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动物ppt课件
栖息于热带、亚热带高山森林。 为昼行性动物,杂食,多以20-30只结 群。 啼声有如犬吠且略带哑声,性情不似猕猴活跃,但遇险逃遁的速度
十分迅捷。
产于云南、广西、西藏、贵州等地。
百兽之王—虎
虎是人类最为熟悉的珍贵动物之一, 是力量、凶猛、威严的象征。它的体 态雄伟,毛色绮丽,头圆、吻宽、眼 大,嘴边长着白色间有黑色的硬须, 长达15厘米。颈部粗而短,眼上方有 一个白色区,颇似汉字中的“王”字, 因此誉为“山中之王”。虎的种类有 东北虎、华南虎、孟加拉虎、东南亚 虎。虎常在夜晚活动,有时也在白天, 以黄昏和清晨时最为活跃。行动敏捷、 矫健,善于跳跃,食量也大,活动范 围方圆可达300平方公里或更大。一般 都是单独栖居。
护 、 树林~ 灰纹。。栗,出厘 为
动云 物南 。西
北 部 。
叶下33 白,雌下红发部米
、 浆 果 、 种 子 和 昆的 灌 木 丛 中 。 巢 筑米 的 山 地 针 阔 混 00
色下鸟体色情分。 斑体上为,时为额 纹及体烟布能金、 尾两褐灰满膨黄头 为胁色色白胀色顶 暗为,,色突,和 棕暗布带带出头耳 色褐满暗栗。顶羽
滇金丝猴是中国的特有种,其分布区狭小,各自然 种群成岛状分布,相互隔离。在比较集中的分布区 已建立自马雪山、哈巴雪山、盐井等自然保护区
滇金丝猴 -------中国珍贵濒危动物
别名:黑金丝猴、黑仰鼻猴、雪猴 学名:Rhinopithecus bieti 英文名:Yunnan sunb-nose monkey 猴科: Cercopithecidae 分布: 云南西北部、西藏西南部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灰腹角雉
•
Tragopan blythii
属 产 虫在交栖 色白色红颈有为雄 属
于 于 为树林息 并色羽色为一黑鸟 于
国 西 主上内于 杂圆缘边红对色全 雉
家 藏 。,,海 有斑。缘色蓝,长 科
一 东 食生拔 棕及尾的,色脸53 ,
级 南 物活18 色黑黑眼上肉的~ 学
保 部 以于00 和杂色斑体角裸68 名
功了 大的 并 肉明鸟 广 ,系 学栖 以 裙代。 东 现统 自息 此 与李早 、 已 的 80环 特 肉 时 自 广 育研 年境 性 角珍梁 西 成究 代狭 而 的《、 、
, 以窄 命 展本唐 湖 ,
macropodum
早 3 耀殖 花混栖
成~。期 、交息
。 4 在 3 果林于
枚树~ 为内海
,上 6 食。拔
雌裙皮。色。 鸟及朱飞圆雄 棕翠红羽斑鸟 褐蓝色黑。
;
别 名 角 鸡 、 吐 绶 。鸟 , 属 于 雉 科 , 学 名
为
熊猴
• 别名蓉猴、山地猕猴、阿萨姆猴,属于猴科(Macaca assamensis)。
熊猴个体略大于猕猴,雄性体重8-15千克,体长55-65厘米;雌性较小, 体重5~9千克,体长42
声边欣带 不次命龟癞它 是阻大混场它
滇金丝猴 -------中国珍贵濒危动物
滇金丝猴是分布在海拔最高处的猴类。滇金丝猴 头顶有尖形黑色冠毛,雌性个体较雄性小。眼周和 吻鼻部青灰色或肉粉色,鼻端深蓝色。毛色比较单 调,背、体侧、四肢外侧和尾均为棕灰、灰黑色,毛 长达23厘米;喉、颈、上肢内侧、臀部为白色,胸部 乳白,腹部桶黄色。 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暗针叶林带,是猴 类中栖息地海拔最高的种类。喜结群生活,有垂直 迁移的习性,冬季下到海拔较低处活动。取食云杉 、冷杉等针叶树的嫩芽及松萝、竹笋等,在中午气 温高时猴群处于休息状态。
红色,•雄鸟有距。
