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孔子语录八则

孔子语录八则

孔子语录八则
《论语》
子曰:“巧言令色〔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外表美好。

令,好。

,鲜矣仁〔鲜矣仁〕很少是有仁德的。

鲜,少。

!”(《论语?学而》)
子曰:“士志于道〔志于道〕有志于追求真理。

,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未足与议也〕不值得和他交谈。

”(《论语?里仁》)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子曰:“知〔知〕通“智”,聪明。

下面“知者不惑”的“知”与此相同。

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寿〕长寿。

”(《论语?雍也》)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意谓求仁是个态度问题,不是能力问题。

”(《论语?述而》)
子曰:“三军可夺〔夺〕丧失。

帅也,匹夫〔匹夫〕一个人,泛指平常人。

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子曰:“不患①〔患〕担心。

人之不己知〔不己知〕不了解自己。

,患其不能〔不能〕没有能力(才能)。

也。

”(《论
语?宪问》)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子曰:“过〔过〕有过错,犯错误。

后面的“过”是“过错”的意思。

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
这里辑录的一组孔子语录,都是关于修身养性的至理名言,有讽喻,有劝勉,有热情洋溢的论述,有苦心孤诣的启发开导,情真意切,精警睿智。

两千多年前孔子的这些话语,你认为对你是否仍有教益?
孔子语录十则①选自《论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4.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7.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9.(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