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温钢管道焊接施工方案

低温钢管道焊接施工方案

低温钢管道焊接施工方案1.目的为保证低温钢管道焊接在预制和现场安装中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顺利的实施,确保管道焊接的质量和施工进度,特编制低温钢管道焊接施工方案。

2.适用范围此焊接施工方案适用于浙江LNG接收站项目接收站工程所有低温钢管道的手工电弧焊,手工氩弧焊等。

3.编制依据及引用标准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20801.(1-6)-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SH3501-2002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25-2004 《石油化工低温钢焊接规程》设计及业主相关要求4.工程概况4.1 本项目所包含的低温管道是指设计温度低于-10℃至-160℃的碳钢和不锈钢,其中管径最大为DN900,包含DN900壁厚最厚为36.5mm(材质为API 5L-X70)和DN600壁厚壁最厚为30.96mm的不锈钢厚壁管道(材质为304)4.2 低温钢材质包含304、316L、API 5L-X70和A106-B(低温用部分)4.3 低温钢管采用GB50235-97的规定进行坡口加工4.4 低温钢焊接工艺按照焊接工艺评定执行5.人员要求5.1 从事管道焊接的焊工,需持有相应的国内项目合格证,并经业主考试合格持有业主的焊工上岗证。

焊工必须按规定的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当遇到工况条件与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技术措施的要求不符合时,应拒绝施焊。

5.2 焊接技术人员应由中专及以上学历,有一年以上焊接生产实践的人员担任。

焊接技术人员应负责编制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技术措施,指导焊接作业,参与焊接质量管理,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

5.3 焊接质检人员应接受过专门的焊接技术培训,有一定的焊接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能严格遵守检查操作规程,并具有质检人员上岗资质证。

焊接质检人员应对焊接作业进行全面检查和控制负责施工现场焊接检查,包括坡口制备、焊缝组对、焊接操作、焊缝外观检验等,检查焊工上岗资质;负责检查焊材烘干、焊条发放、焊材领用情况;负责组织、申报、跟踪焊工考试情况;编制合格焊工登记表及焊接无损检测情况表。

5.4 无损检测工程师:无损探伤人员必须由国家授权的专业考核机构考核合格,其相应证书应在有效期内。

5.5 焊材管理人员:负责焊材库管理;负责焊材烘焙、焊材发放及回收,并做相关记录;焊材保管和烘焙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焊材保管人员应熟悉焊材的用途、性能。

5.6 施工队及焊工:负责现场施焊,作好焊口标识。

6.焊接材料的要求6.1 施工现场的焊接材料要求按设计及有关标准规范有关规定执行,必须保证其材料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相关资料齐全、完善,且应逐项核对,做到物证相符。

焊接材料、焊条、焊丝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

质量证明书应包括熔敷金属化学成份、机械性能;各项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缺项部分复验,复验合格方可使用。

6.2 现场焊接材料选用6.2.1 低温钢熔敷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与母材相近,低温冲击韧性值不低于母材标准值,当设计文件无规定时,焊接材料应按下述原则选用:(1)焊接电弧焊应选用低氢性药皮焊条:(2)应根据钢种选用与之相匹配的焊丝:(3)异种钢焊接应按SH/T3526选用焊接材料。

6.2.2 低温钢用焊条应按批进行药皮含水量或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的复检,其检验方法应符合相应的焊条标准或技术要求。

表1 焊接材料选用6.3 焊材保管制度6.3.1 焊材必须在干燥通风的室内仓库存放。

焊材贮存库内,不允许放置有害气体和腐蚀介质,室内保持整洁。

6.3.2 焊材存放在专用架子上,严格防备焊材受潮。

离开地面和墙壁的距离不小于300mm。

每堆体积不能过大。

宽度不大于两排,高度不超过1.2mm。

6.3.3 焊材堆放时应按种类、牌号、规格、入库时间分类堆放,每垛应有明确标记,避免混乱。

焊丝应做好色标。

6.3.4 焊材在供应给使用单位之后,保质期至少保证在6个月之内。

入库的焊材应做到先入库批次先发放。

6.3.5 特种焊材贮存与保管应高于一般性焊材,特种焊材应堆放在专用仓库或指定区域。

6.3.6 对受潮或包装损坏的焊材,未经处理不允许入库。

6.3.7 一般焊材一次出库不能超过一天的用量,低氢焊条控制在四个小时的量。

已经领出库的焊材,焊工必须保管好。

当天使用不完的焊材当天退回焊材仓库。

6.3.8 焊材贮存库内,应设置去湿机、温湿仪且运行正常。

低氢型焊材室内温度不低于5℃,相对空气湿度低于60%。

6.4 焊材的烘干使用制度6.4.1 焊条的烘焙温度和保温时间,严格按焊条生产厂家推荐的烘焙规定或有关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国外焊材的烘焙要求,按所提供的焊材质保书或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烘焙。

6.4.2 现场焊接材料烘干温度如表2所示:表2 焊接材料烘干温度6.4.3 焊条烘干时,应缓慢升温、保温、缓慢降温,严禁将需烘干的焊条直接放入已升至高温的烘箱内,或者将烘至高温的焊条从高温炉中突然取出冷却,以防止焊条药皮因骤冷或骤热面产生开裂或脱落现象。

6.4.4 同一烘干箱每次只能入同种烘干规范的焊条进行烘干,对烘干规范相同,但批号、牌号或规格不同的焊条,堆放时必须有一定的物理间隔,且焊条堆放不宜过高(一般为1~3层,Φ4mm不超过3层,Φ3.2mm不超过5层),以保证焊条烘干均匀。

