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童年游戏合集

童年游戏合集

童年游戏合集1、拍洋画:拿着从小商店买来的“洋画”,凑在一起放在桌子上,“拍”和“吸”两种方式让洋画翻过来;或者其中一人放桌子上一张,另一人拿一张在手中采用拍得方式,让洋画放过来,一人一次或者赢得人继续,翻过的便归赢的人所有。

、2、打四角(打宝)四角是由普通课本折成的。

一人把“宝”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自己的“宝”往对方“宝”旁边用力砸,靠气流把它冲翻,也有直接往“宝”上砸的,对方的四角被打翻过去那么对方的便被你赢走。

3、跳棋:你的营区:起初你10 颗棋子的放置位置,是一个正三角形你的目标:你的10 颗棋子要离乡别井,连走带跳奔向对家,完全占领正对面的营区走法:1、走子:只能一步走,棋子可六个方向走动,每步只能达到相邻的空位上2、跳子:可以连续跳,隔一个棋子可以跳,如果跳过后仍有子可以隔子跳那就可以继续,知道不能跳为止或者在能跳到的任意一个位置停下来。

(跳子是跳棋的特色,只有理解了跳子的原理才能玩好跳棋)4、丢沙包:规则说明:游戏的人数最少要在三人以上,最高不限。

在一个大约是羽毛球场大小的地区中游戏,其中的两个人站在场地的两端,为丢沙包的人,两人互相传接。

其余的一人在场地中可任意跑动,躲避两个人的沙包传接。

被打到则算死掉一次。

相反,被场中的人接到沙包一次,就可以得到一命。

场地中者接到沙包后,可以“保命”或“点地”。

保命即使保存着一条命。

点地就是不保存着一条命,但须在场地中点一下地,再向场外扔出。

也有的规则是接到沙包后可以救死掉的人上场,所以游戏结束的时间就是所有人都死掉的时间。

5、跳房子:规则说明:1、以3-5人游戏为宜,首先排定游戏顺序,游戏开始,先由第一人将布沙袋抛进第一格,用单脚跳跳进第一格,接着用单脚将布沙袋踢进第二格,然后用双脚跳进第二格,再将布沙袋双脚夹进第三格,接着用单脚跳进第三格,这样单脚、双脚地交替踢布沙袋,直到布沙袋踢出第六格,双脚跳出第六格,算一次成功,可得10分,然后再从第一格重新做起。

若在某格失误,可在下一轮时,从失误格做起。

几轮以后,以得分最多者为第一名,以此类推。

2、另一种玩法与上面的介绍略有不同,就是抛沙袋的时候是背对着格子抛的,先抛进第一格,然后同上利用单双脚交替跳格,不同的是在路过沙袋所在的格子时要将沙袋捡起拿着,然后完成后面的跳跃至第六格,跳回来时不能跳进此轮中沙袋在的那个格子,回到出发点。

第二次再扔到第二格,以此类推,直到第六格,如果哪次不小心踩线或其他违规则换人轮流,每个人可以接着自己上次失误时该投的格数继续。

还有的地方会在第六格的上面画个大圈叫做海,相当于跳格的最后一次要跳的格。

6、跳皮筋:规则说明:跳皮筋的孩子一般分两组,以手心手背分组,以石头剪子布决定谁先跳。

后跳的一组选两个人撑皮筋。

无论跳什么花样,皮筋高度都基本要从踝关节跳到头顶,我们称为:脚脖-腿肚-膝盖-大腿-腰-肩-细脖-头顶(腰部以下分单腿双腿,侧腰正腰),有的还要加上大举,就是手撑皮筋,两臂高高举起。

