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维生素B12缺乏
摄入不足 吸收利用障碍 药物抑制DNA合成 嘌呤合成抑制药 嘧啶合成抑制药 胸腺嘧啶合成抑制药 DNA合成抑制药
其他原因
先天性缺陷 未能解释的疾病
一、临床表现
(二)发病机制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细 胞 化 学 染 色 维 生 素 B12 检 验
叶 酸 检 验 其 他 检 验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二、实验室检查
(三)细胞化学染色 骨髓铁染色 细胞外铁、内铁增高。 糖原染色 原、幼红细胞呈阴性,偶见弱阳性。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二、实验室检查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二、维生素B12和叶酸代谢检验
(二)血清和红细胞叶酸测定 1.血清和红细胞叶酸测定 用微生物法和放射免疫法测定。 参考区间 血清叶酸:6~20ng/ml,叶酸缺乏者常低于 4ng/ml; 红细胞叶酸:150~600ng/ml,低于100ng/ml表示 缺乏。 红细胞叶酸可反映体内贮存情况,血清叶酸易受 叶酸摄入量的影响,因此前者诊断价值较大。
生素 B12 的作用,去甲基后成为四氢叶酸进入细
胞内。单谷氨酸的四氢叶酸通过 ATP合成酶的作
用,再形成多谷氨酸,在肝还原为甲基四氢叶 酸等形式而储存。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一、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
8.排泄
• FA 及其代谢产物主要从尿中排泄,胆汁和粪便
中也有少量的 FA 排泄。胆汁中的 FA 浓度为血液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二、维生素B12和叶酸代谢检验
3.有助于区别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的其他检 查 (1)脱氧尿嘧啶核苷抑制试验
(2)诊断性治疗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第二节巨幼细胞贫血
概念
• 巨幼细胞贫血(megablastic anemia, MA)是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或其 他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使细胞核发育 障碍所致的一类贫血。
。故除非绝对素食或维生素B12吸收障碍,一般不 易发生缺乏症。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一、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 (二)叶酸
1.组成 • 叶 酸 (folic acid,FA) 又 称 喋 酰 谷 氨 酸 (pteroylglutamic acid),是由喋啶、对氨基苯 甲酸和谷氨酸组成。 2.性质 • FA属水溶性B族维生素,性质极不稳定,易被光和 热分解破坏。 FA 结合的谷氨酸越多,越不容易水 解。
钴的红色化合物。
• 由钴啉环、钴原子和一个核苷酸组成。 • 为水溶性B族维生素,耐热而不耐酸碱。 • 人类血浆中钴胺的主要形式是甲基钴胺。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一、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 1.来源
• 维生素B12仅由某些微生物(如丙酸菌、灰色链霉 菌和金霉菌等)合成。 • 人类的维生素B12主要来自动物制品:肝、肾、肉
一、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
6.吸收 • 食物中的叶酸聚合为多谷氨酸盐,其溶解度低,需 先在小肠内被γ-谷氨酰胺羟基肽酶分解为单谷氨 酸盐后,才能在空肠近端被吸收。人工合成的 FA约 80%被吸收。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一、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
7.代谢
• FA 在肠道吸收后转变为 N5- 甲基四氢叶酸,经维
盐酸、胃蛋白酶
12指肠、胰蛋白酶
钙、镁,pH 肠粘膜中 的特殊受 体结合
含VitB12食 物
VitB12+唾液 的R-蛋白结 合
维生素B12内因子复 合体
进入血液
胃壁细胞的内因子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一、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
影响维生素B12 吸收和转运的 因素
影响维生素B12吸收 和转运的因素
中的2~10倍,大部分被空肠重吸收。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一、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 (三)维生素B12和叶酸在DNA合成中的作用
影响
叶酸
甲基四氢 叶酸
VitB12
四氢叶酸
DNA合 成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二、维生素B12和叶酸代谢检验
(一)血清和红细胞维生素B12 测定 1.血清维生素B12测定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二、维生素B12和叶酸代谢检验
2.尿亚胺甲酰谷氨酸(FIGlu)
排泄试验:患者口服组氨酸15~20g,收集24 小时尿测定排出量。 正常成人尿FIGlu排泄量:9mg/24h以下。 叶酸缺乏时,组氨酸的中间代谢产物PIGlu转 变为谷氨酸障碍,大量FIGlu在体内堆积随尿 排出。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二、实验室检查
