺基准和不同引起的。

15. 划分工序的主要依据是是否改变和加工是否。

16. 在工艺尺寸链中间接得到的、最后保证的尺寸称为。

17. 当金属切削刀具的刃倾角为负值时,刃尖位于主刀刃的最高点,切屑排出时流向工件_______表面。

18. 切削加工时,工件材料抵抗刀具切削所产生的阻力称为_______。

19. 短圆柱销限制了工件的_______个自由度。

20.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有_______、_______两种走丝方式。

二,选择题1. 确定外圆车刀主后刀面的空间位置的角度有()。

(A)γo和αo(B)αo和K r′ (C)K r和αo(D)λs和K r′2. 分析切削层变形规律时,通常把切削刃作用部位的金属划分为()变形区。

(A)二个(B)四个(C)三个(D)五个3. 在切削平面测量的车刀角度是()。

(A)前角(B)后角(C)楔角(D)刃倾角4. 车削用量的选择原则是:粗车时,一般(),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切削速度v。

(A)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B)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大的进给量f;(C)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大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D)应首先选择尽可能小的吃刀量ap,其次选择较小的进给量f。

5. 切削用量三要素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程度为()(A)背吃刀量最大,进给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B)进给量最大,背吃刀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C)切削速度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D)切削速度最大,背吃刀量次之,进给量最小;6. 刀具几何角度中,影响切屑流向的角度是()。

(A)前角;(B)刃倾角;(C)后角;(D)主偏角。

7. 切削刃形状复杂的刀具宜采用()材料制造较合适。

(A)硬质合金(B)人造金刚石(C)瓷(D)高速钢8.YG类硬质合金主要用于加工()材料(A)铸铁和有色金属(B)合金钢(C)不锈钢和高硬度钢(D)工具钢和淬火钢9.下列那种刀具材料硬度最高()(A)金刚石(B)硬质合金(C)高速钢(D)瓷10. 刀具材料在高温下能够保持较高硬度的性能称为()。

(A)硬度(B)红硬性(C)耐磨性(D)韧性和硬度11. HRC表示()。

(A)布氏硬度(B)硬度(C)维氏硬度(D)洛氏硬度12. HSK刀柄柄部锥度为()。

(A)7:24;(B)1:10;(C)1:5;(D)1:1213. 金刚石刀具与铁元素的亲和力强,通常不能用于加工()。

(A)有色金属;(B)黑色金属;(C)非金属;(D)瓷制品14.过定位是指定位时,工件的同一()被多个定位元件重复限制的定位方式。

(A)平面(B)自由度(C)圆柱面(D)方向15.若工件采取一面两销定位,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A)六个(B)二个(C)三个(D)四个16. 在磨一个轴套时,先以孔为基准磨外圆,再以外圆为基准磨孔,这是遵循()的原则。

(A)基准重合(B)基准统一(C)自为基准(D)互为基准17. 精基准是用()作为定位基准面。

(A)未加工表面(B)复杂表面(C)切削量小的(D)加工后的表面18. 选择粗基准时,重点考虑如何保证各加工表面(),使不加工表面与加工表面间的尺寸、位置符合零件图要求。

(A)对刀方便(B)切削性能好(C)进/退刀方便(D)有足够的余量19. 轴类零件加工时,通常采用V形块定位,当采用宽V形块定位时,其限制的自由度数目为()。

(A)三个(B)四个(C)五个(D)六个20.车细长轴时,要使用中心架或跟刀架来增加工件的()。

(A)韧性(B)强度(C)刚度(D)稳定性21. 铣床上用的分度头和各种虎钳都是()夹具。

(A)专用(B)通用(C)组合(D)随身22. 零件的机械加工精度主要包括()。

(A)机床精度、几何形状精度、相对位置精度(B)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装夹精度(C)尺寸精度、定位精度、相对位置精度(D)尺寸精度、几何形状精度、相对位置精度23. 换刀点是指在编制数控程序时,相对于机床固定参考点而设置的一个自动换刀的位置,它一般不能设置在()。

(A)加工零件上(B)程序原点上(C)机床固定参考点上(D)浮动原点上24. 下列关于尺寸链叙述正确的是()。

(A)由相互联系的尺寸按顺序排列的链环;(B)一个尺寸链可以有一个以上封闭环;(C)在极值算法中,封闭环公差大于任一组成环公差;(D)分析尺寸链时,与尺寸链中的组成环数目多少无关。

25. 制订加工方案的一般原则为先粗后精、先近后远、先后外,程序段最少,()及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A)走刀路线最短(B)将复杂轮廓简化成简单轮廓(C)将手工编程改成自动编程(D)将空间曲线转化为平面曲线26. 车削加工适合于加工()类零件。

(A)回转体(B)箱体(C)任何形状(D)平面轮廓27. 车削加工的主运动是()。

(A)工件回转运动(B)刀具横向进给运动(C)刀具纵向进给运动(D)三者都是28. 数控车削用车刀一般分为三类,即()。

(A)环形刀、盘形刀和成型车刀(B)球头刀、盘形刀和成型车刀(C)鼓形刀、球头刀和成型车刀(D)尖形车刀、圆弧形车刀和成型车刀29. 车削时为降低表面精糙度,可采用()的方法进行改善。