跳的节奏也分:普通,飞(没有停顿快速跳完一套),颠(跳每个步骤前都要原地跳两下)。

跳的一组可以一个一个轮流跳,也可以一起跳;全体顺利跳完一遍,就可以升高度了。

哪个人失误,同组的一人可以重跳一遍救他。

如果全体失误,就换撑筋的一组跳。

7、丢手绢:规则说明:开始前,大家推选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

游戏开始,大家一起唱起《丢手绢》歌谣,被推选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外行走。

在歌谣唱完之前,丢手绢的人要不知不觉地将手绢丢在其中一人的身后。

被丢了手绢的人要迅速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然后迅速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沿着圆圈奔跑,跑到被丢手绢人的位置时蹲下,如被抓住,则要表演一个节目,可表演跳舞、讲故事等。

如果被丢手绢的人在歌谣唱完后仍未发现身后的手绢,而让丢手绢的人转了一圈后抓住的,就要做下一轮丢手绢的人,他的位置则由刚才丢手绢的人代替。

因此游戏是大家围成圆圈进行的,所以丢手绢的人和被丢手绢的人跑动时圈数不能太多,防止因跑动圈数太多而头晕跌倒。

8、踢毽子:9、挑棍:规则说明:准备一大把游戏棒,玩的时候要席地而坐,把手中的游戏棒在一定高度上撒下,然后一根一根取出,抽取的时候只能拿一根,但要保证其他的不能动,然后利用这根棒来挑其他棒出来,唯一的要求也是保证其他棒不能动,挑出来的算你赢的,直到出现失误就换另一个人重新来,两个人最终比谁挑出的棒多谁赢。

10、老鹰捉小鸡:11、摸瞎子:规则说明: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如教室、家里或地上画个圈,用红领巾把一个人双眼蒙上,去捉其他人,被捉住的人就要当“瞎子”。

当“瞎子”的人,还要充分用耳朵来判断,练习听力以及在黑暗中的行动能力。

12、跳山羊:规则说明:一个人当“山羊”,其他人助跑一段后,撑住“山羊”的背或双肩,双腿分开从“山羊”头上越过。

“山羊”会越长越高,先是手撑脚背或小腿,然后手撑膝盖,再站直。

13、木头人:规则说明:限制在一个空间内,比画个大圆圈,或在教室里,一个人追,其他人跑,就在快被追到的紧急关头,马上喊出“木头”,然后就变成了“木头人”静止不动,必须有其他被追者摸一下,“木头人”才被解救恢复自由。

如果被人追到,来不及喊“木头”,那就换你追其他人了。

14、吹泡泡:规则说明:把妈妈洗衣用的肥皂头用水化开,浓浓的,用小瓶装着,用细铁丝做个小圈,或用细竹杆或芦苇杆蘸着肥皂水吹泡泡,最喜欢站在楼上或高高的地方吹,比着看谁吹得大,肥皂泡在太阳下反射出童年的颜色,五光十色。

15、折纸16、画丁老头:画法口诀(一)“一个丁老头儿(鼻梁),借我俩煤球儿(眼睛),我说三天还(抬头纹),他说四天还(嘴)。

一个烧饼(圆脸)。

三毛三(耳朵),三根儿韭菜(头发)三毛三(胡子),一块儿豆腐(身子)六毛六(胳膊和手),两根儿韭菜(腿)不要钱“。

(二)一个丁老头(鼻梁),买了俩小球(眼睛),四天没吃饭(嘴巴),围着桌子转(圆脸),买了三根烂韭菜(抬头纹),花了三毛三(耳朵),买了一个大西瓜(身体),一道切开了(下图扣子地方),买了六个扣(就是扣子),花了六毛六(两条腿),买了两根大萝卜(两个胳膊),花了五毛五(十个手指头)。

(三)一个丁老头(鼻梁),借了俩鸡蛋(眼睛),我说三天还(抬头纹),他说四天还(嘴),买了个大皮球(脸),喝了三根汤(头发),花了三毛三(耳朵),买了个大西瓜(肚子),花了六毛六(胳膊),买了串糖葫芦(衣服扣子),花了七毛七(腿)。

17、翻绳:规则说明:拿一根毛线,两边接起来,在手中经过一定的变换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