栖息于林中多草灌丛或乔木地段,夜宿多叶 树枝上。以松、橡种子及植物的叶芽、嫩枝 等为食。筑巢于松、桦林或灌丛间的地面凹 陷处。每窝产卵6~8枚,卵色不一,以淡褐、 鸭蛋青为主。孵卵期24~25天。
产于山西、河北、北京。本种在我国已建成 饲养繁殖种群,是有饲养开发前景的雉类。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黄腹角雉
• Tragopan caboti
属 子于来 种名 示 草以南 产 于三19, 群“就纲来。于 国代86对 密吐有目就黄浙 家 人年其 度绶 生 》为腹 江 一 工首野 甚鸡 动 中古角 、 级 种次外 低” 逼 对人雉 江 保 群饲生 。。 真 雄所为 西 护 。养态 北黄 的 鸟记我 、 动 繁学京腹记发载国福 物 殖进师角述情,特建 。 成行范雉,时至产、
海上的“美人鱼”
•实际上,“美人鱼”是一种生活 在热带、亚热带的水域中,或者在 近海生活的大型水生哺乳动物。 “美人鱼”不仅不美,而且可以说 是比较丑陋的。它分布在太平洋的 西南部和印度洋沿岸,在我国的广 东、广西、台湾等沿海地区,它在 我国被列为一级保护动物。
沙漠之舟-野骆驼
野骆驼在历史上曾经存在于世 界上的很多地方,但至今在野 外生存的仅有蒙古西部一带, 它们不仅能够耐饥、耐渴、耐 热、耐寒、耐风沙 ,所以得到 了“沙漠之舟”的赞誉。野骆 驼的嗅觉十分灵敏,善于奔跑, 白昼活动,性情胆怯而机警。 野骆驼一般结成群体生活,夏 季多呈家庭散居,秋季开始结 成群,沿固定的几条路线寻找 食物和饮水。
由筑 雌巢 鸟, 孵十 卵分 2天出壳,雏8简陋。每窝产 鸟卵
月 份 , 雄
鸟 有 复
杂 的 求
偶 炫
) 的 果 实 及 叶 有 依 赖 性 。 繁
,以60 尤蕨 0 对类 ~ 交让木(及植物的根、茎、叶、10米的亚热带针阔60
Daphniphllum
色色 有 褐 头 上 全 ,肉 翠 带 顶 体 长 密角 蓝 棕 黑 栗 约 布, 色 黄 色 褐 50 黑于 及 斑 , 色 ( 、发 朱 。 具 , 雌 棕情 红 下 黑 满 ) 黄时 色 体 色 布 ~ 及向 组 棕 与 具 65 白雌 成 黄 栗 黑 ( 色鸟 的 。 红 缘 雄 杂展 艳 脸 色 的 ) 斑示 丽 部 羽 淡 厘 。。 肉 裸 冠 黄 米
•虎鲸是一种大型齿鲸,性 情十分凶猛,体形很大, 表面光滑,体重5000-8000 千克。虎鲸喜欢群居的生 活,就是在睡觉时也扎成 一堆;虎鲸就是鲸类中的 “语言大师”,它能发出 声音,而且这些声音有着 不同的含义。虎鲸智力出 众,也被人们通过驯化来 完成一些特殊的任务。
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名录
蜂猴、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金丝猴、长臂猿、马来熊、 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云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 中华白麂豚、亚洲象、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野骆驼、鼷鹿、 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 原羚、藏羚、高鼻羚羊、扭角羚、台湾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 羊、河狸、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 、中华秋沙 鸭、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胡 