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ppt课件

答案:C
2. 某原电池,将两金属X、Y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相 应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现Y电极质量增加,则可能是下列 情况中的( )
A. 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稀CuSO4溶液 B. 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溶液 C. X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稀CuSO4溶液 D. X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溶液
答案:B
6. A、B、C都是金属,A中混有C时,A先腐蚀;A与 B组成原电池时,A为电池的正极。则A、B、C三种金属 的活动性顺序为( )
A. A>B>C
B. A>C>B
C. B>A>C
D. B>C>A
解析: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可通过:①金属与酸及 水反应②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③原电池反应几方面来判断。
4. 为什么白铁皮(镀锌铁皮)制品不易生锈。即使表面 被划破也是如此,而马口铁(镀锡铁皮,做罐头用)制品一 旦划破,表面会很快地生锈?
答案:白铁皮和马口铁表面被划破,与表面接触的水 膜形成原电池,白铁皮中锌作负极被腐蚀,铁被保护,不 易生锈,而马口铁中铁作负极首先被腐蚀,易生锈。
5. 废旧电池为什么必须进行集中处理而不能随意丢弃? 答案:废旧电池随便丢弃容易造成重金属污染。
电极 材料
溶液名称
A Zn、Fe
稀 H2SO4
B Zn、Zn
CuSO4 溶液
C Zn、C
CuSO4 溶液
D Fe、C
NaCl 溶液
解析:构成原电池的几个条件①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 电解质溶液③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A、C、D符合,其中D将Fe,C放入中性溶液中相当 于负极Fe-2e===Fe2+。正极:O2+2H2O+4e-===4OH-, 相当于发生吸氧腐蚀。而B不正确,不符合条件①。
解析:由Cu——Zn,稀H2SO4构成的原电池,电极反应 为:
负极:Zn-2e-===Zn2+ 正极:2H++2e-===H2 Zn做负极提供电子,电子由Zn流向Cu并非电流流向, 故A错。Cu棒为正极,H2在上面产生,故B正确D错。由 于不断消耗H+所以H+浓度减小。 答案:B
5. 下列各组都是连有导线的两根金属棒,分别插入对 应的溶液中,其中不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解析:氢资源丰富,热值高,燃烧性能好,用于发电 时,能量转换率高并实现零排放,若用可再生能源制氢, 并形成循环,很有发展远景。使用时,可将氢气储存在储 氢罐中。选项D错在,氢气没有燃烧,而是在负极上失电 子,对于氢燃料电池电解质不同,负极发生的反应也不同, 如强酸型质子介质时,负极发生H2-2e-===2H+;强碱 性溶液中,负极发生:H2+2OH--2e-===2H2O。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课时作业1——原电池
1.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1)原电池的原理 从能量转变看:原电池是将 化学 能转变为 电能 的装 置。从化学反应看,原电池的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 中还原 剂 失去的电子经过导线传递给 氧化剂 ,使氧化还原反 应分别在两个电极 上进行。
解析:构成原电池并产生宏观可测的电流的装置应符 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A中两个电极相同,C、D中不能自 发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均不符合条件,只有B符合。
答案:B
4. 把铜棒与锌棒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与电流表连接 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指示电流从锌棒通过导线流 向铜棒
B. 铜棒上产生气泡 C. H+浓度增大 D. 铜棒上不产生气泡
(3)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流动方向判 断。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内,阳离子移向的极是 正 极, 阴离子移向的极是 负 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原电池的负极 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 正 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 应。
(5)根据现象判断。溶解的一极为 负极,增重或有气泡 放出的一极为 正 极。
解析:Y电极质量增加,可能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 子而在Y极(正极)上析出金属形成的。故只有A符合题意。
答案:A
3. 按下述方法连接的装置属于原电池,且产生的电流 宏观可测的是( )
A. 相连的两个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B. 相连的铁、银插入稀硫酸中 C. 相连的锌、铜插入硫酸锌溶液中 D. 相连的锌、铜插入水中
3. 原电池中正负极判断方法 原电池有两个电极:一个是正极,一个是负极,判断 正极和负极的方法: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是 较活泼的金 属为负极, 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 为正极。
(2)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 正极 流向 负 极,电子是由 负 极流向 正 极。
(2)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①电极材料是由 两种活动性不同 的金属 或由金属 和其他导电的材料(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 等)组成;②两电极必须浸电在解质溶液 中;③形成闭合 回路。
(3)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①加快化学反应,②从理论上揭示钢铁腐蚀的原因, ③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强弱,④制作化学电源。
此题通过原电池反应来判断,A中混有C,A先腐蚀, 则A>C,A、B组成原电池,A作正极,而原电池中活泼金 属做负极,所以B>A,即B>A>C。
答案:C
7.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将有千辆氢燃料电池车上 路,关于氢燃料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B. 氢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 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 C. 氢燃料电池能量转换率比氢气直接燃烧高 D. 氢燃料电池工作时,发出淡蓝 负极(Zn片): Zn-2e-===Zn2+ ( 氧化 反应) 正极(Cu片):2H++2e-===H2↑ ( 还原 反应) 以上两个反应式是在电极与界面上发生的 氧化 反应或
还原反应,称为电极反应。将两电极反应式相加得原电池 总反应式:Zn+2H+===Zn2++H2↑ 。
1. 下列关于铜、锌、稀H2SO4构成的原电池的有关叙 述错误的是( )
A. 锌为负极,锌发生氧化反应 B. 铜为正极,铜不易失去电子而受到保护 C. 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 外电路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电子流出的一极为 负极
解析:根据 Cu-Zn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负极上: Zn-2e-===Zn2+(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2H++2e- ===H2↑(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故 C 选项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