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统艺术

传统艺术

),先秦时期主要是用刀 刻在竹简上,有篆书、小楷等字体,汉以后主要用毛笔书写,有隶书、魏碑、楷书、行书、 草书、宋体等各类书写形式。
绘画“画”指中国画,一般用毛笔以水溶性颜料在宣纸上作画,以描绘山水、 器物、花鸟、人物为主,色调单纯明快、画风写意抽象。中国画又称国画, 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或手指,用国画颜色和墨在帛或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 传统的绘画形式。中国绘画,分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科,这是两种不同的表现 形式,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细节明彻入微,要用极细腻的 笔触,描绘物象。写意画用简练、豪放、洒落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抒 发作者的感情。写意画在表现对象上是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丰富的联想, 用笔虽简,但意境深远,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它要有高度概括能力,要有以 少胜多的含蓄意境,落笔要准确,运笔熟练,能得心应手,意到笔随。从唐 代起就有这两种绘画风格。有的介于两者之间,兼工带写,如在一幅画中, 松行用写意手法,楼阁用工笔,使两者结合起来,发挥用笔、用墨、用色的 技巧。
中国十大民间艺术
璇玑
1、琴棋书画
在中国古代,弹琴(古琴)、弈棋(围 棋)、书法(毛笔)、绘画(国画)是 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养
性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合称琴棋书画。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围 棋是由中国首创,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 种传统艺术,水墨画也是中国独有。所 以,琴棋书画体现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
7、木偶
木偶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的
木偶可能与奴隶社会的丧葬俑有关。木偶戏是
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中 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如今,木偶戏的类别
也很丰富,有辽西木偶戏、漳州布袋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邵阳布袋 木偶戏、高州木偶戏、潮州铁枝木偶戏、川北
大木偶戏、石阡木偶戏、阳提线木偶戏、泰顺
谢谢!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开始以图被誉为天下第一 行书的《兰亭集序》摩本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 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古往今来,均以毛笔书写汉字为主,至于其他书写形式, 如硬笔、指书等,其书写规律与毛笔书写规律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基于 索本求源(指甲骨文之后),这里重点介绍毛笔书写汉字的规律。只要我们对书法有了 “狭义”的理解,那么对领会“广义的书法”也会大有裨益。从狭义讲,书法是指用毛笔 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包括执笔、运笔、点画、结构、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 容。例如,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中锋铺毫;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 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 大款小,宁高勿低等。
先秦(萌芽期)-唐代中后期(形成期)-宋金(发展期)-元代(成熟期)-明 清(繁荣期)-近代(革新期)-现代(争辉期)
3、皮影戏
皮影戏,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距 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由 人配音的活动影画艺术,有人认为皮影戏 是现代“电影始祖”。在中国,不少的地 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 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 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 “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 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戏曲是中国 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 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 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 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 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 “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 的形成。
乡。杂技艺人尊师重艺,对先辈传下来的技
艺,总是千方百计的保存下来,传递下去。
9、风筝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
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
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 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 多线风筝。当今,我国的放风筝活动, 在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
友谊,发展经济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着重
2、戏曲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它的起源历史 悠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 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 万计。比较流行著名的剧种有:京剧、昆曲、 越剧、豫剧、湘剧、粤剧、秦腔、川剧、评 剧、晋剧、汉剧、潮剧、闽剧、祁剧、河北
梆子、安庆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等五
十多个剧种,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 不受地区所限。
皮影的制作步骤:选皮-制皮-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发汗熨平-缀结完成 由于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 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 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陇东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 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 有沔阳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陆丰皮影戏、 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河北、北京、东 北、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 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 调不一而足。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
6、编织工艺 (中国结)
编织工艺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早在 一千多年前的辽代已有了精美的编织生
活用品。清代以后更是遍及生活的各个
领域,其编织用材多种多样,有柳条编、 藤条编、高粱杆编、草编、竹编、绳编、
金属编等。其实,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
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 结绳记事,是一种造型独特、绚丽多彩、 内涵丰富的传统吉祥饰物。
4、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全国各地都能见到剪纸, 甚至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流派。剪纸不仅表 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还含蕴着民族的社会 深层心理,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艺之一, 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民间剪纸在表现
形式上有着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同时
民间剪纸用自己特定的表现语言,传达出传 统文化的内涵和本质。
药发木偶戏、临高人偶戏等分支。就演出形式 而言,可概括为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
偶、铁枝木偶、药发木偶五种。
8、杂技
大约在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杂技就已经萌芽。 汉代是中国杂技的形成和成长期,汉代角抵 戏迅速充实内容,增加品种,提高技艺,终
于在东汉时代形成了一种以杂技艺术为中心
汇集各种表演艺术于一堂的新品种——“百 戏”体系。中国杂技有严密的内向性,每一 种技艺都是代代相传。同时还有地域性,如 中国北部的河北省吴桥县就是有名的杂技之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 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 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 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以、道德观念、 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 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 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申报的中国剪纸项目入选“人类非 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要作用。山东潍坊每年都会举办风筝节。
10、舞龙舞狮
舞龙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 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龙舞 狮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 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
的历史。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龙舞狮可
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 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都喜欢打锣打鼓, 舞龙舞狮助庆。
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
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 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 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 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 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据史书 记载,皮影戏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 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传统的文化。
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本世纪初才被称作 “古琴”。关于琴的创制者,文献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 歌南风”等说法,可以看出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 关雎》有“窈窕淑女,琴 瑟友之”,《诗经· 小雅》亦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等记载。2010年12月4日,一张 北宋皇帝宋徽宗御制的“松石间意”琴在保利五周年秋季拍卖会的古董珍玩夜场上以 1.3664亿元人民币成交,创造了乐器拍卖的世界纪录。 博弈:弈单指围棋,而博指六博棋。班固《弈诣》里有“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记载。 《孟子-告子章句上》说道: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 ,则不得也。弈秋,通 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欤,曰非 然也。围棋为策略性二人 棋类游戏,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推测起源时间 为大约公元前6世纪。传说尧的儿子丹朱顽劣,尧发明围棋以教育丹朱,陶冶其性情。围 棋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战国时期的弈秋是见于史籍的第一位棋手。 “棋”是指围棋,古称“碁”,下围棋称为“对弈”、“弈”,棋子分黑白两色,规则简 单而变化无穷,体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思想精髓。华夏族原创文化,春秋时期的文献中即 有记载。。围棋博大精深,玄妙无穷,绝非人的智慧所能参透。作为神留给人的文化,千 古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布衣乐此不疲,也演绎出多少传奇佳话、美文诗 赋、乃至兵书演算法、治国方略,成为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