(A)增大主偏角(B)减小进给量(C)增大副偏角(D)减小刀尖圆弧半径30.端铣时应根据()选择铣刀的直径。

(A)背吃刀量(B)侧吃刀量(C)切削厚度(D)切削宽度31用立铣刀加工轮廓时,铣刀半径应()工件轮廓最小曲率半径(A)小于或等于(B)大于(C)与轮廓曲率半径无关(D)大于或等于32. 下列叙述中,()适宜采用数控铣床进行加工。

(A)轮廓形状特别复杂或难于控制尺寸的回转体零件(B)箱体零件(C)精度要求高的回转体类零件(D)特殊的螺旋类零件33. 在三坐标数控铣床上,加工变斜角零件的变斜角面一般应选用()。

(A)模具铣刀;(B)球头铣刀;(C)鼓形铣刀;(D)键槽铣刀。

34.铣削加工时,为了减小工件表面粗糙度Ra的值,应该采用()。

(A)顺铣(B)逆铣(C)顺铣和逆铣都一样(D)依被加工材料决定35.采用立铣刀铣削平面零件外轮廓时,应沿切削起始点的延长线或()方向切入,以避免在切入处产生刀具刻痕。

(A)法向(B)切向(C)法向和切向均可(D)任意方向36. 铰孔时对孔的()纠正能力较差。

(A)表面粗糙度(B)尺寸精度(C)位置精度(D)形状精度37. ()是孔加工的标准刀具。

(A)成形车刀(B)拉刀(C)麻花钻(D)插齿刀38. 加工中心和数控铣镗床的主要区别是加工中心()。

(A)装有刀库并能自动换刀(B)加工中心有二个或两个以上工作台(C)加工中心加工的精度高(D)加工中心能进行多工序加工39.立式加工中心是指()的加工中心。

(A)主轴为水平(B)主轴为虚轴(C)主轴为垂直(D)工作台为水平40. 精加工φ30以上孔时,通常采用()(A)镗孔;(B)铰孔;(C)钻孔;(D)铣孔。

41.采用刀具预调仪对刀具组件进行尺寸预调,主要是预调整()。

(A)几何角度(B)轴向和径向尺寸(C)粗糙度(D)锥度42.加工中心加工时,零件一次安装应完成尽可能多的零件表面加工,这样有利于保证零件各表面的()。

(A)尺寸精度;(B)相互位置精度;(C)表面粗糙度;(D)形状精度。

43. 电极丝直径d与拐角半径R、放电间隙δ的关系为()。

(A)d≤2(R-δ)(B)d≥2(R-δ)(C)d≤(R-δ)(D)d≥(R-δ)44. 脉冲宽度加大时,线切割加工的表面粗糙度()(A)增大(B)减小(C)不确定(D)不变45.下列叙述中,()不是线切割加工的特点。

(A)要求刀具有足够的刚度(B)刀具简单(C)材料利用率高(D)可以加工高硬度金属材料46. 数控机床加工位置精度高的孔系零件时最好采用()。

A、依次定位B、同向定位C、切向进刀D、先粗后精47. 选用()基准作为定位基准,可以避免因定位基准和测量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定位误差。

A、设计B、测量C、装配D、工序48. 用数控铣床加工较大平面时,应选择( )。

A、立铣刀B、面铣刀C、圆锥形立铣刀D、鼓形铣刀49. 数控铣床对铣刀的基本要( )。

A、铣刀的刚性要好B、铣刀的耐用性要高C、根据切削用量选择铣刀D、A,B两项50. 在车床上精加工轴类工件时应选择()。

A、λs=0B、λs>0C、λs<0D、不确定51. 下图哪个工件的装夹方式是正确的()。

52. ()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后刀面与切削表面之间的摩擦。

A、前角 B 、后角 C 、螺旋角 D 、刃倾角53. 在刀具磨损的三个阶段中,作为切削加工的是()阶段A、初期磨损B、正常磨损C、急剧磨损D、后期磨损54. 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是( )。

A、后角B、主偏角C、前角D、刃倾角55. 刀具磨损到一定的限度就不能再继续使用,这个磨损限度称为()。

(A)磨钝标准(B)磨损极限(C)耐用度(D)刀具寿命56. 刀具刃磨后自开始切削直到磨损量达到磨钝标准所经历的总切削时间称为()。

(A)磨钝标准(B)磨损极限(C)耐用度(D)刀具寿命57. 尺寸链组成环中,由于该环减小使封闭环增大的环称为()。

(A)增环(B)闭环(C)减环(D)间接环58. CBN刀具是指( )材料。

(A)立方氮化硼(B)人造金刚石(C)金属瓷(D)瓷三,判断题1. 用中等切削速度切削塑性金属时最容易产生积屑瘤。

( )2. 刀具前角越大,切屑越不易流出、切削力也越大,但刀具的强度越高。

()3. 精加工时首先应该选取尽可能大的背吃刀量。

()4. 前角增加,切削力减小,因此前角越大越好。

()5. 背吃刀量是根据工件加工余量进行选择的,因而与机床功率和刚度无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