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想当一棵树

想当一棵树

《想当一棵树》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南霞口镇张申小学李艳娥教材分析: 《想当一棵树》,这是一篇短小但意义深刻的现代诗,是语文版五年级上册第一课。

诗歌通过对大树“沉默”“姿态”“雅量”和“幽默”特点的概括描述,抒写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语言洗练,节奏抑扬鲜明。

“想当一棵树”,是诗歌中的一句话,这句话道出了作者的心意:愿像一棵树一样高大坚韧、无私奉献、胸怀宽广。

诗歌的最后概括和总结了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理想、有榜样,才能不断进步。

学生分析: 现在的学生,他们接触世界的途径很多,他们的想法也就十分多,但过早地受社会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也是不同的,所以学生们更早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想观对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应该有很大的帮助。

本课的学习,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理想观。

学生们在学习时,围绕“本文描写了树的哪些特征”来概括每一节诗歌的主要内容。

然后结合树的这些特点,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人与事,将树与人联系起来,体会作者以树喻人的妙处。

重点抓住“沉默、姿态、雅量、幽默”体会树的优秀品质,进而理解“心里想着树,自己就会像树,天天向上,长高长大”的含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通过自学认识“炙、丫”,掌握会写字“默、聊、哇、姿、雅、炙、丫、幽”。

2、理解并积累“沉默、姿态、雅量、炙热”等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沉默”“姿态”“雅量”和“幽默”分别描述了树和人的哪些品质,体会“心里想着树,自己就会像树,天天向上,长高长大”所含着的意思。

2、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体会与思考,去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感悟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趣。

2、教育学生做人要像树那样,具有高大坚韧、意志坚定、乐于奉献、胸怀宽广的品格,只要心中有理想、有榜样,就能不断进步。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沉默”“姿态”“雅量”和“幽默”分别描述了树的哪些品质。

难点:体会“心里想着树,自己就会像树,天天向上,长高长大”所包含的意思。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学生在学习这首诗歌时,要以读为主,读思、读议结合。

在阅读诗句思考课后第一个问题“想想课文描写了树的哪些特征”的基础上,继而让孩子说说大树的这些特点使你想起了怎样的人,怎样的事(随机处理课后第二个问题“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树的‘雅量’?结合你的理解,说说‘雅量’的含义”)。

最后,整合对诗歌的理解,并注意结合处理课后第三题“‘心里想着树,自己就会像树’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逐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同时体会诗歌分行排列的格式特点和诗歌韵律。

教学用具: 歌曲《好大一棵树》、PPT课件(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欣赏歌曲:同学们,让我们先一起欣赏一首歌(教师播放《好大一棵树》)。

提问:听了这首歌曲,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听歌后讨论自己知道了什么?
2、提示课题: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描写树的诗《想当一棵树》。

(板书课题)
学生读题目,说说自己知道什么,想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 歌曲的播放,是为了更好引入课题;而对课题的思考,则是让学生们能够引起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
二、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12分钟)
1、指名读课文(读书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正确认读生字的读音)。

提问:读了诗歌知道了什么?
两三名学生读课文,注意“雅,丫”的读音。

2、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课文知道了什么?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

3、指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树的特点,能够就树的特点有条理地说一段话。

三、联系生活,理解课文(15分钟)
提问:诗歌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优美概括的语言,激起人们的思考、遐想与激情。

下面大家再细细地回味诗句,看你能想到什么。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抓住“沉默”、“姿态”、“雅量”“幽默”以及诗歌的最后一个小节,谈自己的理解。

) 教师鼓励学生放胆说:读诗句,谈谈自己想到的事情,想到的人。

(设计意图:贴近生活,让事实来说话,事实胜于雄辩。


四、课堂练习,巩固课文。

(5分钟)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尽量用上诗中的词语:
大树常常是()寡言,不吵不闹,它()挺拔,不怕()的太阳,有甘于奉献的()。

有时候,大树也很顽皮(),悄悄和你开个小玩笑。

学生先自主完成,然后全班讨论
五、课堂小结(2分钟)
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刻起,人类就始终没有离开过绿色,离开过树木。

树,不仅能净化空气,带给我们阴凉,还能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

沉默、坚守、奉献、幽默是树的品格,更是我们做人的准则。

我们要以树为榜样,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只要我们心中有理想,有榜样,学会对待每一次失败与成功,就会不断进步。

六、布置作业(1分钟)
课下思考题:“这首小诗是写树还是写人?课外找一找写树的诗文,也可是自己的习作。

板书设计
1、想当一棵树
学会沉默——少说大话,不说闲话
想当一棵树学会姿态——昂首挺胸,意志坚定天天向上
学会雅量——乐于奉献,胸怀宽广坚韧不拔
学会幽默——学会轻松,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五年级的第一节语文课,学生们在经过开学收心教育之后对学习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对知识的接受也很快,这节课总的说来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在这节课里,学生们活动还是很积极的,尤其是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他们有说不完的故事,讲不完的人,这是本节课最精彩的瞬间,而开始上课歌曲播放的同时,孩子们竟然可以同声歌唱,是让我最惊讶,他们在讨论时更多地对这首歌曲的内涵做了阐述,是让我无比自豪的。

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达到了我的期望水平,他们的踊跃参与,积极活动,让我很满意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如果说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那就是没有让学生发挥想象,对树的品格更进一步地去探讨,也许还会出现更多闪光点。

在课常上,学生能够针对《好大一棵树》谈到他们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教师,这也是让我意料不到的,毕竟现在这个年龄的孩子对这首产生在八、九十年代的歌曲还是不熟悉。

这种意料之外的事情不需要去解决,只要让它发展下去,对教学是一个很好的促进。

从学生的作业、课后谈话等途径,我觉得学习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能有如此效果应该是因为我在深入理解教材后精心备课
的结果。

当时听课的老师对我这节课有较好的评价,认为学生的配合很好,教师与学生都把感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这让我颇受启发,如果我再一次上这节课,我会给学生更多发言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与他们更深入地探讨对诗歌的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