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物流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规实施细则学位论文是申请博士或硕士学位的重要文献资料,是社会的宝贵财富。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根据《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规(2011年10月修改)》,特制定本规实施细则,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应参照执行。
一、学位论文容要求论文的容及其顺序依次为:封面、遵守学术行为规承诺、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主要符号表、正文、结论、参考文献、致、附录、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语言表述要求:论文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炼、说明透彻、推理严谨、立论正确,避免使用文学性质的带感情色彩的非学术性词语;论文中如出现一个非通用性的新名词、新术语或新概念,需立即解释清楚。
1.封面:容及格式参照学位论文送审当年研究生院提供的最新电子版的模板,部分说明如下:(1)分类号:可通过查找工具书《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或查阅相似论文获得分类号。
(2)收藏编号:图书馆根据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编号。
(3)密级:我校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的密级划分为公开、部、秘密和四级。
(4)编号:留白,由研究生院或学院送审时填写。
(5)专业学位类型:根据我院实际,应填写物流工程硕士。
(6)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工程领域分为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地质工程、环境工程、食品工程、制药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生物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
(7)论文题目:应能概括整个论文最重要的容,具体、切题、不能太笼统,要引人注目;题目力求简短,严格控制在30字以。
(8)学科专业: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科目录为准,一般为二级学科名称。
我院博士学科专业有物流管理、科技与教育管理;学术型硕士学科专业有物流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科技与教育管理。
(9)书脊:标明论文题目、作者、“大学”及学位申请年月的字样。
2.遵守学术行为规承诺、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为更好地维护我校学位制度的声誉,进一步规学位论文管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明晰知识产权,杜绝论文剽窃现象,要求学位申请人及其指导教师签署“遵守学术行为规承诺”、“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见附录)。
作者和指导教师的需本人亲笔签字,不得用盖章或打印。
3.中文摘要:中文摘要字数一般为800~1500字,通常不超过一页。
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容和关键词。
摘要容应包括工作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等。
语言力求精炼,一般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
为了便于文献检索,应在本页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论文的关键词,关键词一般为5-10个。
4.英文摘要:中文摘要后为英文摘要,也应包括论文题目、摘要容和关键词。
容应与中文摘要相同。
5.目录:应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一般要求包含三级标题。
6.主要符号表:如果论文中使用了大量的物理量符号、标志、缩略词、专门计量单位、自定义名词和术语等,应编写成注释说明汇集表。
若上述符号和缩略词使用数量不多,可以不设专门的汇集表,而在论文中出现时加以说明。
7.引言:作为论文的第一章,容为包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意义,国外文献的综述,研究课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容。
8.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
写作容可因研究课题性质而不同,主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安排容,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计算方法、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经过整理加工的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本研究方法与已有研究方法的比较等。
学位论文是专门供专家审阅以及供同行参考的学术著作,必须写得简练、重点突出,不要叙述那些专业人员已熟知的常识性容。
同时应注意使论文各章之间密切联系,形成一个整体。
9.结论:应该明确、精炼、完整、准确,使人只要一看结论就能全面了解论文的意义、目的和工作容;要认真阐述自己的创新性工作在本领域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严格区分研究生的成果与导师科研工作的界限。
结论单独作为一章排写,但不加章号。
10.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是毕业设计(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毕业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不少于50篇(博士不少于100篇),至少包括10-15篇外文文献(博士大于15篇,越多越好)。
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上述规定的参考文献数量之。
