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作文辅导要点及提高技巧

高中语文作文辅导要点及提高技巧

高中语文作文辅导要点及提高技巧一、作文写好作文宗旨:文章源于生活。

有了生活做底蕴,才能够写出有血有肉的东西出来,写起来才能不费力气。

其实写作文很有趣,试着想一想如果把你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东西、一瞬间涌现的感触,自己亲手用笔写下来,放起来,若干年后恍然间看到,拿出来读一读,那该会是什么样感觉。

我们有些学生看到作文题目就头疼,这是为什么呢,主因在于对生活的观察不够细致,或者没有好好的在享受生活。

比如说一次出游,现在很多人出去旅游就是为了去拍照留念,然后吃吃喝喝就完了,还累得不轻;其实出去走走真的很好,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学习工作繁忙之余多出去走走,能够让压力得到很好的释放,生活节奏太快,不要让游玩的脚步也那么快,去看看花草树木,人文景观,与大自然共呼吸,享受每一刻放松的时光。

写好作文第二步:做好人生记录——日志。

写出作文很简单,将你人生的生活轨迹,用笔刻录下来,如果你能培养出写生活感悟的习惯,写一篇小小的百十来字的作文,岂止是手到擒来,简直是家常便饭般容易。

我的建议是,培养动笔写字的好习惯。

如今的科技普及,网络发达,我们接触电脑的时候多了,无纸化办公理念的普及更加速了手写字的衰落。

而国外一项研究发现,人用电脑打字多了,会降低对文字的敏感性,以至于有些字在电脑上可以打出来,用手写反而写不出来的境况,换言之,人的记忆力退化了。

因此,手写字又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手写字可以加深对文字的认同,直白的说就是能更容易随手写出来。

写日记是一个能够最快最有效的提高文字能力的方法,但我希望,写日记不要成为我们的一个任务,而是我们的一个习惯。

据我所知,古往今来,许多名家都有写日记的习惯,古今中外无论政治家还是军事家,无论思想家还是文学家概莫能外。

或许我们仅仅只想提高作文分数而已,不想成为什么什么大家,那我非常郑重的说,动手去写你的人生记录吧。

写日记不要受什么局限。

因为这不是一项任务,这是一个我们自己的事情,是需要自己负责的。

我不认为日记每天都得写,我的建议是每周写那么几篇,在我们一天结束的时候,将我们一天的经历、感悟记下来,无论是叙事、说明还是心情抒发,无论是喜是忧,留给几年后的自己。

写好作文第三步:阅读。

阅读,读好文章,读被大众认可的文章。

好的文章,承载着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读一本书,其实也是在阅读作者的内心世界。

快餐式文化挤占了我们太多阅读的时间,许多优秀的书籍被编成电视节目,因为参杂了外人的理解,反而失去了文章的原汁原味,有些甚至违背了作者的本意。

教科书上的文章都是精挑细选下来的,有些文章甚至用了很多年都未被更改,这说明了一个道理,那些被历史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

这就好像是流行歌曲,好的歌曲不需要什么宣传,能被人们口口传诵,有些歌曲几年几十年后我们还觉得好听,那就是经典。

阅读就如同听歌一样,读什么样的书,读被大众认可、经久不衰、堪称经典的书。

写好作文第四步:学会技巧。

无巧不成书,写文章也是一样,要知道,好的文章都是经过一番心思的:1、拟题。

题目应力求简洁凝炼,形象生动,拟题原则是“小”“准”“新”,能展示文采,先声夺人。

如可借用以下手法:1)使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2)化用古诗文。

3)有地方乡土气息。

4)化用历史、文学素材。

5)揭示哲理。

这就启发我们平时拟题时要多推敲,多润色,让题目首先成为亮点。

而考场上时间紧凑,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多加以思考。

2、语言。

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感染读者,成为文章的魅力之所在。

生动形象的语言,表现在写景时,绘声绘色,使人如临其境;写人时,神形毕肖,让人如见其行;论理时,亦庄亦谐,准确鲜明,给人一种内在的逻辑力量。

语言一般具有以下特色:1)富有个性。

2)整散结合。

3)蕴含哲理。

4)旁征博引。

3、体裁。

“文体不限”“文体自选”给予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

形式上的创新也是“构思新巧”的较好体现,同时考生的创造性思维、个性也能得到展示张扬。

有许多考生选择写散文、诗歌、小小说、童话、寓言、故事新编、科幻故事等等实话实说、实验报告、会议记录与名人对话、戏剧剧本、日记、医药说明等文体赢得了满分。

日记体、书信体,这是抒发情感刻划内心的最好形式,可以将复杂的情节演化成具体的时间流程,也可以借助第二人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章节体,便于表达自己的多重情感、多层论点,叙写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使许多复杂的故事和情感变得条理有序。

剧本体,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将故事情节压缩在几个人物、几个场景和几段对话中表现独特的主题。

童话、寓言和科学幻想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对大自然和未来世界的描摹,写出生动、新颖、神奇的故事。

其它如小小说、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新闻、演说辞、论辩、个人计划总结、读后感和会议记录等实用性很强的文体都有自己固定的格式,都可以成为我们作文内容的外部形式,而我们又可以借助这些特色各异的形式的特点为我们的作文内容服务,使我们的文章更富于创造性。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选定了写议论文就要写得像议论文,选定了写散文就要写得像散文,应注意不要写成四不像。

从具体的操作过程看,高考作文要求考生:①考虑该话题最适合哪种体裁。

河北一考生的《奔腾吧,黑马》以诗歌的形式,富有哲理的语言,阐述一匹黑马由平庸到一鸣惊人的成长历程,句式灵活,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②要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体裁。