可以两个人玩,一人先做一个基础形,然后另一个人通过不同位置形式的挑弄接到自己手里形成另外其他形,接的之后要保证有形没有秀成团或者变得太单一便不算坏掉。

18、弹弹子弹弹子又名弹琉璃蛋,地方不同,叫法不一样了,总之,都是练弹指神功的入门功课。

小时候,一群小伙伴掘着屁股,趴在地上,瞄准对方的弹弹,运足力气一击,将对方的弹弹都收归自己兜兜中,游戏规则:现在地上(黄土地)用弹珠压一个坑出来,叫做“窑”可以用砖砸弹珠砸出来,然后在离窑一定距离的地方画个线,算是大家的起点,然后大家站在起点开始扔弹珠,使其尽量靠近窑,之后大家便开始一下一下的在地上弹,使自己的弹珠弹进窑里的人才有资格弹碰别人的弹珠,被弹碰到的弹珠归弹碰人所有,被弹碰人即使之前没有进过窑但现在也有了弹碰他人的资格了,即可以通过弹碰他人的弹珠来赢了。

19、滚铁圈那个年代,工厂企业众多,铁环这东西很容易得到,做法也很简单,两根钢筋棒就可以搞定,玩法更是容易上手的,老少皆宜。

那时候玩的投入时,上学也不忘记带着,铁环挎肩上,铁棒手中持,威风凌凌地上学去了,一到课间,操场上都是哗啦啦一片滚铁圈的景象,放学后,更是滚动回家,爱不释手,匆匆做完功课,挎着铁环找伙伴玩去了,比技巧,比速度,玩法众多,更高水平,可以一勾套两(或更多)环,总之,男孩子们几乎人手一圈,真正的铁环一族。

20、斗鸡小学时期经常和小伙伴们在课间比斗,这是男孩子们较量高低的真正体现,开始争斗,有一对一的,有一对多的,还有多对多的混战了,总之,那个时候操场上随处可见,同学们大呼小叫地满场乱斗,场面好不壮观。

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以猛取胜的,谁块大,力大,自然在占优势了。

21、打陀螺打陀螺除了简单的“撒”使陀螺转起来然后抽打外,还可以有其他的游戏方法,比如说画一条线,两个人一人一边,每个人都负责把陀螺抽打到对方的一边,誰没有抽打过去或者把陀螺抽打停了谁算输。

“撒”即指把鞭子绳子缠绕在陀螺上然后用力甩出去使陀螺转起来的方法,这是个技术活。

22、弹弓23、抓石子到河边挑选指头大小的石子儿——白色晶莹剔透的那种最好,5粒,大小相当,谁有这么一副石子儿,够叫小伙伴们羡慕的。

如果没有的话,就用瓦片蘸水来磨。

那时候真有闲功夫啊,居然能把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碎瓦片儿磨成齐齐整整的圆形。

两人席地而坐,玩时抛起一个石子,按规定抓取地上剩下的,先一次一个,再一次两个.....还有一种玩法就是用啤酒盖、弹珠来玩。

六个啤酒盖,一个弹珠用来扔。

抓取的办法同上,但抓取完之后就是堆叠啤酒盖,因此要求啤酒盖要尽量完整无变形,首先是将啤酒盖全都摊平,然后一把抓,(每次调节啤酒盖的位置是或者说每次触摸啤酒盖时都要扔起弹珠,然后在其落地前接住,然后继续扔,继续调节,次数没有限制,直到没有接住算坏掉,换另外一个人),第二次是每两个叠一起,然后一把抓进手里并接住弹珠。

第三次是没三个一组,然后四二,五一,六,谁先达到六个堆叠并全抓手里接住弹珠算赢。

24、折纸折纸并不是运动,但也是童年的重点游戏类的东西,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表姐表哥教我折的。

折纸船、纸飞机还有纸葫芦、圆宝等,还有四个手指能活动的,我们那叫它“东歪西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