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黑头角雉、红胸 角雉、黄腹角雉、灰腹角雉、虹雉、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黑颈鹤、白头鹤、丹顶 鹤、白鹤、赤颈鹤、鸨 、遗鸥、四爪陆龟、鼋、鳄蜥、巨蜥、蟒、 扬子鳄、新疆大头鱼、中华鲟、达尔鲟、白鲟、红珊瑚、库氏砗磲、 鹦鹉螺、中华蛩蠊、金斑啄凤蝶、多鳃孔舌形虫、黄岛长尾虫。
。
。
小绿龙-中国一级野生保护动 物
莽山烙铁头蛇 科: 蝰科 学名: Ermia mangshanensis 英文名: Mt.Mang Pit-viper 莽山烙铁头蛇全长可达2m,是具有管牙的毒蛇,通身黑褐色,其中间杂着极 小黄绿色或铁锈色点,构成细的网纹印象;背鳞的一部分为黄绿色,成团聚 集,形成地衣状斑,与黑褐色等距相间,纵贯体尾;左右地衣状斑在背中线 相接,形成完整横纹或前后略交错。腔面除前述黑褐色具有网纹外,还杂有 若干较大、略呈三角形的黄绿色斑。头背黑褐色,有典型的黄绿色斑纹。尾 后半为一致的浅黄绿色或几近于白色。头大,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有颊 窝。头背都是小鳞片。 莽山烙铁头蛇是我国特有种。目前仅知分布于我国湖南省宜章县境内莽山自 然保护区几千公顷的狭小范围内。 莽山烙铁头蛇被发现于海拔700—1100m的山区林下。6月下旬至7月产卵20— —27枚,卵白色,椭圆形,卵径34—38mm×50—66mm,重31——40g.产卵 后亲蛇有护卵与孵卵习性。在25—30℃温度下,60天左右孵出仔蛇,初孵好 蛇全长330——460mm,重15—35g。
亚洲象的身躯高大威武,性情 温顺善良,是力量、威武和吃 苦耐劳的象征。它的身长5-7 米,肩高2.5-3米,尾长1.2-1.5, 体重3000-5000千克。它的鼻 子是最长的,表面光滑,一直 垂到地面,不仅嗅觉灵敏,而 且是取食、吸水的工具,能作 为自卫的有力武器。亚洲象很 喜欢水浴,常在河边或水塘边 洗澡、嬉戏,它还是游泳的好 手,可以连续游上5-6个小时。
栖息于海拔3300~4400米的灌丛、草甸 及裸岩处。食植物根、茎、叶、花及昆虫, 嗜食贝母根茎,故又称“贝母鸡”。3~4 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陡峭的岩洞中。每 窝产卵3~5枚,黄褐色,具大小不同的紫 褐色斑。
产于青海、四川、甘肃。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型鸡类。全长96厘米左右。体羽主要为浓 褐色。头部和颈部辉黑色;耳羽簇白色,短 角状;脸部裸皮鲜红色。飞羽浅棕褐色。腰 和尾羽基部白色;尾羽特长,未端转别名鶡 鸡,属于雉科,学名为 Crossoptilon mantchuricum。黑:中央尾羽特长而上翘, 羽枝披散下垂如散发状。嘴粉红色。脚珊瑚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鸟类
• 别名贝母鸡,属于雉科,学名为 Lophophorus lhuysii。
大型鸡类。全长约80厘米。雄鸟头顶有一 簇青铜色至红铜色的羽冠。上体羽多呈紫 铜、蓝绿等色,具金属光泽;下背及腰部 羽白色。飞羽黑褐具绿缘,尾羽蓝绿色。 下体黑色,嘴角灰色, 脚黄灰色。雌鸟体羽暗褐色,背白色,飞 羽及尾羽具褐色横斑。
好厉害
•
据《生活科学》19日报道,
哈佛大学出版社最近推出一本名
为《秘密武器:蜘蛛、蝎以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