粒细胞系统:略有增加或正常,各阶段细 胞比例相对降低。中性粒细胞自中幼阶段 以后可见巨幼样变,以巨晚幼粒和巨杆状 核粒细胞多见。可见部分中性粒细胞分叶 过多,各叶间大小差别甚大,可畸形,称 为巨多叶核中性粒细胞。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二、实验室检查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一、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
4.分布 • FA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制品中,绿叶蔬菜含量丰
富。柠檬、香蕉、瓜类、香菇、酵母及动物内脏(
尤其是肝)等含大量叶酸。因叶酸不耐热,过度烹 煮易被破坏。 5.合成 • 人类不能合成叶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类、禽蛋、乳类和海洋生物等含量丰富。
• 成人每天维生素B12的需要量为2~5 μg,体内的
贮存量约为4~5mg,可供机体3~5年的需要,故
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维生素B12的缺乏。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一、维生素B12和叶酸的代谢
• 2.吸收和转运 • 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在胃内通过盐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而 分离,与来自唾液中的R-蛋白结合,到十二指肠,在胰蛋 白酶作用下,与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IF)结合为维生 素B12-内因子复合体。该复合体在钙、镁离子和适当的pH 条件下,与肠粘膜中的特殊受体结合而被吸收。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一、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皮肤蜡黄, 结膜、唇、指甲苍白,头发稀疏、枯 黄,重者皮下出血 出现较早 牛肉舌 如纳差、恶心、呕吐、腹泻、舌炎 、
消化系统症状
临床 表现
神经精神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 VitB12缺乏) 髓外造血
烦躁不安,易怒(叶酸缺乏可导致神经精神症状, 但不发生神经系统症状) 迟钝、呆滞、嗜睡、少哭不笑,智力、动作发育 落后/退步,震颤,严重者抽搐、感觉异常、共济 失 调。 肝、脾肿大(少见)
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减少,可见胞体过大、 分叶过多(正常在5叶以下)与核碎裂细胞。 成熟红细胞形态同外周血,可见嗜碱性点彩 红细胞和Cabot环。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血 象
骨 髓 象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二、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红细胞、Hb均减少,以RBC减少更为明显。 血涂片中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易见大
、巨红细胞及椭圆形红细胞、点彩红细胞,嗜多
色性RBC,可见少数巨中、晚幼红细胞。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二、实验室检查
网织红细胞轻度增高。 白细胞减少或正常,可见成熟粒细胞核分叶过多 及少数幼稚粒细胞。
血小板正常或减低。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二、实验室检查
(二)骨髓象 增生明显活跃或活跃 。 红系明显增生,以原、早幼红细胞增多为 主,并出现巨幼红细胞常>10%,形态特点 为:胞体多增大,胞核增大,染色质疏松 ,呈颗粒状似海绵,着色淡,巨晚幼红细 胞的核可呈花瓣状,胞浆中易见Howell— Jolly 小体。
2.分类及病因
分类 叶酸缺乏 摄入不足 营养不良(绿叶蔬菜缺乏或过分烹煮)、酗酒、婴幼儿 常见缺乏原因或疾病
需要量增加
吸收利用障碍 丢失过多
妊娠及哺乳、婴幼儿生长及青少年发育期,甲亢、溶血性疾病、恶性肿瘤,脱落 性皮肤病(皮肤癌、银屑病)
空肠手术、慢性肠炎、热带口炎性腹泻、麦胶肠病及乳糜泻,药物干扰 、先天性 酶缺陷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素食者、肉类食品缺乏) 胃酸缺乏、内因子缺乏、慢性胰腺疾病,寄生虫竞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回肠 疾患,先天性钴胺素传递蛋白Ⅱ缺乏 甲氨喋呤, 巯基嘌呤,硫代鸟嘌呤等 甲氨喋呤,6-氮杂尿苷等 甲氨喋呤,氟尿嘧啶等 羟基脲,阿糖胞苷等 Lesch-Nyhan综合征,遗传性乳清酸尿症、甲基转移酶和亚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 MDS、对维生素B族反应性的巨幼细胞贫血
(四)VitB12检验 1.血清维生素B12测定 2.甲基丙二酸测定 3.维生素B12吸收试验 4.诊断性治疗试验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二、实验室检查
(五)叶酸检验 1.叶酸测定 2.脱氧尿嘧啶核苷酸抑制试验 3.组氨酸负荷试验 4.血清高半胱氨酸测定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服量的7%以上(9%~36%),低于此值提示维生素
B12吸收不良。
第七章 DNA合成障碍性贫血
二、维生素B12和叶酸代谢检验
间隔5天重复上述试验,且同时口服60mg内因子, 如排泄转为正常,则证实为内因子缺乏,有助于
恶性贫血的诊断,否则为肠道吸收不良。
以广谱抗生素代替内因子进行试验,尿中57Co标 记维生素B12排出增多,提示维生素B12缺乏是由肠 道细菌过度繁殖与宿主竞争维生素B12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