6.4.5 焊条的烘干数量要有计划,根据工程的进展情况准备适量的焊条。

6.4.6 焊条烘干要使用焊条干燥箱和保温箱。

保温箱由焊条烘干员负责保管,温度计要定期校验,箱内不得烘烤其它物品。

6.4.7 在烘干焊条时,要经常打开通风孔并开动风扇,驱除潮气.焊条放进或取出时,干燥箱内温度不得超过100℃。

6.4.8 焊条烘干之后存放于保温箱内,要尽快使用完,保温箱温度始终保持在80-100℃,特殊情况下(停电,故障检修等)不得低于50℃.否则,要根据放置时间重新烘干,焊条再烘干的温度和时间,由焊接责任工程师确定。

6.5 焊材的领用与发放制度6.5.1 焊工领取时,要携带焊材发放记录表(即领料卡)等必要的凭证。

6.5.2 焊条、焊丝、焊剂必须全部在焊接材料烘干室发放,焊工领取焊材一定要有标识自己在本项目的合格焊工号码。

6.5.3 烘干员发放焊材时,一定要核对焊材型号和色标,按照规定的要求详细记录。

6.5.4 烘干员一次给焊工的焊条不要太多,一定要控制在四小时内用完。

当夏季阴雨潮湿时,要根据焊接责任工程师的意见,每次发焊条的数量控制焊条在1-2小时内用完的限度内。

6.5.5 烘干后的低氢焊条在外放置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当另有特殊要求时,要在焊接施工方案中注明。

6.5.6 每个焊工只允许领用、退回自己本人使用的焊材,不允许几个焊工所需的焊材由一个焊工领用、退回,并要求当天退回剩余焊材。

6.5.7 焊工领用出去没使用完的焊条当天下班前退回焊材库,并重新焊干,此批焊材应做好识别标记,第二天发放焊材时,此批焊材应优先发放。

6.6 钨极氩弧焊宜采用铈钨棒。

6.7 本项目所用的氩气的纯度不应低于99.95%。

7.设备要求在焊接施工中所使用的设备、仪器、仪表、工机具必须经校正、检查,确定其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能满足焊接工艺要求和安全可靠的性能要求。

8.焊接施工流程9.焊接施工准备9.1 焊接环境9.1.1 焊接环境温度不得低于0℃,应提高焊接环境措施:9.1. 2 在下列任一情况时,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否则禁止施焊:(1)风速度:电弧焊风速大于8m/s,气保焊风速大于2m/s;(2)相对湿度大于90%(3)雨雪天气9.2 坡口制备9.2.1 选用坡口的形式和尺寸应考虑下列因素:(1)焊接方法(2)焊缝填充金属尽量少:(3)避免产生缺陷;(4)减少焊接残余变形与应力:(5)有利于焊接防护;(6)焊工操作方便。

9.2.2 焊接接头坡口形式管段坡口必须依据施工图纸或设计规范文件规定进行加工;若施工图纸或设计文件未做明确规定时,可按表3、表4规定进行加工。

表3对接焊焊接接头坡口形式及组对要求图表序号厚度δ(mm)坡口名称坡口形式坡口尺寸备注间隙b(mm)钝边P(mm)坡口角度α(β)(°)1 4~6 V型坡口0~2 0~2 65~752 6~16 V型坡口0~3 0~3 55~653 8-24 X型坡口1-3 1-3 55~65管径≥DN600 表4 非对接焊焊接接头坡口形式及组对要求图表名称形式δmmbmmpmmRmmHmmα。

β。

apa法兰角焊接头----1.4δ+2~3--管件角焊接头-1~1.5 -----跨接式三通支管坡口≥42~3 1~2 --45~55-图1 厚壁管道坡口加工示意图(δ>25mm)δφγa1a2β2β1δ>25mm α1=α2=10°β1=β2=20°±2°γ=3°R=5° H=19-22mm B=2-4mm C=1-2mm P=2±0.4 L=20 L’=10-12mm9.2.3 管子坡口必须用机械方法加工.。

9.2.4 焊件组对前应将坡口和其内外侧表面及两侧(以离坡口边缘的距离20mm以内)水、铁锈、油污、积渣及其它有害杂质清理干净且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坡口组装间隙、错边量、棱角应符合规定,当坡口组装间隙超过允许偏差规定时可在坡口单侧或两侧堆焊、修磨使其符合要求,严禁在接头间隙中填塞焊条头、铁块等杂物。

9.3 焊件组对9.3.1 厚壁相同的管道组成件组对时,应使内壁平齐,其错边量不应超过管道厚壁的10%,且不大于1mm;9.3.2 厚壁不相同的管道组成件组对时,当壁厚差大于下列数值时,应按下列图加工坡口:A级管道内壁差0.5mm或外壁差2mm;其它管道内壁差1mm外壁差2mm.图1 L≥4(S1-S2)图2 L=1.5S29.3.3 施工过程中,除设计文件要求进行冷拉伸或冷压缩外,为防止焊接裂纹和减小内应力,不得用强力方法组对焊接接头。

9.3.4 定位焊应与正式的焊接工艺相同。

定位焊的焊缝长度宜为10mm~15mm、厚度为2mm~4mm,且不超过壁厚的2/3。

定位焊缝不得有裂纹,否则应清除重焊;如存在气孔、夹渣时亦应去除。

9.3.5 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两端应便于接弧,否则应予修整。

9.3.6 在管子焊接组对卡具时,卡具的材质应于管材相同,否则应用焊接该钢管的焊条在卡具上堆焊过渡层,拆除卡具时不得用敲打或掰扭的方法拆除。

10.焊前预热10.1 根据规范要求及设计要求及现场温度的实际情况,对需要预热的管道进行预热至15℃,当管道壁厚>19mm时的非不锈钢低温钢应将焊缝100mm内预热至100-1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