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
【学习目标】
1.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三功之间的数量关系。
2.知道什么是机械效率,并能用机械效率公式准确计算。
3.知道机械效率取值范围及原因。
【学习重点】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学习难点】机械效率,能用机械效率公式准确计算
课前预习学案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物体要作用,二是物体要在方向上通过一定的。
2.功等于与的乘积。
用公式表示。
3.________ _______叫做有用功。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额外功。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总功。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
其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学案
一、导入
1.提出问题:小明利用动滑轮把木料拉上四楼时,手拉绳做的功与动滑轮对木料做的功相等吗?
2.怎样探究这个问题?
二、机械效率
1.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
(1)设计实验方案:
(2)实验过程
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提升到一定高度,计算拉力所做的功W=Gh。
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动滑轮将钩码缓慢提升到同一高度,再次计算拉力所做的功W=Fs。
实验发现,Gh与Fs相等吗?如不等,哪个大?为什么?
2.有用功和额外功
A.那么为了完成目的而做的功是对_____做的功。
B.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多做的功是对_______做的功。
C.那么在整个过程中人所做的总功是对____和______做的功。
结合86页内容总结:
有用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额外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标一练】
1.甲用桶从井中提水其中对__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对_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是__________。
2.乙从井中捞水桶,桶中带有半桶水,则对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对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总功。
3.假如用斜面推沙子,对_________做的功是有用功、对_______做的功是额外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总功。
4.使用滑轮组提起10N的重物,使它上升0.2米,拉力是4N,拉力的作用点上升了0.6米,拉力对滑轮所做的功___J,这个功叫____功。
滑轮克服物体重力所做的功为___J,这个功叫___功。
用来克服滑轮重力、绳重和滑轮间摩擦所做的功叫功。
3.机械效率
1.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不同反应了机械的什么不同? 。
2.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的要做额外功。
而我们希望所做的额外功越______越好,即有用功占总功的比越大越好,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机械效率。
3.分析可知___________跟______________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即ŋ=____________(字母表达式)变形公式W有用=_______W总=_________。
其中ŋ表示___________,你认为机械效率有单位吗?为什么?,用表示,有没有机械效率等于100%的机械?为什么?。
4. 由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可避免的要做额外功,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_____________。
二、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原理
测量的物理量:钩码的重、钩码提升的高度、拉力、绳子移动的距离
器材: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是保证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1) (2) (3)
1、如图所示,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
(2)直接测得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应选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
(4)测量时,必须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5)如果使钩码升高的高度增加为原来的2倍,机械效率将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一标一练】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
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
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2)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升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有关。
(4)综上所述,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有用功,(填“增大”或“减小”)
2.斜面的机械效率
(1)你认为该实验的目的是。
(2)你的猜想是。
实验原理:
(3)实验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和。
(4)为了多次实验,需要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你认为应该怎样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
(5)测量拉力的大小时,拉力的方向与平行,且要使物体匀速拉动。
(6)改变木板的倾斜程度进行三次实验,完成下表。
斜面的倾斜物块重量斜面高度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超程度相同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超程度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
(8)此实验的测量工具是和。
(9)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
(写出二条即可)
能力提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如果某机械的效率为85%,其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理想机械外的任何机械的效率总是_________,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一个动滑轮将重480N的货物提高1m,所用的拉力为300N,则总功是
J,有用功是 J。
3、小刚将重为100N的水提到6m的楼上,小刚同学体重为400N,装水的水桶重20N,在这个过程
中,他克服自己的体重做功为 J,有用功为 J,额外功为 J,总功为 J.
4、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N的货物抬高0.2m,手向下压杠杆的力是240N,手下降
的高度是 m,人做的总功是 J,有用功是 J,这根杠杆的机械效率是。
5、用滑轮组将重为400N的物体提高2m,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有用功是 J,总
功是 J,额外功是 J.
6、如图所示,斜面长5m,高1m,工人用沿斜面方向
400N的力把重1600N的集装箱匀速推到车上,推力对
集装箱做的功是 J,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7.起重机把质量为0.6t的重物匀速提升了3m,而它的电动机所做的功
是3.4×104J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8.一个滑轮将重3600N的货物提高4米。
如果额外功是9600J,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多少?总功
是多少?机械效率是多少?滑轮组在哪些方面消耗了额外功?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该机械的机械效率?能否使机械效率达到100%为什么?
7.斜面长为L,高为h ,将重为G的物体沿斜面由底部匀速推至顶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推
力为F,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_。
8、如图所示斜面长s=10m,高h=4m。
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F,将一个重100N的物体由斜面底端A匀
速推到顶端B。
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
求:
(1)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
(2)斜面的机械效率
(3)推力F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