江苏一考生的《我的自述》以童话的体裁,采用了独特的叙述角度,写的是“狗眼看人”,把一个虚伪、奸诈、贪婪的张局长,说成了沉稳、敦厚、廉洁的好干部;把他的贪污、腐化,说成是“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极具讽刺意味,适合作者的写作风格。

③用这个体裁写能否写出新意。

河南一考生的《成长的历程》作者化己为鹰,以鹰的口吻讲述了一系列有关成长的小故事,充满了神话色彩,阐述道理清楚,又新颖别致。

解题策略训练5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专题目标导引所有的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在高考中脱颖而出,获得高分,那么,如何才能使这一“理想”变成现实呢?应该做好平时备考与考场发挥两大环节。

一、备考策略可用10个字概括:一纵、一横、点点练、天天读。

1.“一纵”——纵向练好各种文体,既做一个多面手,又要有自己的“撒手锏”。

话题作文和新型材料作文可自选文体,因此我们首先要熟悉各种文体,严格地按固定文体进行训练,比如规范的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小说等,领悟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及写作要领,这一基础工作一定要做好。

因为从2015年起,有的高考作文有文体限制,如写议论文、写说明文。

在这个过程里,考生可通过实践发现自己的写作优势:擅长于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擅长于写小说、散文、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或者是戏剧、寓言等文体?进而可多次地潜心训练这种文体,练出自己的“撒手锏”,形成自己的特色。

2.“一横”——储备素材,建立素材“根据地”,写作时便可左右逢源。

储备素材,应分门别类。

例如可按照以下10个方面进行积累和整理:“生存与生活”“交往与合作”“德行与情感”“学习与教育”“环境与社会”“价值与理想”“方法与效率”“辩证与科学”“思想与文化”“联想与想象”。

储备素材还要注意素材的变通问题。

例如把平时多用于德行的素材变通到谈教育的文章里,不仅能扩大题材的使用范围,增大素材的相对储量,而且,由于改变素材的使用范围,还可能给人以新的启发。

3.点点练——进行分点训练,“点点”为营,步步提高。

所谓“点”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按2016年《考试大纲》中的要求进行分点训练,尤其要在“发展等级”上下功夫,要对其中经常涉及的技能加以突破。

例如“深刻”一条中的“观点具有启发性”;“丰富”一条中的“材料丰富”;“有文采”一条中的“词语生动”“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有创新”一条中的“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有个性色彩”等能力点,都要分点专门训练。

其二是按考场作文的关键环节进行分点训练。

第一是审题和入题训练,关键是要解决审题的准确性和入题的独特性;第二是拟提纲训练;第三是拟题训练,训练在与标题、话题或所供材料(包括图画)及文章内容相符的前提下拟出别致、精彩的题目的能力;第四是开头和结尾训练,切实掌握开头和结尾常见的方法,使自己的作文能先声夺人,又能耐人寻味;第五是片断训练,一篇文章如果有几处甚至一处精彩的局部,就会显著提高作文的档次。

4.天天读——每天读一篇优秀散文、小小说,或者优秀习作,特别是近一二年优秀的高考作文。

只要潜心研读,细细品味,注意借鉴,日积月累,心中有了几十篇乃至上百篇优秀文章作为底气,作文就一定会大有长进。

二、考场策略2016年高考已打破了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势,命题作文、新型材料作文强势登陆,昭示了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灵活多样时代的到来。

当然,话题作文仍是主要形式。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话题作文的写法,再介绍一下新型材料作文的写法。

第一,话题作文的写法。

(一)内容篇——充实你的作文1.审题:多角度审视,将话题大而化小,虚而化实。

比如2016年高考安徽卷话题作文“读”,就可以想到读父母、读同学、读老师、读自己,父母、同学、老师、自己都是一本本耐读的书,这样就化虚为实,容易下笔了。

注:可换新作文如2016年,以增强新颖性。

2.立意:选定某一角度纵向思考,力求正确、深刻、有新意。

例如以“气”为话题,若从横向上去思考,有节气、骨气、志气、朝气、锐气、霸气、邪气、正气等若干种“气”。

如果从纵向上去思考,就其中的一种纵深延伸,就有可能挖掘出新的意蕴来。

比如“正气”,可由此联想到历史上一长串名字:“留胡节不辱”的苏武;“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岳飞;“金戈铁马,气吞残虏”的陆游;“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铸造民族魂的鲁迅……进而再开掘出人活着就应有一股浩然正气等主题。

3.材料:选材恰当,力求丰富,有时代感。

围绕中心选择恰当材料,是作文的基本要求。

但不能就此止步,一篇优秀的作文,其材料要充实丰富,是记叙文,就应多角度多侧面地写人叙事,抒情达意;是议论文,论据就要典型而充分,这样才能全面展示作者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材料还要有时代感有新鲜感,不能老是屈原、岳飞、文天祥、瓦特、牛顿、爱迪生(必要时也可用,但要叙述简洁、点到为止),没有新意,流于平庸。

要结合现实,选一些刚刚发生的、切合自己观点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入文,以给人一种新鲜、亲切的感觉。

即使用旧素材、也要尽量“新翻杨柳枝”,或“反弹琵琶”,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去思考、去运用。

4.情感:力戒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力求讲真话、抒真情。

例如写“心灵的选择”,未必都要写生与死之间、善与恶之间的选择,或者隐于困境(如农村孩子的失学,城市孩子父母离异等)时的选择,因为这类题材一则显得离生活距离远,编造痕迹重,二则写得人多。

而诸如《状元凉粉》等优秀作文却因写的是生活琐事而给读者送来一股清新之气。

再如在一次考试中写“生命的价值”这一话题,很多学生写“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创造”,而有一学生却这样立意:“人活着首先为自己,其次为亲人,再次为朋友,另外也为与自己为敌或不理解自己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