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惠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惠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惠州调查队2011年4月7日2010年是惠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效的一年。

一年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动力,积极实施“调结构、促转变,扩内需、促增长,推创新、促升级,惠民生、促和谐”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GDP)1729.9亿元,比上年增长1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3.6亿元,增长5.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9%,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021.5亿元,增长23.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78%,拉动GDP增长1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604.8亿元,增长10.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0.1%,拉动GDP 增长3.6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6.4:55.8:37.8调整为6:59:35。

图1来源于惠州的财政总收入573.1亿元,比上年增长46.2%;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2亿元,增长29.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85.3亿元,增长37.4%。

其中,教育支出32.1亿元,增长25.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4亿元,增长35.2%;医疗卫生支出10.6亿元,增长30.8%;农林水事务支出14.6亿元,增长10.1%。

税收总收入466.7亿元,增长33.9%。

其中,国税362.7亿元,增长36.2%;地税104亿元,增长26.9%。

图2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3.2%。

其中食品类上涨6.5%,居住类上涨5.4%,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上涨1.4%,文教娱乐及服务上涨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5%,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2%,烟酒及用品类上涨0.2%,衣着类下降0.1%。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4%。

图3年末城镇单位在岗职工7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万人。

全年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有22040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2%,比上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山区、贫困地区的发展较为缓慢。

二、农业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0.2万亩,比上年下降0.3%;粮食总产量58.7万吨,增长0.1%;蔬菜总产量201.7万吨,增长6%;水果总产量54.9万吨,增长6%。

全年肉类总产量20万吨,比上年增长3.3%。

其中,猪肉产量14.8万吨,增长4.3%;禽肉产量4.8万吨,增长1%。

全年水产品产量14.3万吨,增长1.9%。

其中,淡水产品产量7万吨,增长3.5%;海水产品产量7.4万吨,增长0.5%。

表1 主要特色农业产品生产情况三、工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6.1亿元,比上年增长27.4%。

其中,电子工业完成增加值281.5亿元,增长18.7%;石化工业完成增加值303.1亿元,增长41.2%,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4.1%、36.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4015.4亿元,增长34.9%,其中,内销产值2397.6亿元,增长48.6%;出口交货值1617.9亿元,增长18.7%。

内外销结构为59.7:40.3,内销比重比上年上升4.8个百分点。

表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要分类情况表3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电子产品产量情况表4 规模以上工业其他主要产品产量情况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

分城乡看,城镇投资778.3亿元,增长16.8%;农村投资115.7亿元,增长25.3%。

分产业看,工业投资301.2亿元,增长14.4%;第三产业投资591.5亿元,增长20.4%。

图4表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类情况全市118个重点建设项目全年共完成投资310.7亿元。

2010年投产项目有17项,其中本年完成投资超过5亿元的有2项:省十三届运动会配套道路惠博沿江路、惠州大亚湾国华热电联产工程;续建项目有56项,其中本年完成投资过亿元的有37项,工业项目有:广东惠州抽水蓄能电站、惠州平海发电厂、500千伏惠城输变电工程、惠州平海电厂接入系统工程、中海油丙烯酸及酯项目、中海油加氢尾油综合利用项目、科莱恩“助剂”和“表面活性剂”项目、金玉东方珠宝首饰产业园、惠州光大企业(光华水泥厂)技改项目,公路项目有:广河高速公路惠州段、惠大疏港高速公路、仁深高速公路博深段、市区四环路南段建设项目、惠州大道东段改造工程、S356线惠阳环城路改建工程;新开工项目有45项,其中计划总投资超过10亿元的有15项:惠东凌坑至碧甲高速公路、从莞高速公路惠州段、惠深高速公路惠州段改扩建工程、惠州港荃湾港区煤码头工程、大亚湾燃料油调和配送中心及配套码头项目、惠东祯州输变电工程、中投综合物流园项目、龙门南昆山温泉大观园二期、惠州龙门生活之原旅游项目、大亚湾精细化工园区开发项目、中海油惠州炼化二期扩建项目、惠阳伯恩光学玻璃制造项目、东莞(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百村(城中村)改造工程、惠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项目。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67.9亿元,增长52.8%;商品房建筑面积3073万平方米,增长36.7%;商品房竣工面积564.6万平方米,增长1.9%;商品房销售面积627.3万平方米,增长15.4%;商品房销售金额311.2亿元,增长34.1%。