参考文献的写法应该遵循规,详见“二、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论文结论后,不得放在各章之后。
11.致:致对象限于在学术方面对论文的完成有较重要帮助的团体和人士。
12.附录:可以包括正文不便列出的冗长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计算程序及说明。
13.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个人简历包括出生年月、性别、籍贯、学习(大学以上)及工作经历、获学士、硕士学位的学校及时间等;研究成果可以是在学期间参加的研究项目、获奖情况及申请的专利等;学术论文应已正式发表,未发表的只列已录用(有正式录用函)的论文。
著作及学术论文的书写格式与参考文献相同。
二、学位论文格式要求用纸及打印规格论文尺寸规格为A4(210×297mm)。
论文全文页面设置为:上下设置为2.54cm,左右设置为3.17cm。
部分论文含有大量图表,可与导师商量后对页面设置进行微调。
(一)封面学位论文的封面纸采用皮纹纸,其中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颜色为大红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含同等学力)学位论文的颜色为浅蓝色,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及高校教师)学位论文的颜色为纯白色。
论文须用线装或热胶装订,不能使用钉子装订。
各部分容的格式、字体和字号以当年研究生院发布的模板为准。
一般要求如下:中文题目:楷体2号字学科专业、研究生、指导教师等:宋体4号字书脊:黑体5号字(二)中文摘要1.中文论文题目小2黑体(不加粗);居中;段前17磅;段后30磅(段前、段后的磅数必须手工输入)。
行距20磅。
2.摘要标题“摘要”二字要居中,4号黑体(不加粗)。
段前0行;段后12磅。
行距20磅。
“摘”、“要”之间空1个汉字的空格。
3.摘要正文小4宋体。
段前0行,段后0行。
行距20磅。
首行缩进2个汉字。
4.关键词摘要正文后,中间空一行,另起一行写关键词。
论文的关键词应为5-10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顶格。
小4号黑体(不加粗)。
中间用逗号“,”号分开。
(中文、半角状态下的标点符号;最后的关键词尾不写标点)。
(三)英文摘要1.英文论文题目小3 Arial Black(不加粗)。
居中;段前17磅;段后30磅。
行距20磅。
除首词的首字母、人名、地名的首字母,以及简缩写字母要大写外,其余单词的首字母一律小写。
2.“Abstract”居中,4号Arial Black(不加粗)。
段前0行;段后12磅。
行距20磅。
3.英文摘要正文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段前0行,段后0行。
行距20磅。
首行缩进4个英文字母。
4.英文关键词Key words英文摘要正文后,中间空一行,另起一行写“Key words”。
小4号Arial Black字体(不加粗)。
段前0行,段后0行。
行距20磅。
英文关键词中,除人名、地名的首字母,以及简缩写字母要大写外,其余单词的首字母一律小写。
关键词之间用英文状态下的逗号隔开。
英文关键词中,所有标点(即:和,)后,点击空格键一次(英文状态下),接写其他关键词。
最后的关键词尾不写标点。
(四)目录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
应独立成页,包括论文中全部章、节的标题及页码,要求写到三级标题。
目录要求标题层次清晰,应与正文中的标题完全一致,结论、参考文献、致、附录、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1.目录标题“目录”二字用小2黑体(不加粗);居中。
段前17磅;段后30磅。
行距20磅。
“目”、“录”之间空1个汉字的空格。
2.目录正文目录正文采取自动生成方式。
自动生成后,格式调整如下:(1)全部5号宋体;一级节标题加粗;行距17磅;段前0行;段后0行。
(2)一级标题(如:第一章引言),首行不缩进;二级标题(如:1.1研究背景及意义)全部首行缩进2个汉字;三级标题(如:1.1.1研究背景),首行缩进4个汉字。
3. 目录页码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和目录单独组成一节,并插入页码,居中,格式如Ⅰ、Ⅱ、Ⅲ。
(五)正文在运用本规过程中,可以根据具体容,对部分行间距或字体等进行适当调整,力求结构合理、美观。
1.标题标题字数一般在15个之。
每章应另起一页。
(1)一级标题(如“第一章引言”)序数用“第一章”等依次表示。
小2黑体(不加粗);居中。
段前17磅;段后30磅。
行距20磅。
其中,“引言”二字中间不加空格。
“第一章引言”二字上方,不要再写论文题目。
(2)二级标题(如1.1研究背景及意义)序数用“1.1”等依次表示。
3号黑体(不加粗);顶格;段前18磅;段后18磅。
行距20磅。
其中,圆括号必须是中文、半角状态下的圆括号。
(3)三级标题(如1.1.1 研究背景)序数用“1.1.1”等依次表示。
小三黑体;段前12磅;段后12磅。
行距20磅。
其中,序数和圆点为中文、半角状态下的序数和圆点。
(4)其他正文中对总项包括的分项采用1、2、3…单独序号,序数后加圆点,圆点后直接书写标题。
对分项中的小项采用(1)、(2)、(3)…的序号,括号后不再加其他标点。
其中,圆括号必须是中文、半角状态下的括号。
在下述围调节标题的段后行距,以利于控制正文合适的换页位置:标题级别段后间距一级标题 30~36磅二级标题 18~24磅三级标题 12~15磅2.正文书写及参考文献标识(1)字体汉字用小4宋体,数字和英文字母用小4号Times New Roman 字体;首行缩进2个汉字;段前0行;段后0行;行距20磅。
(2)正文中的参考文献标识采用中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05)规定的顺序编码制。
①引用文献标示应置于所引容的末尾字的右上角(上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并加上方括号,如:电子商务的局限性[4]。
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上、图和表的标题上。
②原则上,参考文献标识在标点符号(如句号和逗号)之前,如下例:例一: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对策研究[1]。
例二:骆平认为对省现代物流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2],将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又好又快发展。
当参考的容包含在引号时,标号顺序依次是:右边引号;参考文献标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