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基本情况:
1、本年级共有两个班共有80多人。
无一人缺考,
班级总体来看两个班级发展不够均衡,也不够理想。
一班总平均38.03分、二班54.01分。
从总体来看分数不够理想,高分同学较少,学困生比较多。
二班的学生学习热情高于一班。
所以,学生整体来看学生掌握情况不够均衡,部分学生的成绩有待提高.。
两个班级成绩提高的空间都非常大.
情况分析:
1:从质量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科学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要求。
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了一些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
学生能把学到的一些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对于此次的检测结果来看,我发现最重要的问题是以下两点:
1.教师没有及时回顾科学知识。
由于时间紧,未能给学生回顾总结每一单元所学知识,所以正确率不是很高,但对于灵活记忆力好的学生做得还不错。
2.学生失误原因一是对学过的知识掌握不牢,二是粗心,丢三落四,三是综合归纳能力差。
另外,孩子在学习习惯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缺少系统的训练,如很多孩子不会倾听,不会合作。
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律性不强,甚至有的学生影响同伴的学习。
这些问题都是在今后教学工作中应该狠抓、努力提高的地方。
我们的科学教育任重
道远。
3、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审题不仔细,导致不该错的反而出错了;学生做完题不知道检查,有一小部分学生做好的比较早,他们不是认真检查试卷,而是在那里摸小东西玩,或者趴在桌子上胡思乱想。
4、我们教师也有不足之处,上这些原因,直接影响到这次考试的成绩。
5、考后措施(1)学科分析:对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现状,与兄弟学校比较的结果,备课组认真研讨。
(2)加强研究,明确方向。
(3)注重基础,精讲精练。
在教学中,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做为重点,能够多次严格训练以求达到夯实基础的目的。
课堂教学设计应符合班生实际、教学实际,提高“双基”能力,教学堂堂清,不无备课上课,克服惰性和随意性。
作业设置符合教学,减缓坡度,分层设计,面批辅导与集中讲评相结合,做到作业日日清,及时批改反馈矫正,做到课课过关。
(5)分类指导,分层辅导,加强个别辅导。
充分发挥学生“结对子”、“一帮一”等课外互助形式的作用,课内多提问、激励、检查,关注学困生的每一个微小进步。
本学期已过,算好时间账,稳扎稳打地完成教学任务。
6、本班学生数量较多也是老师注意的问题。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付出,去迎接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