表6 商品房销售面积分类情况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5亿元,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03.8亿元,增长20.2%;农村零售额78.7亿元,增长11.5%。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530亿元,增长19.3%;住宿餐饮业52.5亿元,增长15.3%。

图5六、对外经济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34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1%。

其中,出口202.3亿美元,增长18%;进口140亿美元,增长15.8%。

实现贸易顺差62.3亿美元,比2009年的贸易顺差50.6亿美元,增加了11.7亿美元,增长24%。

图6表7 外贸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从出口市场看,2010年主要出口市场的占比分别为:香港30.3%、韩国18%、美国16%、欧盟11.4%、日本4%、东南亚3.2%,这六大市场占比合计82.9%。

全年共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合同362宗,增长29.7%;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4.8亿美元,增长5.4%;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4.4亿美元,增长3.1%。

全年工商注册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397家,新增注册资金8.3亿美元。

年末全市工商登记外商企业实有5855家。

其中,香港3698家;台湾、英属维尔京群岛、萨摩亚合计840家;韩国142家;美国104家;日本57家;欧洲34家。

表8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行业情况表9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分地区情况七、民营经济全年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61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35.5%。

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交纳税收总额135.1亿元,增长59.6%。

其中,地税部分67.3亿元,增长31.3%,占全市地税收入的64.7%。

民营经济从业人员104.3万人。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总长10826公里。

其中等级公路10074公里,高速公路379公里。

通车里程公路密度为97公里/百平方公里;等级公路密度为90公里/百平方公里。

全市港口共拥有76个泊位,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

全年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4534万吨,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46万吨。

表10 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货运输量情况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25.6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1.6%,其中私人汽车20.8万辆,增长25.9%。

民用轿车保有量达14.2万辆,增长27.6%,其中私人轿车13万辆,增长29.5%;当年新注册上牌私人轿车3万辆,增长44.2%。

全年邮政电信业务收入53亿元,增长1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电信业务收入51.1亿元,增长10.9%。

年末电话用户139.8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98.3万户,乡村电话用户41.5万户。

年末移动电话562.1万户,互联网用户67.7万户。

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501万人次,同比增长15.2%;接待住宿游客1074万人次,增长13.8%,其中国内游客人数913.4万人次,增长14.3%。

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40.8亿元,增长22.3%,其中旅游外汇收入5亿美元,增长25.1%。

九、金融、证券和保险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2087.5亿元,比年初增长17.4%。

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2038.6亿元,比年初增长17.5%。

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224亿元,比年初增长7.9%。

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096.2亿元,比年初增长18.5%。

图7表11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情况注:不含外资金融机构截至年末,全市有证券机构9家,净利润达1.9亿元,同比下降47.3%;证券营业部有14家,证券交易额达3952.3亿元,下降8.1%。

期货公司2家,全年代理交易额867.5亿元,增长3.1倍;利润总额达280.1万元,增长2.3倍。

全市共有各类保险公司34家(含分支机构),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8.7亿元,增长33.8%。

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5.8亿元,增长37.1%;健康险和意外伤害保费收入1亿元,增长52%;财产险保费收入11.9亿元,增长23.8%。

支付财产险赔款5.5亿元,增长4.4%。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全市参加当年高考被录取的大学生人数19065人,考入中专人数33343人;本地普通高等院校招生4225人,下降0.9%;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6.72%;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66%;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

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城市,城乡全面实现九年免费义务教育,技师学院、中职新城建设等一批新校区建设加快推进。

表12 各类教育发展情况全年共申请国家专利项目2889项,获授权项目1628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申请总量的28.5%;职务发明申请占申请总量的71.8%,比重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加强。

组建省级工程中心5家,市级工程中心(农创中心)12家,连续三届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年末全市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3个,群众文化事业馆(站)76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6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