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程 ppt课件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程 ppt课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药物名 称
有无剂量调整/目前 剂量
禁忌 症
□ □ □
□
□ □ □ □ □ □ □ □
□
使用建议/ 未使用者的
原因
开始治疗时间 及初始剂量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
程
心衰管理 团队
心衰专家
心脏科 大夫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程
评估指标
评估左心功能 体重 、血压、心率 评估活动耐力 评估液体潴留症状及体征 治疗调整,并完成药物治疗 表填写 完成辅助检查
健康宣教及发放指导手册 完成数据库录入
完成
是否
□
□
□
□
□
□
□
□
□
□
□
□
□
□
□
□
说明
评价LVEF 每次进行 NYHA分级、6分钟步行 有无液体潴留并给予处理 见药物治疗表(表1)
申请单位自评 根据建设标准上传建设文件 全员培训 在线提交认证申请
区域培训 集中培训 示范基地观摩 患者教育
心衰总部在线预审 认证专家在线网审 改进效果(质控指标优化水平) 现场核查(建设材料和填报数据材料)
定期质量分析及典型病例讨论会记录 长期随访改进机制 改进效果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 和流程
完成患者诊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评估量表及上报
出院前评估表 治疗评估表 随访安排表
每年发布心衰中心质控报告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程
定随访制度
• 各级医院的职责、随访内容、流程、心衰门诊、资料管理制度 • 多学科管理团队(专家、基层医师、护士、营养师、康复师等)
随访频率、方式及内容
• 频率:出院后2周、其后每月1次(根据病情增加) • 方式:门诊、电话、微信、远程监控 • 内容:评估、药物、心理、康复、营养等
全科医生 基层医生
护士
其他
注:“其他”包括药剂师、营养师、心理医生、康复治疗师、社会工作者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 程
• 具备心脏超声、血清BNP/NT-proBNP检测; • 能开展心力衰竭相关器械治疗,CRT/ICD植
入10例/年以上; • 具备床旁超滤、IABP等治疗能力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 和流程
患者教育及注册登记
• 患者及家属教育:相关知识、生活方式、自我管理 • 完成心衰随访数据录入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 和流程
1
2
3
4
基本条件与资质
医院要求 门诊及住院场地
人员配备 医疗技术
心衰的规范化诊疗
制定诊疗流程 执行流程,数据填报
质量控制体系 多学科协同管理
培训与教育
内部培训 对外培训 患者及家属教育
1
2
3
4
基本条件与资质
医院要求 门诊及住院场地
人员配备 医疗技术
心衰的规范化诊疗
制定诊疗流程 执行流程,数据填报
质量控制体系 多学科协同管理
培训与教育
内部培训 对外培训 患者及家属教育
持续改进机制
质量改进计划和措施 持续改进效果 专家巡视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 程
• 三级、二级医疗机构
• 已进行了网上认证注册,激活中国心衰中心认证数据管理云 平台或者采用医鸣系统进行数据采集
1
2
3
4
基本条件与资质
医院要求 门诊及住院场地
人员配备 医疗技术
心衰的规范化诊疗
制定诊疗流程 执行流程,数据填报
质量控制体系 多学科协同管理
培训与教育
内部培训 对外培训 患者及家属教育
持续改进机制
质量改进计划和措施 持续改进效果 专家巡视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
程
建立符合本医疗机构特色的心衰诊疗流程体系
初诊、新发心衰患者需完成常规 检查见前 内容见前患者教育 是否及时完成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程
表1.心衰/心梗后患者出院前评估表(药物治疗)
药物
β受体阻滞剂 ACEI ARB 醛固酮受体拮 抗剂 袢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
地高辛
伊伐布雷定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华法林 硝酸酯 降脂药物 他定 其他
是否
有适应 症
• 组建相应的省市级心衰诊疗的医疗联合体系,提高基 层医生对心衰的诊治水平,推动心衰分级诊疗措施的 实施。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程
项目 运动康复指导
限钠 限水
主要涉及内容 根据心功能情况进行不同强度运动推荐。减少久坐的行为;增加中等强度的运 动;运动过程注意循序渐进;鼓励积极参与各种推荐的运动形式;参与社区团 体活动;如何避免或减少运动中受伤;
• 医院成立心衰中心组织架构,已实际运行3-6个月
• 使用“心衰中心数据管理平台”或医鸣心衰患者管理系统, 满 3-6个月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 程
• 开设心衰/心肌病相关的专科门诊,每周门诊次数半 天以上;
• 有条件的中心可尝试MDT多学科合作诊治疑难危重 心衰患者;
• 病房设立心衰相关诊治床位5-10张; • 具备完善的心衰诊治和三级查房制度
• 心衰重在长期规范管理,重视随访数据;
• 统计心衰再入院率,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反馈各 中心,帮助各中心降低心衰再入院率;
• 心衰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分析,帮助各中心提高心衰生存率, 改善心衰预后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程
建立心衰诊疗、随访、多学科管理等评价指标
BNP及UCG使用率 改善预后药物使用及达标率 随访率(1月、3月、1年)
急性心力衰竭
慢性心力衰竭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 程
• 按照诊疗流程规范管理所有心衰病人 • 心超/BNP/NT-proBNP检查率 • RAS抑制剂(ACEI/ARB/ARNI)使用率 • Β受体阻滞剂使用率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使用率 • ICD/CRT植入率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
程
• 通过关键诊疗措施的应用率进行监测;
持续改进机制
质量改进计划和措施 持续改进效果 专家巡视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 程
• 心衰最新指南学习
• 积极参加心衰学术会议,包括全国心衰年会、全国心 血管病年会或者相关的区域性心血管学术会议
• 尝试心衰相关的基础或临床研究,开展或参与单中心 /多中心临床研究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标准和流
程
• 参加中国心衰中心总部组织的多种培训活动,以远程/ 现场的方式参与学习,积极开展各种心衰的规范治疗 及进展宣传,带动本地区心衰诊治水平的提高;
建设标准与流程
中国心衰中心建设流程
中国心衰中心总部网 站()注册成为机构会 员
成立组织机构 制订管理制度
启用云平台数据库 医鸣系统
上传建设材料
建设培训
认证审核
长期随访 持续改进
心衰中心负责人、协调员 运行机制 任命书、申请函
持续录入全部住院、门诊心衰患者数据 建立数据核查和管理制度 填报数据3-6个月后进行数据质控考评