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心中的底线。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包涵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4、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5、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8、请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位一体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三位一体:十八大报告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十八大第一次指出了“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因此,道路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的实现途径,是这个路怎么走的问题。
理论体系它的功能是行动指南,是一个指针的问题,保证这个路走得正确。
制度是根本保障作用。
十八大阐明了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联系,强调: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
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1)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与联系(1)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阶段,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任务,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革命。
(2) 同时,两者又是紧密衔接的两个阶段。
中国革命将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而不经过资本主义阶段。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认清两者的区别,同时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一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新民主主义社会演变过去的,两者有很多相似的因素,如两者都是社会主义因素占主导地位,都属于社会主义范畴等等。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①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使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产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已占绝对优势,社会主义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经济基础。
②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阶级关系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剥削阶级作为一个整体的阶级已被消灭,阶级斗争已不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③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土地制度改革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总任务是实现“一化三改造”。
1956年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 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11、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哪些问题?当前改善党的领导,应着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其次,要改革、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最后,要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
1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科学内涵: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1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什么?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根本任务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4、试述新时期新阶段党的建设的内涵(包括党建主线、原则、要求、五大建设及其重点、目标)。
十八大报告指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的四项基本要求。
即:(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坚持民主集中制;(4)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十八大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既坚持又完善。
在主线中,在坚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基础上,充实了纯洁性建设的内容。
先进性是前提和基础,纯洁性是体现和保障。
党的思想建设即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全党,克服和改造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工作。
它是党的政治、组织、作风、制度、纪律等各项建设的基础,也是党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坚强战斗力的根本保证。
党的组织建设即为加强党的建设在组织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它是党的建设中最具经常性、普遍性的基本建设,是实现党的纲领及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物质保证,也是党深入进行思想建设和政治建设的物质基础。
党的作风建设即端正党组织和党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树立与党的性质和宗旨相适应的良好风尚的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腐倡廉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制度建设即党为了建立健全党内规章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它是党的建设中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是巩固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各方面建设成果的保证。
15、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观点的理论意义是什么?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
第二,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各自既有优势和长处,也有不足和缺陷。
第三,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
16、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特色”体现在哪里?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特色”在于:1、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符合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增强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17、中国目前的分配方式有哪些?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生产要素的占有情况进行分配,分为: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管理和知识产权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18、请你谈谈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