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别信息的方法教案
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参考《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编写教案
做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讨论形式进行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Βιβλιοθήκη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从因特网上通过“搜索引擎”来获取信息,在这过程中,要掌握好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信息传播的途径、速度、范围、数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途径变多了,速度变快了,范围变擎会在不到0.1秒的时间内检索到超过10万条相关文章和新闻网页的信息,然而,这么多的信息并非都准确、并非都有价值。那么怎样才能辨别信息的真伪呢?同时结合课本上的三个例子,说明为什么要辨别真伪。
甄别信息的方法教案
课题
甄别信息的方法
教学目标
认识目标
掌握判断信息真伪的基本方法。
能力目标
从大量过剩的甚至虚假的信息中,如何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发展和
德育目标
在信息获取过程中,能理解并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识别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
甄别信息的方法有:
(一)、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二)、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将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信息加以比较和分析。
(三)、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四)、根据原有经验判断。经验判断虽然不完全准确,但速度较快。
(五)、向权威机构核实。
教学重点
认识到甄别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掌握辨别信息真伪的基本方法。
板书设计
甄别信息的方法有:
(一)、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
(二)、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将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信息加以比较和分析。
(三)、从信息的时效性进行判断
(四)、根据原有经验判断。经验判断虽然不完全准确,但速度较快。
(五)、向权威机构核实。
学生根据老师的教学导入内容结合自己的常识,再和同学们相互讨论,尝试得出一些辨别信息真伪的方法。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的。
让学生学会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学会共同合作达到共同学习的效果。
二、新授
课堂讨论:请大家阅读课本P50-52学习课本提供的甄别信息方法,分析上述几个背景资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怎样甄别信息?
同学们在老师给出的限定的时间内把课本上50-52页的内容看完,并找出课本上给出的甄别信息的方法。
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从课本中找出相应的答案。
三、总结
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信息进行鉴别与评价有进一步的了解,能够对日常生活中从大量过剩的甚至虚假的信息中如何发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鉴别与评价,以便获取到有价值的信息。
教学评价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的甄别和信息道德。虽然是信息课程中的理论课,但有效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影响,体会信息甄别的必要性,了解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和评价信息。
教学后记
我们在获取大量信息的同时,要学会甄别信息;同时要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识别并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信息的价值评估不能仅仅依靠简易的方法来进行,信息的价值还要靠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博学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去挖掘。知识是慢慢积累起来的,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做一个有心的人,要善于观察和整理自己身边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