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教案
7.3导线测量外业工作
课时安排
4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熟悉控制测量的基本工作,重点掌握直线定向的基本原理和方位角的推算方法,熟悉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测角、量变、测高差)。
第6周
3.4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方向观测法;)
3.5竖直角测量
3.6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课时安排
4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熟悉方向观测法的观测程序、记录、计算;掌握竖直角的观测原理及竖直角计算公式的确定,及了解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页面请另纸附后):见电子课件。
基本内容:1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
2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和成果计算
3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和观测方法
4光电测距的基本原理以及使用
重点:钢尺量距的方法,精密量距的成果计算
难点:精密量距的成果计算
视距测量的基本原理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第9周
CH7小地区控制测量
7.1控制测量概述
7.2直线定向及坐标正反算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页面请另纸附后):见电子课件。
基本内容:1首先熟悉经纬仪各部分的构造
2练习经纬仪的测站安置工作
3最后测回法观测水平角,每组观测不少于3个测回
重点:1经纬仪的光学对中和整平
3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程序
难点:光学经纬仪的操作使用(对中、整平)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2.大地水准面的含义及特性
讨论、思考题、作业:
思考:测量的坐标系与数学上的有何异同?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第2周
CH2.水准测量
2.1水准测量原理
2.2水准仪和水准尺
2.3水准测量的方法
2.4水准测量成果计算
课时安排
4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水准仪、水准尺构造和操作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基本程序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页面请另纸附后):见电子课件。
基本内容:1.道路与桥梁工程测量的任务
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
4.地面点位的确定原理
5.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重点:1.测量工作的基准面、基准线
2.地面点位确定的基本原理
3.测量的坐标系统
难点:1.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难点:1 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2光学经纬仪的操作使用(对中、整平)
讨论、思考题、作业:
思考题:同一铅垂线不同高度的点其水平读数与竖直盘读数是否相同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第5周
实习二:经纬仪的认识实习,及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通过实验,要求学生了解光学经纬仪的构造,重点掌握经纬仪的使用方法,以及测回.1角度测量原理
3.2 DJ6型光学经纬仪
3.3 DJ6型光学经纬仪读数装置和操作使用
3.4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方法(测回法)
课时安排
4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角度测量的原理,了解光学经纬仪的构造,重点掌握和测角方法,以及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程序,记录,计算。
通过实验进一步熟悉经纬仪的操作,练习方向观测法的观测程序、记录、计算;掌握竖直角的观测方法和记录、计算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页面请另纸附后):见电子课件。
基本内容:1方向法观测水平角(每组不少于2各测回)
2竖直角的观测测量(每个同学需观测1个自选目标)
重点: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
难点:竖直角的计算公式的确定
基本内容:1.首先了解仪器的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练习水准仪的测站安置工作
3.练习初平、照准、精平、读数
4.练习记录、计算的方法
重点:1.水准仪的测站安置工作
2.初平、照准、精平、读数
3.水准测量的记录计算
难点:1.水准仪的测站安置工作
2.水准仪的初平、照准、精平、读数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难点:1.水准仪的构造
2.水准仪的轴线条件
讨论、思考题、作业:
思考:地下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第3周
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实习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了解水准仪的构造,掌握其使用方法;熟练掌握水准测量的读数和记录、计算的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页面请另纸附后):见电子课件。
基本内容:1方向法观测水平角
2竖直角的测量(竖直度盘的构造特点,竖直角的计算公式)
3角度测量误差分析及注意事项
重点:竖直角的观测、记录、计算
难点:竖直度盘的构造特点,竖直角的计算公式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第7周
实习三:方向法观测水平角与竖直角的观测
课时安排
2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讨论、思考题、作业: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第8周
CH4距离测量
4.1钢尺量距
4.3视距测量
4.4电磁波测距
课时安排
4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熟悉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掌握精密量距方法及成果计算,了解视距测量的原理和观测方法,和红外测距仪、全站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页面请另纸附后):见电子课件。
《工程测量》课程教案
第1周
1.绪论
1.1道路与桥梁工程测量的任务
1.2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3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
1.4地面点位的确定原理
1.5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课时安排
4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测量学的研究内容,及工程测量的研究内容和任务,重点掌握了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及地面点位确定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页面请另纸附后):见电子课件。
基本内容:1.水准测量原理
2.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
3.水准尺和吃垫
4.水准仪的使用
5.水准点和水准测量施测
6.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重点: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
2.水准仪的测站安置和使用
3.基本概念:视准轴视差产生的原因消除的办法
4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页面请另纸附后):见电子课件。
基本内容:1水平角测量原理
2竖直角测量原理
3 DJ6光学经纬仪的构造
4 DJ6光学经纬仪的读数与操作使用
5光学经纬仪的操作使用
6测回法观测水平角
重点:1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
2光学经纬仪的操作使用(对中、整平、瞄准、读数)
3测回法观测水平角的程序、记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