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这是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的第三章。
通过该单元前两章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和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了一定的认识。
学生从学习生物的分类,到认识生物的多样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生物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本章特别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新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对该部分要求“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意在使学生通过调查和资料的收集、处理、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领悟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本节内容将分为1课时。
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多对生物的学习,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语言表达、与人合作等的能力已经大大加强。
学习态度更加主动,参与意识有所增强,初步具备了关注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同时,由于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熟,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有较大提高,渴望表达和被人认可。
这些都为自主探究学习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描述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描述所熟悉的珍稀动植物的生存现状。
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
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重点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让学生体会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教学难点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教学用具
多媒体PPT课件、相关的资料
课前准备
教师:1.收集关于生物种类濒临灭绝的资料,以及珍稀动植物的图片和资料。
2.制作多媒体的课件。
学生:预习课程内容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原因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教学反思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这方面的资料信息比较丰富,但是如何从浩瀚的资料中选择出有用的信息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却是非常重要的。
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也非常迅猛。
作为教师,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具备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敏感性,另一方面也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信息、选择信息、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等,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打好基础。
本节课紧贴教学内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围绕学生已有的经验开展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但是
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存在过于关注课本知识,课外知识面的狭窄,感情淡漠、缺乏社会责任感等不良情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关注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