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练习题
学生在小组内开展口算比赛。
学生说一说“48-9”和“39+5”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根据条件列式计算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估算的方法。
观察思考,独立列式计算,交流订正。
独立分析题中给出的信息数据和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进一步明确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并适时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没有括号四则运算的顺序提高计算能力。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基础有一定的差异,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的迁移有一定的自主性。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通过练习,指导学生掌握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10=256 =10
三、解决问题
1、篮球每个45元,足球每个65元体育老师买了5个篮球和1个足球,一共要多少钱?
2、小熊8分钟可以跑完2400米,小猴每分钟跑400米,小猴每分比小熊多跑多少米?
3、一辆汽车从幸福村开往市区,每小时行65千米,开出2小时后,离市区还有32千米,幸福村到市区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72+8
=80(本)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并理解逆推法、可以先求出两层书本数相同时各有多少本,再将下层的书归还,从而解决问题
同时学生也可思考其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综合性的问题,不仅了解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而且训练了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1、巩固知识:
(1)在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中,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学生通过练习、交流讨论,掌握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熟练掌握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复习旧知
(1)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25+6-5 32*2+6 15/3*4 26-4*5 3*5+7*10
(2)计算下列特各题:
65+42*3 125/5-180/90 127-27/9 25*4+32*2
(2)你学会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哪些问题?
2、小结。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一、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45*21/7 69+345-197 78-13*5 64*4-125/5
二、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
1、12+48/6 2、356-37+63 3、150/5*3
=60/6 =356-100 =150/15
课题: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练习题
科目:数学
教学对象:四年级
课时:第3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练习一”主要是针对例1—例3中所学习“不含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练习与巩固。一共安排了10道练习题。这10道练习题中,有的是对不含括号的同级运算练习,有的是对不含括号的两级运算的练习,也有的是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理解的进一步巩固和帮助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练习一
学生分别说一说每道口算的运算顺序
在笔算前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了解课堂所要学习的内容
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唤起学生的记忆,为接下来的练习扫清知识障碍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1—9题
(1)第1题让学生进行口算
(2)第2题教师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分析题目条件,然后列式计算。
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每步列式表示的意思
(3)第3题解决问题的信息比较隐蔽:六边形的六条边隐含在图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需要先算出,正方形有四条边需要学生明确
(4)第4题出示题目后,让学生先进行估计,并分别说出自己如何估计的。
最后通过笔算,计算出结果
八、板书设计
不含括号的四则运算练习课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对不含括号的两级运算的练习,学会正确地进行计算。“数学源于生活”,课堂上再现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便于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就能获取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放心、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现知识的迁移。因为有了前面两步混合运算的知识基础,学生可以顺利地进行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觉地把计算与应用联系起来,进一步加深了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练习,进一步加深对没有括号的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又达到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出示“练习一”第10题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出问题:如何计算书架上、下层各有多少本书?
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适时指导,并板书:
上层:114/2-8
=72-8
=64(本)
下层:144/2+8
(5)第6、7题出示题目后,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过程要求:
1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思考要求什么,应该知道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3及时反馈解决问题的情况
(6)第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解决,并说出解答的思路和过程,确定解决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指名板演,教师巡视,个别提示。
交流解题方法、过程,如:你是如何理解“养鸭的只数是鸡的一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